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的作者幹寶也在鄂州待過

晉書 卷八十二

幹寶,字令升,新蔡人也。祖統,吳奮武將軍、都亭侯。父瑩,丹陽丞。寶少勤學,博覽書記,以才器召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賜爵關內侯。

據歷史記載,幹寶的祖父幹統,三國時為東吳奮武將軍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幹瑩,曾仕吳,任立節都尉,遷居海鹽,博覽群書,晉元帝時召為佐著作郎,“以家貧,求補山陰令,遷始安太守。

《搜神記》的作者幹寶也在鄂州待過

長期居住於荊楚的幹寶,長大後自然而然也脫離不了出仕為官的命運,幸運的是其得到了當時坐鎮鄂州的軍閥王導的賞識,不僅帶領他立軍功,還向朝廷舉薦他。

在其任職期間,幹寶利用職務之便,遊覽了當時鄂州轄區各處名山秀水,並有意記下了各處的奇聞異錄,東晉時期武昌的轄區包括鄂、湘、贛、晉、豫、陝在內的部分地區。

幹寶補山陰令的時間,當即其離任著作郎的時間,也就是太寧二年。幹寶“家貧”的原因,當與東晉草創之初饑荒不斷,政局不穩,經濟凋敝有關。《晉書》卷二六《食貨志》載太興二年(319), “三吳大飢,死者以百數”。

幹寶補山陰令的時間,當即其離任著作郎的時間,也就是太寧二年。幹寶“家貧”的原因,當與東晉草創之初饑荒不斷,政局不穩,經濟凋敝有關。《晉書》卷二六《食貨志》載太興二年(319),“三吳大飢,死者以百數”。而王教兩次舉兵,無疑加重了這個新建政權政治、經濟的危機。

東晉時期,官場政治氛圍不是很好,內官重,外官輕,品級不高的內官想要平級調任需要找關係走後門送禮,原因也不是單方面的,那就是與當時送迎之風脫不開干係。

《搜神記》的作者幹寶也在鄂州待過

東晉一朝,送迎之風既盛,送故之資又如此巨大,那麼幹寶“以家貧”而求外任,也就可以理解了。千寶先補山陰令,據《晉書》卷五《地理志下》,山陰屬會稽郡。會稽山水自然之美,天下聞名:而在當時,會稽還有引人注目處,陳寅恪先生指出:“北來上層社會階級雖在建業首都作政治之活動,然其殖產興利為經濟之開發,則在會稽臨海間之地域。”王氏、謝氏、郗氏等,先後於此地置田業。幹寶在山陰之行跡,不可考。之後,幹寶遷始安太守。《晉書》卷九四《翟湯傳》載:

司徒王導闢,不就,隱於縣界南山。始安太守幹寶與湯通家,遺船餉之,敕吏雲:“翟公廉讓,卿致書論,便委船還。”湯無人反致,乃貨易絹物,因寄還寶。寶本以為惠,而更煩之,益愧嘆焉。張可禮先生依據上述記載推斷:

幹寶太寧二年離任著作郎、補山陰令,考慮到當時“長吏到官,末兒便遷”、“富足便退”的風氣,則幹寶遷始安太守或在,與王導太寧元年四月后辟翟湯並不矛盾,即司徒王導闢翟湯於前,始安太守於寶餉崔湯於後。史稱幹寶與霍湯“通家”,所謂通家,一謂世代有交誼之家,二謂姻親:幹寶與翟湯之間,究竟屬於何種關係,因史科缺乏,難以速斷。而從始安遣船餉饋隱居於尋陽的翟湯,足見此時的幹寶確已不再“家貧”,而是相當富足了。

幹寶正式發跡是從永嘉五年(311)正月開始的,因為參加了平定杜弢等荊湘流民起義的軍事行動,被賜爵關內侯。太寧元年(323年),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

太寧三年(324),為始安太守。

咸和元年(326年),母桓氏卒,葬靈泉裡西南隅,幹寶辭官為母守孝。

咸和二年(327),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幹寶任司徒右長史期間,與同樣隱居在鄂州的葛洪交往甚密,兩人因此還成莫逆之交

咸和八年,(333) 幹寶離任司徒右長史。

咸和九年(334)中幹寶遷散騎 常侍。

鹹康二年(336) 三月,幹寶卒。

《搜神記》的作者幹寶也在鄂州待過

幹寶生活的時代,正是大動亂時代,一方面封建門閥、分封制度加深了地主官僚特權對於窮苦大眾的壓迫,另一方面遷居邊地的少數民族進一步崛起。東晉統治階級治國無術,為了緩和矛盾,大力提倡佛教作為致太平的法寶,宣佈佛教為國教。另一方面士大夫講神論道,玄學清談作為獲取自身名望或者明哲保身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