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爾姆孜巴”巧解涉稅難題

本報記者 唐平

王小麗

近日,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發生的一起涉稅糾紛中,有關各方都感受了一次“新體驗”:立足將羌民族傳統方式與國家法律“兩法融合”,創新解決矛盾爭議的“‘爾姆孜巴’+聽辯”調解模式,巧妙化解了久拖不決的涉稅難題。

全程參與調解的北川稅務局“楓橋式”稅務分局局長李洪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表示,實踐出真知。嘗試引入的“‘爾姆孜巴’+聽辯”,以法、理、情“梳理”,複雜的問題一下子清晰起來,找準路徑獲得解決,各方當事人心服口服,國帑完整歸庫。

“爾姆孜巴”即羌語“議話坪”的意思,是羌民族部落傳統議事或解決矛盾的一種形式,起到“規範村民行為,化解民間糾紛”的關鍵作用;“聽辯式”調解則是運用法治理念,組織各方當事人圍繞爭議事實進行各自陳述、舉證質證、辯論等,最後環節由調解專家團隊“眾等公斷”。

“堵則溢,疏則順,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導之。”作為大禹故里所在地的稅務機關,長期摸索之下,北川稅務局及所屬各分局根據少數民族地區實際,傳承大禹“改堵為疏”理念,在徵納稅糾紛調解中,依法依規,創新矛盾爭議調解方式。依託羌族群眾對“母舅”“老命”的高度信賴,邀請“羌人”加入調解團隊。結合“羌規”豐富調解模式,組織爭議當事人透過“議話坪”等形式進行調解,氛圍輕鬆、流程嚴謹,從法律、道德、事理、習俗多個層面達到化解矛盾的效果。

該局先後探索建立了“稅務+司法”“稅務+公安”“稅務+社群”“稅務+行業”等多元調解聯動機制,既整合矛盾化解的部門力量和社會力量,又透過溝通協作機制作用,推動建立健全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合作、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稅收共治格局,就地就近、從源頭減少、化解涉稅矛盾糾紛。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該局已有效化解31起稅費矛盾爭議,提供涉稅法律諮詢服務2600餘人次,矛盾爭議基層化解率達100%,調解滿意度達100%。

“作為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北川經濟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個人所得稅改革、社會保險費等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存在於基層的稅費矛盾糾紛也不斷出現,對稅收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精細化要求。”國家稅務總局北川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亮表示,未來,北川稅務人將堅持最佳化稅務執法和服務,為促進民族地區稅費爭議化解、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稅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