三國人物篇32:龐統和法正

三國人物篇32:龐統和法正

龐統

上面我們說了魯肅和呂蒙,這種們說說龐統和法正。

龐統道號鳳雛,和諸葛亮一樣,是水鏡書院那一派系的主打產品之一。什麼“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就是他們吹出來的。事實上,龐統和諸葛亮,也就是曹魏五謀士那個水平吧,還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皆得,不還是最弱的,所以說這就是水鏡書院的推銷。

而且最早提出臥龍鳳雛兩個稱呼的,是龐德公。龐德公是龐統的叔父,他當然要為自己的侄子說話,至於諸葛亮,他的兒子娶了諸葛亮的姐姐,那也是親戚。除此之外,司馬徽的水鏡稱呼,也是龐德公叫出來的。

當然,龐統本身的才學是不錯的,身為曹魏五謀級別的人物,那本身才能就是最頂尖的一撮。而且,龐統和東吳有一些人的關係不錯,比如陸遜的叔叔陸績,顧雍的長子顧劭,這些人和龐統關係都不錯。

龐統一開始呢,在東吳幹過一段時間,周瑜死的時候,他當過周瑜的功曹,所以他去參加了周瑜的葬禮。周瑜死了之後,他投靠了劉備。

劉備一開始讓他當了縣令,後來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說明,確定了龐統確實是個有才幹的人,所以劉備就重用龐統,後來和諸葛亮一起擔任軍師中郎將。

211年,劉璋手底下的法正奉劉璋的命令,來迎接劉備入川,共同抵抗張魯(迎接劉備的使者是法正,不是張松),當時在諸葛亮、龐統,還有法正、張松等人的影響下,劉備是想拿下益州的。於是龐統向劉備獻上了三條策略:直接帶領一支部隊,直取成都是上策。假意退兵回荊州,把鎮守白水關的楊懷,高沛請來喝酒,然後將他們殺死,趁勢奪取關卡,這是中策。我們直接退到白帝城,慢慢在說,這是下策。劉備採用了中策。

但是當時和法正一起打算賣掉劉璋的張松已經暴露了,劉璋已經知道劉備要奪取他的基業了,所以劉備打的非常辛苦,打了三年,還沒有打下來。最終在攻打雒城的時候,龐統不幸身亡,終年36。

龐統和諸葛亮呢,都是曹魏五謀級別的謀士,但是他死的太早,而且投奔劉備的時間太短——四年,也實在沒什麼可寫。

法正一開始在劉璋手下當一個小官,而且很多人對他指指點點。法正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那當然,沒有才能的話,當個小官就不錯了。但是法正不一樣,他對此非常不滿,進而怨恨劉璋,認為他不識貨。

正好別駕張松,知道法正的才能,而且他也對劉璋不滿,所以他們一拍即合,一個在內,一個在外,打算賣了劉璋。

當時劉備最弱,可能這些人都想增加難度吧,也有可能是抱著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想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張松曾經出使過曹操,但是被他羞辱過,所以張松比較看好劉備。

在赤壁之戰以後,劉備的實力得到壯大。荊州和益州那是緊挨著的,所以劉璋就說:“既然劉備他壯大起來了,那我們應該出使訪問一下,那我派誰去呢”?於是張松就推薦了法正。

法正一開始不願意去的,但是張松一再要求他去,因為他要考察一下劉備啊!雖然說他看好劉備,但是劉備要實在不行,那也不行啊!所以法正就去了。結果劉備對他很好,這次考察非常滿意,回來以後他們兩個就繼續謀劃,怎樣把劉備接進來,怎樣把劉章給賣了個好價錢。等了三年,機會終於來了。

211年,劉璋聽說曹操打算攻打漢中,害怕他拿下漢中之後,趁勢進攻益州。張松就趁機進言說:“劉備跟曹操有仇,而且跟主公您都姓劉,是一家人,所以我們應該派人把他迎進西川來幫你對抗曹操”。劉璋一聽這好事啊!有人分攤壓力。所以就問張松:“誰合適啊”?於是,張松再次舉薦了法正,還帶著法正的老鄉孟達。

就這樣,法正將劉備迎進了西川。但是在212年,劉備在實行龐統所獻的計策的時候,無意間坑了張松一把,讓他暴露了。當時劉備不是,假託要退兵回到荊州的嗎?他的目的是為了把楊懷和高沛這兩個人殺死。但是張松信以為真,於是他就寫了一封信勸阻劉備,結果被他的哥哥張肅知道了,於是就被舉報了,所以就被殺死了。這也讓劉備拿下益州非常艱難。

拿下益州以後,劉備的統治仍然不穩當。於是,法正建議他迎娶當地世家大族吳家的女兒,也就是劉璋原來的嫂子——吳夫人。劉備認為她不合適,法正勸諫了他,劉備就同意了。

因為法正去迎接劉備,而且向他投誠,讓劉備知道了益州的虛實,在攻打益州的過程中,法正也利有功勞,所以劉備對法正非常寵幸,甚至超過了諸葛亮。

法正最重要的就是作為劉備征討漢中時的謀主。219年,法正設下的聲東擊西之計,把劉備的軍隊分做十部,日夜攻打夏侯淵和張郃的部隊,最後在夏侯淵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派黃忠偷襲,一舉斬殺夏侯淵,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220年,法正去世,年45。陳壽在《三國志》中,將法正比作魏國的程昱和郭嘉,說明他也是個曹魏五謀士水平的謀士。

三國人物篇32:龐統和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