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傳記修訂重版:再現一位現代女性的成長史

(以下部分為《宋慶齡:圖文全傳》書摘,由出版社授權刊發)

宋嘉樹在宋慶齡誕生以後,由於他在實業方面經營得法而逐漸富裕起來,於是,特意在上海虹口郊區(當時虹口區只有靠近蘇州河的一小部分是市區)農村購買土地,建造了一幢樓房。這幢樓房坐落在後來發展起來的有恆路(今東餘杭路)上。它的建築形式和房中的傢俱擺設,全由宋嘉樹親自設計,半土半洋,中西合璧。主樓後面是一些較小的房舍,作為僕人的住處、貯藏室和廚房;再後面是一個大菜園。宋嘉樹閒暇時,喜歡在菜園裡勞動,栽種蔬菜和果樹。

他之所以離開喧囂的鬧市把宅第建造在農村,是因為經常回憶起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幽靜的鄉村中漫遊的樂趣,一方面寄託他對第二故鄉美國的思念;另一方面也想使自己的孩子們有一個草木蔥蘢、流水潺潺的環境,陶冶他們的志趣和情操。在倪桂珍看來,這也是擺脫城市中酗酒、賭博和跳舞之類罪惡引誘的一個途徑。他們在自己宅第周圍築了一道圍牆,但比較低矮,孩子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爬過去,在別人的田地裡玩耍嬉戲。為此,宋嘉樹就得付給村民們一點賠償費用,以平息他們的抱怨。

宋慶齡在這個優美而簡樸的環境中,愉快地度過了幸福的童年。尤其在假期裡,三姐妹與小兄弟聚會在一起,是他們最快樂的日子。他們在院子裡玩耍,在田野裡奔跑,採集花草,捕捉蟲鳥,毫無拘束地嬉戲。有一次,他們玩“拉黃包車”的遊戲。藹齡裝作黃包車伕,慶齡扮乘客。“車伕”拉車用力過猛,以致失去控制,慶齡被拋了出去,使她身上永遠留下了一小塊傷疤。傍晚,慶齡常常看媽媽熟練而凝神地彈奏鋼琴,靜聽爸爸那純美洪亮的嗓音隨著琴聲哼起音調奇異的美國南方民歌,有時則是藹齡和爸爸的二重唱。優雅和諧的家庭生活,使慶齡從小就喜愛文藝,對鋼琴尤感興趣,媽媽也經常手把手地教她彈奏,所以她後來能彈得一手好鋼琴。以後,宋慶齡在上海淮海中路住宅的辦公室和北京後海住宅的辦公室兼臥室,都並不寬敞,卻各擺有一架古樸的鋼琴,供她暇時彈奏。宋慶齡一生簡樸,鋼琴可算是她房中最貴重的擺設了。在夜晚,宋慶齡常常喜歡彈奏貝多芬的樂曲。這既是緊張工作之餘的一種休息,又是她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宋慶齡傳記修訂重版:再現一位現代女性的成長史

《宋慶齡:圖文全傳》,作者:尚明軒,版本:新星出版社2021年7月

更加可貴的是,宋嘉樹夫婦對子女的教育,完全擯棄“三從四德”之類封建傳統,而採用民主的方式。他們對男孩女孩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關懷和正規的新式的教育,並培養他們同樣的社會責任心。他們經常教導女兒們說:“身為女人不應妨礙自己成為祖國有成就、有作為的公民。”

正是這樣,宗教、田園、鋼琴、英語和民主精神,使這個家庭與當時中國千萬個普通家庭相比較,處在一種“世外桃源”的優越環境中。既有基督教嚴格的生活秩序,又有和諧、歡樂和詩情畫意的氣氛,使宋慶齡從小就受到高尚情操的薰陶,培養出她獨特的品性:文雅善良、熱愛生活、追求真理、厭棄邪惡。

在宋家三姐妹三兄弟中,宋慶齡是宋嘉樹和倪桂珍夫婦著意培養而達到最理想效果的孩子。因為在他們精心創造的這種優越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子女中,並非個個都有宋慶齡這樣的品性,雖然其他子女也多才多藝,各有優點,但各方面都無法與宋慶齡相比。

小時候的宋慶齡,與宋藹齡、宋美齡一樣聰慧,但性格迥異,不像她們那樣大膽潑辣,鋒芒畢露,而是穩重、靦腆、秀外慧中。7歲時,她依依不捨地離家到中西女塾上學。

宋慶齡傳記修訂重版:再現一位現代女性的成長史

她在上海中西女塾讀書,所用的英文名字為Rosamonde。宋慶齡從小學習勤奮,性格嫻靜而好思考,特別喜愛學習英語和文藝,她參加中西女塾的話劇排演,很得老師和親友的讚賞。中西女塾,英文名稱叫“馬克諦耶女子學校”(Mc Tyeire School for Girls),是外國教會在中國開辦的第一所收費的女子學校,主要發起人是林樂知。他根據自己在虹口創辦“中西書院”的經驗,看到當時中國“高貴”的婦女界在學校教育方面還是個空白點,就建議美國衛理公會,由南方女佈道會籌備在上海建立一所專門吸收“高貴”華人女兒的高階女子中學。這個建議使教會的領袖們得到啟發,感到過去他們在中國的工作確實太不上算了。他們想:“為什麼我們教會在中國不斷地為乞丐們開辦義務學校?假使讓富有的、聰明的中國人先得到了上帝的道理,再由他們去廣泛地宣傳這個‘福音’,我們不是可以少花人力和物力,而在中國人中間發揮的力量和影響卻是無窮無盡的嗎?”美國教會研究了林樂知的建議後,認為這是一個很有遠見的意見,因而大力支援。這是從教會方面考慮,想透過辦學培養為他們工作的中國女界領袖。

