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參戰,各國出現的政治危機

大戰開始以來,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也是一個外交鬥爭的地方,交戰雙方都來爭取。到1916年,東線俄軍既告勝利,西線德軍則屢告失敗,羅馬尼亞認為時機成熟,因而準備參戰。8月17日,英、法、俄、意就和羅馬尼亞簽訂條約。28日,羅馬尼亞向奧匈帝國宣戰。然而羅馬尼亞軍隊的武器裝備和軍需供應都很差,對作戰並沒有充分的準備,但羅軍統帥卻決定迅速把軍隊開入特蘭西瓦尼亞。幾天之後,連戰皆敗。

羅馬尼亞參戰,各國出現的政治危機

同盟國軍隊反而分兩路入侵:一由法爾肯海統率,過喀爾巴阡山隘口而進入羅馬尼亞北部;一由麥根遜統率,過多瑙河而進入羅馬尼亞南部。這時英法背棄諾言,未予羅馬尼亞以援助。俄國答應救援的部隊,也杳無音訊,實際是置之不顧。直到11月份,才派來一點援軍,也僅取得一些微小的勝利,不能挽救危局。同盟國兩路入侵的軍隊,終於12月6日會師佔領布加勒斯特。羅軍退守摩爾達維亞,它的瓦拉幾亞的豐富穀物與油田,則為德國所利用,大大地幫助了德國把戰爭繼續延長下去。

羅馬尼亞參戰,各國出現的政治危機

到1916年,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第三年,戰爭帶給各國人民的危害,日益嚴重了。首先是人員的大量死傷:各交戰國死亡的共達六百萬人,受傷和殘廢的則在一千萬人以上。各國人民的精華都被驅往戰場,或趕進工廠從事軍工生產。以致田園荒蕪,農業漁業都大減產,各國都苦於糧食不夠,德國更全靠吃蘿蔔過冬,稱做“蘿蔔的冬天”。英國魚價也上漲了三倍。糧食危機還引起飼料不夠,農民便屠宰了大量的耕畜和乳畜,法國軍需部甚至因之在這個冬季宰了五十萬匹馬。燃料危機也很嚴重,加上這個冬天異常寒冷,人們為了買幾斤煤而要一連幾天去站隊。學校和娛樂場所都因無煤而關門了。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到1916年底,各交戰國和歐洲的中立國都實行生活必需品的配給制,麵包、煤炭、食糖、肉類、茶葉、咖啡、衣服、皮鞋、煤油等等都憑證購買。

羅馬尼亞參戰,各國出現的政治危機

這時各國日用必需品的市價,一般都提高了一倍以上,而工人工資卻仍停留在戰前的水平,工人更遭受殘酷的剝削,特別是戰時參加工作的女工、青工和童工。在軍事性的工廠中,勞動更成為真正的“軍事苦役”。只有資本家大發戰爭財,例如克虜伯的利潤,在1913年是三千多萬馬克,到1914年就增加到八千六百四十萬馬克;英伊石油公司在1914年獲得純利二萬多英鎊,1916年增為八萬多英鎊,1917年增為三十四萬多英鎊,1918年更增到一百多萬英鎊。

羅馬尼亞參戰,各國出現的政治危機

沙俄雖早已有了資本主義工業,但基本上仍是農業國家。而戰爭三年,服役計程車兵達一千五百萬,以致農業勞動力減少,土地荒蕪。在這種情況下,既要供應比普通人的消耗大得多的軍隊,又要供應他們的家屬。所以從1915年起,就感到糧食恐慌。於是前線的犧牲慘狀,後方的飢餓苦況,秘密地交流傳播,引起普遍不滿。加之戰時物資消耗增加,政府費用也激增,致使物價高漲,1916年約為戰前的四倍,其中一部分雖依靠外債,但也不得不增加稅收,增發通貨,因而更刺激物價惡性上漲,廣大人民肩負著戰爭的全部重擔,勞動人民挨餓受凍,痛苦不堪。

羅馬尼亞參戰,各國出現的政治危機

這樣,國內的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工人罷工次數越來越多,革命危機日益成熟,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也日益尖銳。在1915-1916年,沙皇政府同國家杜馬衝突不絕。以杜馬的“進步同盟”為代表的壟斷資產階級,以及同它勾結的地主和貴族,希望用憲法改革和擴大杜馬權力的辦法來防止革命;但沙皇政府卻集中力量打消了這些奢望,戰勝了“進步同盟”。不過沙皇制度已經不能繼續進行戰爭,也就不能同日益成熟起來的革命危機作長久的鬥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