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第一次合縱,秦國輕易化解,原來成功實施連橫的難度這麼低

三國攻秦

公元前318年,魏國試圖建立起反秦國六國聯盟,奈何當時的霸主國齊國並沒有參加,伐秦一事合縱各國也並沒有魏國現象預期的那麼積極。這是六國第一次合縱攻秦,秦國商鞅變法已經結束,秦國君主實力稱王,其已掌握與山東諸侯國作戰的主動權,秦國吞食三晉、席捲荊楚、遠征齊燕的天下大勢大致形成,露出端倪。這樣的天下背景,六國合縱聯盟,只組織起了五國,齊國未參加,而參加的楚國和燕國也沒有提供軍隊。也就是說,當時真正感到一定的威脅、並採取實際行動的國家只有韓、趙、魏距離秦國最近的三晉國家。

六國第一次合縱,秦國輕易化解,原來成功實施連橫的難度這麼低

三晉大軍至函谷關時,被早有準備的秦軍擊退。公元前317年,秦國在修魚大敗韓軍,斬獲首級八萬。從實力上看,當時與秦國實力相當的大國齊國和楚國都沒有參與,此次五國伐秦以失敗告終。各國地理位置不同,因而受到秦國的威脅程度和威脅感不同,依次排列是三晉、齊國和燕國、楚國。他們在此次合縱中的表現也是以此為基礎而確定。三晉最積極,齊國不屑參與此事,燕國表面參與合縱是表個態,並沒有將秦國視作威脅,楚國與秦國接壤於東南端,楚國之所以參與此次合縱不過是想撈到合縱長的榮譽地位和威震天下的名聲。況且當時的楚國絲毫不懼秦國,單對單都可能可以收拾秦國,用不著什麼三晉國家的幫忙。另外,秦國和楚國時為姻親之國。

六國第一次合縱,秦國輕易化解,原來成功實施連橫的難度這麼低

迫使魏國屈服

合縱聯軍遭遇挫折損失後,隔岸觀火的齊國甚至來了個趁火打劫,直接進攻趙國和魏國,得到了點好處。山東六國採取軍事、政治和外交上的合縱,秦國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迅速展開與位於自己的東方國家的連橫,

連關中為橫。

秦國縱橫家張儀,遊說魏襄王結好與秦,

東還而免相,相魏以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

張儀本是秦國相邦,為成功實施連橫,秦王將其免職驅逐出境,張儀遂往魏國展露才能,謀得國相一職。張儀理想的是:

魏國在自己的勸說下臣服於秦國,吸引其餘諸國一同效仿臣服。

六國第一次合縱,秦國輕易化解,原來成功實施連橫的難度這麼低

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即使張儀是巧舌如簧,魏國君臣也有有識之士和明白人,哪會隨隨便便聽這位從秦國罷相而來、初到魏國就擔任高位、為秦王做說客的人。因此魏惠王拒絕了張儀的意見,魏國不聽。不僅是魏惠王在位時期的魏國不同意,其子魏襄王也沒有鬆口的意思,堅持著獨立自主抗,堅持要抗擊秦國。沒辦法,既然好好和你說,你不聽,那就訴諸於武力吧。秦國連續向魏國發起大戰,魏軍接連戰敗,在戰敗的壓力下,張儀再度進行連橫的遊說,這才成功迫使魏國改變合縱策略,而走上連橫的大路。

哀王於是乃倍從約而因儀請成於秦。

目的達到,張儀回到秦國,復為相。而魏國當時處於兩難境地,要麼是背棄剛制定下的連橫國策,繼續去鼓吹和實行合縱,但其餘諸國並不會像以前那樣信任魏國;要麼是繼續連橫,跟著秦國一條道走到黑。所以不管怎麼樣,張儀以連橫破合縱的目的達到了一部分,延緩了山東六國的合縱,跟在他們的聯盟內部埋下一枚釘子。可以看出,受威脅過大的國家,容易去尋找外援結盟和抗衡,也容易屈於壓力選擇追隨。

六國第一次合縱,秦國輕易化解,原來成功實施連橫的難度這麼低

三言兩語成功誆騙楚國

破合縱聯盟還有一大關鍵,那便是楚國。齊國勞師遠征的可能性極少,而且不會出動太多太精銳的軍隊。而當時齊、楚、秦三國鼎立,構成戰國的國際關係。楚國和齊國的關係又很不錯,雙方曾經結盟,齊軍曾與楚軍一同奪回被秦國攻佔的魏地曲沃。因此,破壞楚國和齊國的結盟才是連橫成功的關鍵。

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

合縱連橫其實是楚王和秦國的競爭,就看誰成功。齊楚聯盟的破壞,張儀也是有辦法的,但他不找遠處的齊國,而是與近處的楚國商量。

張儀代表秦國與楚國談判,向楚王許諾,楚國若是與齊國斷交,我秦國割商於六百地給楚。楚懷王一聽還有這好事,便失去了理智,與齊國斷交。

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婦,長為兄弟之國。

但秦國真會給出許諾的土地嗎?當然不會,被騙的楚王惱羞成怒,發動大軍攻打秦國,三戰皆敗,導致楚國在中原的國土被宵小之徒的韓魏奪去。

六國第一次合縱,秦國輕易化解,原來成功實施連橫的難度這麼低

秦國就是溫水煮青蛙,一步一步壯大秦國和削弱六國,從而達到亡滅六國、統一天下的目的。你看,張儀用的連橫是不是很簡單,不需要友邦幫忙,只需要友邦不搗亂即可。而合縱,則是要同心協力、耗費極大的代價去消滅一個未來可能出現的危險,也只是可能出現,也只能可能成功。連橫是不是比合縱簡單,也就是挑撥離間比同心協力難。當然其中還有秦國自身非常強大的緣故,能頂住壓力,能承受一些失敗。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