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讀懂《烏合之眾》了嗎?聽我為您細品經典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烏合之眾》,我會用4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1期。

01

前不久,埃航波音737-8飛機失事,149名乘客全部遇難身亡。遇難的8名中國乘客中,有一位是年僅22歲的浙江某大學女學生,年輕的生命剛剛開始,卻因為一次事故痛失生命。

最令人痛心的是,在她年輕美好的生命結束後,有人扒出女孩的微博,發現女孩家境富有,經常曬旅行照片。此次出行是跟男友約會,3月9日從上海出發前往衣索比亞。

微博下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寒而慄的評論,有人說:“哈哈哈,約會把自己約沒了吧!”

還有人說:“家裡有錢,你滿世界的炫耀啥,這下好了吧,下輩子注意點。”

各種謾罵和侮辱鋪天蓋地而來,人性的惡隔著螢幕肆意氾濫。正如葉檀的那一句話:人性之惡,有時比動物更不如。

你是否想過,我們是否能依據這些人的言論,就判斷這群人都是生活中的十惡不赦的人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有可能他們是謹小慎微、膽小怕事的人,有些還有可能有著非常好的口碑。

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對一個陌生女孩惡言惡語,進行攻擊呢?

根源就在於“群眾心理”。

你真的讀懂《烏合之眾》了嗎?聽我為您細品經典

02

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群體心理學創始人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這本書中,對群體的心理問題做了詳細的解讀。

首先,他剖析了群體的心理特徵,他在書中提到:

所有的群體,都具有這樣一個共同特徵:構成這個群體的人,不管他是誰,不管他們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區別,不管他的職業是什麼。不管他是男是女,也不管他的智商是高是低,只要他們是一個群體,那麼他們就擁有一個共同的心理——集體心理。

在一個群體中,每一個人的特徵和智慧都被磨平,形成一種平均值,令人喪失判斷力。一個人在冷靜思考之下絕對不可能做出的言行,在一個群體中,就很可能大行其道。

人與人之間差異最大的,或許就是智力,但是一旦融入某個群體,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立刻消失不見了,尤其是涉及到信仰、政治觀點、道德評判、個人愛憎的時候,全部變成了純粹感性的表達,即使最傑出的人,也會被強大的人群意志所夾裹,喪失獨立判斷和思考的能力。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就是我們的無意識。

最終,所有人會在群體的一種無意識中,被同化吞沒,這個群體的智慧,就形成了所有人的智慧,群體的品質也決定了所有人的共同品質。

有一個豆瓣網友說得好:“從眾往往是為了安全感,而不是為了正確。從眾心理跟迷信可以劃上等號。”

你真的讀懂《烏合之眾》了嗎?聽我為您細品經典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一書中得出一個答案:

群體只有很普通的品質。

群體只有很普通的智慧。

群體也只有最基本的智慧。

群體同時也只具有最低,甚至更低層次的智力。

總而言之,

任何群體都無法完成對智力要求較高的工作,群體只能從事低等的勞動,一旦涉及決定性的策略,必須有一少部分傑出人士決策統領。

諺語“一人智謀短,眾人計謀長。一人一粒沙,眾人一塊金。”講的是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超越個人,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03

群眾的聰明程度會更低,其中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本能。

群體中都普遍存在一種“法不責眾”的心理:即使是做出了極端惡劣的行為,他們也會認為群體就是道德,群體就是合理,因為群體都沒有姓名特徵,因此所有人都抱著一種不以為然的態度。

因此,曾經的法律、道德、情感上的約束,在群體中蕩然無存,在群體的掩蓋下,人們把本能的原始性,例如貪婪、兇殘等,盡情宣洩。

印度的哲學家奧修在《金錢與工作》中說過:

“唯有當你是一個人,你才能夠創造,當你是群眾心理的一部分,你無法創造。集體的頭腦是世界上最低的頭腦,群眾心理不具創造力,它是拖著生命在走,它不知道歡舞、不知道歌唱、不知道喜悅,它是機械式的。”

你真的讀懂《烏合之眾》了嗎?聽我為您細品經典

第二個原因,傳染。

古斯塔夫·勒龐書中為我們講了一個群體被傳染的故事。

1523年6月份上旬,倫敦城中的算命先生和占星家共同預言,泰晤士河將在第二年的2月份猛漲,整個倫敦將會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

