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偏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軍銜?大校或者是上校

偏將軍在三國時期是個比較常見的軍中職位,不少名將都有過出任偏將軍的經歷,其中較為有名者比如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關羽投降曹操後被朝廷封為偏將軍,官渡之戰期間張郃投降曹操也被封為偏將軍,再比如東吳四大都督中的周瑜一生最高的軍職也才是個偏將軍,此外徐晃于禁馬超等人都曾出任過偏將軍。

三國時期的偏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軍銜?大校或者是上校

在將軍級別中偏將軍位在雜號將軍之下和裨將軍之上,級別並不高,但是放眼軍中特別是在三國前期軍職普遍不高的情形下,偏將軍其實也並不算低,如果以品級來算的話大概是位居五品,那麼三國時期的偏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軍銜?大校或者是上校,我們來分析一下。

三國時期的偏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軍銜?大校或者是上校

秦漢以來的軍制大概是五人設一伍長,兩伍為一什(長),五什為一隊(率),兩隊為一屯(長),兩屯為一曲(長官稱之為軍侯),兩曲為一部(長官稱之為軍司馬),簡單點說就是伍長統兵5人,什長領兵10人,隊率是50人,屯長100人,軍侯200人,軍司馬有兵400人;按照《通典。兵典》記載:“二部為校(八百人,立尉),二校為裨(千六百人,立將軍),二裨為軍(三千二百人,有將軍、副將軍也)“來看,校尉統兵800人,裨將軍統兵1600人,偏將軍或雜號將軍統兵3200人(偏將軍其實也算是級別最低的雜號將軍)。

三國時期的偏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軍銜?大校或者是上校

但是也並非絕對,上面的說法是軍司馬之上是校尉,校尉之上是裨將軍,然後是偏將軍和雜號將軍,但是有些時候軍司馬之上還有都尉,都尉之上才是校尉,校尉之上還有中郎將,其後才是裨將軍和偏將軍,也就是說從軍司馬開始依次是軍司馬-都尉-校尉-中郎將-裨將軍-偏將軍,多了都尉和中郎將這兩個級別,如此一來軍司馬有兵400人,到了偏將軍這個級別統領的兵馬就不止3200人,多的時候可能能達到5000-6000人的規模。

三國時期的偏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軍銜?大校或者是上校

再來看看現代的軍制,旅介於團和師之間級別應該是副師級,一般來說一個標準團人數大概1500左右,一個標準師人數大概10000人左右,一個旅人數不好說少的可能只有4000人左右,多的5000-6000人,或者6000-7000人也有可能。正團級別的軍銜是上校或中校,副師級別軍銜是上校或大校,正師級別是大校,少數可達少將。

三國時期的偏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軍銜?大校或者是上校

所以從人數上看,三國時期的偏將軍麾下兵馬和現代的旅級作戰單位的人數差不多相當,也就是說三國的偏將軍級別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副師級,軍銜不是上校就是大校。也許有人會有疑問周瑜在209年的赤壁之戰中已經指揮幾萬人作戰了,為何最高軍銜才是個只能指揮幾千兵馬的偏將軍?這個實在是沒辦法,因為當時江東軍銜最高者孫權也才僅僅是比偏將軍高一級別雜號的討虜將軍而已,周瑜又能高到哪去?偏將軍是孫權所能給出的最高軍銜了。由此來看200年關羽和張郃投降曹操,曹操一來就封他們為偏將軍實在是很夠意思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