從中國方面看,當時也有了客觀條件,如該校第一任校長海淑德(Laura Haygood)女士在籌備學校時給女佈道會的信中所說,中國富有的家長們不願意送自己的子女進教會開辦的慈善性質的義務學校,因為這些學校的學生都是窮人家的女兒。富有的家長們不願自己的女兒和她們生活在一起。有許多富有的家長,願意自出學費給子女上學,因此很希望現在就有一所合適的學校。從各方面的徵象來看,這類學校的學生一定會不斷增加。每個在國外留學過的中國男子,都希望他的姐妹、妻子和女兒受到新式教育。現在中國還沒有一所他們認為理想的、外國人辦的正規的學校。因此,只有延請家庭教師或者由兄長和父親在家裡充當教師。

經過幾年籌備,1892年3月,中西女塾終於在上海漢口路建成,並屬於著名的慕爾教堂的一部分。

馬克諦耶就是那個歧視宋嘉樹並給他委派第一個傳教聖職的主教的名字。中西女塾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為他曾大力支援該校的創辦,但在學校正積極建築校舍時去世,學校為了紀念他的“功績”,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而該校的中文名稱——“中西女塾”的涵義,則是林樂知為了使其步“中西書院”之後塵,同時也是根據美國教會辦學的宗旨和教育內容,培養亦中亦西的“通才”。

這個學校的課程設定有語文、英文、歷史、地理、宗教、刺繡及烹飪等。除語文課外,一律都用英語教學,連中國的歷史、地理課本也是美國人編寫、在美國出版的,而且由美國教師講授。

由於該校的英語教學一直堅持高標準,在家庭中又有父親的輔導幫助,使宋氏三姐妹受益匪淺,為她們以後都能夠操一口令人羨慕的流利的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三姐妹的英文口語,還各有特點:宋美齡悅耳動聽,宋藹齡低沉流暢,宋慶齡文雅甜潤。

宋嘉樹夫婦之所以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先後送進這個學校,顯然如上述海淑德所指出的,由於宋嘉樹早年在美國留學的經歷,希望自己的女兒在這裡受到完全西式的正規教育,並受到系統的宗教生活的薰染。還有一個原因,由於交通落後,當時的漢口路(舊稱三馬路),到虹口宋家住宅有很長一段路。寄宿於學校,可以使她們像父親那樣,從小就培養獨立生活、個人奮鬥的精神。此外,由於該校是慕爾教堂的一部分,而宋嘉樹是慕爾教堂主日學校的校長。每逢星期日,他都同妻子一起來參加教堂的禮拜,這樣也便於對女兒們的照顧。

宋慶齡傳記修訂重版:再現一位現代女性的成長史

宋慶齡從小愛好學習,讀書非常用功,常在天色已經很晚的時候還在讀書,父親勸她休息。她回答說:“把功課準備好,我才快活。”她還勤於動腦,獨立思考,對一時不理解的問題或不能苟同的傳統觀念,大膽懷疑,進行探索。學校每星期三晚上都從外面邀請一些有名望的客人來主持宗教討論會。有時宋嘉樹夫婦也來主持會議。討論會鼓勵孩子們提問題,經過公開討論,解決她們信仰上的疑難問題。宋慶齡常常踴躍地提問。對此,妹妹宋美齡很不理解。有一次星期三晚上討論會結束後,她生氣地責問宋慶齡:“你為什麼向李牧師提問題?難道你不忠實於信仰?”

當時,宋慶齡愛留短髮,不像別的姑娘那樣講究穿戴。她特別喜愛英語和文藝。她生性文靜靦腆,但在文藝演出時卻很大膽,演技頗好。她曾參加該校低年級的一次期終演出,在劇中扮演一位公主,後來被加冕為皇后。宋慶齡的演技,博得在場教師和家長們的讚揚。演出結束後,宋嘉樹的一位朋友登上臺高興地叫喊說:“啊哈,這樣一來,宋先生就是皇后的父親,國王的岳父!”當年的這個笑話,想不到後來因宋慶齡嫁給大總統孫中山,成為一個有趣的巧合。

這些,表現了宋慶齡智慧早開的一面。另一方面,她受環境影響和父親及孫中山的教育,又有政治上早熟的一面。

宋慶齡傳記修訂重版:再現一位現代女性的成長史

編輯| 宮子

導語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