最初只有幾個人相信了傳言,他們開始不停地四處傳播這個壞訊息。後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傳言,甚至有的人開始收拾行裝,搬離倫敦。

緊接著,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搬遷的隊伍,移民的人數將近20000人,其中還包括教堂的院長。他極其驚恐,也因此付出了極高的代價:他在高山上修建了一座城堡,儲存了兩個多月的生活必需品。

然而,泰晤士河並沒有在預期的時間內暴漲,謊言最終被揭穿。當所有人把儲存過期腐爛的食物扔掉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

這樣的謊言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龐大人群的信任,原因就在於本能恐懼的情緒力量。

這種情緒在一個群體中,像傳染病一樣有威力,讓許多飽學之士也會輕而易舉地上當受騙。

也會有少數人不會被群體的情緒所感染。這類人會被群體視為敵對方,儘管事實會證明這些人是明智的、智慧的,但是他們不會被當時的人群所接受。因為被傳染的群體,是完全被一種非理性的力量主宰了,缺乏了理性的判斷和思維。

你真的讀懂《烏合之眾》了嗎?聽我為您細品經典

第三個原因,暗示。

什麼叫暗示?比如,老電影《劉巧兒》中,劉巧兒的父親就是一個經常會受到暗示影響的人。他出門的時候,如果看到樹上有一隻喜鵲,他會認為今天肯定能碰到幸運的事。相反,如果看到一隻烏鴉,他就立刻轉身回家,因為他覺得今天肯定會遇到倒黴的事。

在西方也有類似的事情,比如大家認為13是個不吉利的數字,如果13個人同桌吃飯,一定會帶來不幸;如果誰的手上恰好有13枚硬幣,一定會丟掉一個,以保好運。

即使在現在的生活中,這類事情也比比皆是。尤其是那些精神比較脆弱的人,透過類似的暗示,來辨別是非善惡、趨利避害,這樣的人一旦融入群體,也會受到群體某些蓄謀的人的利誘。

因為群體會利用這些人的感情薄弱點,暗示每一個人,如果違背群體的意志,將會遭到什麼樣的惡果,隨著群體鏈條的傳遞,會形成非常強大的思想,因此個人制約力,會完全喪失。

那些個性比較脆弱的人,首先會被帶入其中,失去任何意識狀態,好像進入了被催眠的狀態。

文革期間,尤其是熱血青年,像一股大洪流,跟父母斷絕關係的大有人在,辱罵自己老師的人比比皆是。

1966年,文革期間,有一次,陳伯達嘲笑德國詩人海涅。木心站起身罵道:“你也配對海涅亂叫。”

在那個全民噤若寒蟬的年代,這位寫下《從前慢》美好詩篇的人,一聲叫罵是留給那個黑暗世界的一道光亮。

你真的讀懂《烏合之眾》了嗎?聽我為您細品經典

有句話評價得非常好:我們今天讀木心,總會發現木心有一種力量,你只要放空自己讀他一個小時,木心便會在黑暗處將你點亮。木心是一位能抵制群體暗示的智者。能夠抵制群體暗示的人寥寥無幾。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說大部分民眾是愚蠢的?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中有一段精彩的解答:

“傳播學上有一條傳播理論,叫做:沉默的螺旋。

“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

“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迴圈往復,便形成了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理論是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大多數個人會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產生的孤立。”

04

說了這麼多,好像都是對群體的負面解讀,群體當然也有它積極正面的一個方面。

你真的讀懂《烏合之眾》了嗎?聽我為您細品經典

古斯塔夫·勒龐在書中例舉了1793年法國的一場戰爭,在反法同盟的征戰中,國民既沒有糧食,也沒有武器,在一股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結中,以奇蹟般的革命英雄主義拯救了法蘭西共和國,正是這樣的英雄主義創造了歷史的輝煌。

因為只有在群體中,才會體現出這樣的大義無畏、一往無前的凜然氣概,而且讓人在赴死的時候,覺得有一種情緒激昂的榮譽感。

好了,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裡。明天我們將深層地瞭解群體中智力的泯滅和群體的極端感情,以及群體為什麼只接受簡單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