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懿德妃張氏:一年之內為憲宗連生兩個兒子,神奇的經歷明代罕見

前言: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七月十一日,當朝皇帝朱見深的五位皇子:12歲的朱祐杬、10歲的朱祐棆、9歲的朱祐檳和朱祐楎、7歲的朱祐橒神色興奮地等待在紫禁城仁壽宮中,因為今天是他們將被冊封為親王的好日子。

宣制內官立宣制曰:

朕以爾諸子長成,謹遵祖宗成憲,以金冊、金寶封爾第二子祐杬為興王,第三子祐棆為岐王,第四子祐檳為益王,第五子祐楎為衡王,第六子祐橒為雍王。其各進學修德,忠君孝親。毋侈毋驕,永保富貴,以屏翰皇家,爾等欽哉。

”—《明憲宗實錄卷二百九十二》

五位親王之中益王朱祐檳和衡王朱祐楎年齡相仿,都出生於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但是最為神奇的是二王居然還是同母,而且還不是雙胞胎。那麼他們的母親究竟是何方神聖?竟然會有一年之內連生兩個兒子的“壯舉”?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位明憲宗的德妃張氏。

莊懿德妃張氏:一年之內為憲宗連生兩個兒子,神奇的經歷明代罕見

紫禁城

一年之內連生二子

張氏,祖籍是江西臨江府清江縣,出生於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九月二十一日生母高氏。其父張敬是軍籍,隸屬於南京府軍右衛,其兄張俊則任職錦衣衛中千戶所正千戶。

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身世清白的的小張姑娘被選入內庭,時年13歲。當時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鎮,張氏自然不是進宮做妃嬪,而是去東宮服侍皇太子朱見深。對於她這一階段的表現,其本人壙志中的說法是

“夙夜勤慎,無少愆違”

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駕崩,朱見深繼位,即明憲宗。這位成化皇帝和年齡足可以做他阿姨的萬貴妃之間,有那麼一段譭譽參半的愛情神話。為了維護萬貴妃,憲宗不惜廢黜剛剛冊立一個月的皇后。在這種背景之下,家族勢力幾乎為零的張氏更是小心謹慎。爭風吃醋?不可能的事。

萬貴妃在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為憲宗生下皇長子,可惜未滿週歲即告夭折。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和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柏賢妃和紀淑妃相繼為憲宗生下皇次子朱祐極和皇第三子朱祐樘。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朱祐極被冊封為皇太子,但隨即在次年夭折。此後直到朱祐樘在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被冊封為皇太子之前,宮中再無一個男嬰出生。稗官野史都說這段時間內萬貴妃在後宮瘋狂打胎,事實真相如何,只能留待後人自己評說了。

莊懿德妃張氏:一年之內為憲宗連生兩個兒子,神奇的經歷明代罕見

明憲宗與萬貴妃劇照

不過隨著朱祐樘成為皇太子,年事已高的萬貴妃(年近五旬)似乎失去了繼續約束憲宗的興趣,宮中的皇子如雨後春筍一般接連降生。先是宸妃邵氏為皇帝生下朱祐杬和朱祐棆,接著在成化十五年,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春正月)辛酉,皇第四子生,母曰德妃張氏。(閏十月)丁丑,皇第五子生,母曰德妃張氏。

筆者曾經對這個記錄產生過一絲懷疑,因為從時間推斷,張氏難道是坐完月子就馬上懷孕,然後在同一年內又生下一個兒子?這也太神奇了,會不會是《實錄》記載有誤呢?畢竟也有可能明憲宗後宮之中並不止一位德妃。但是隨著張氏壙志的出土,一切疑問都得以煙消雲散,張德妃就是這麼神奇。

妃天順四年五月十二日選入內庭,自幼恪遵姆教。及事憲宗皇帝,夙夜勤慎,無少愆違。以成化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冊封為德妃。生男三,封益王、衡王、汝王。—《憲廟莊懿德妃壙志》

明代冊妃流程

在七月十一日兩個兒子被冊封為親王的時候,張氏其實還不是德妃,她的冊封時間是在當月二十七日。這是一次普天同慶式的晉封,是自知時日無多的明憲宗對即將守寡的後宮女人們的一次恩賜。

本次共計冊封貴妃一人,皇妃九人。分別是邵氏由宸妃進封貴妃,張氏為德妃、郭氏為惠妃、章氏為麗妃、姚氏為安妃、王氏為敬妃、唐氏為榮妃、楊氏為恭妃、潘氏為端妃、岳氏為靜妃。我們以德妃為例,借這個機會來聊一聊成化朝冊封妃子的流zhongcu

莊懿德妃張氏:一年之內為憲宗連生兩個兒子,神奇的經歷明代罕見

紫禁城

從史書記錄來看,張氏也是一宮之主,因為她的受冊位就在自己宮中。前朝的一套流程走完,內官捧著象徵皇權的節,冊封用的金冊(邵貴妃還有金寶)從正門進入後宮,隨後分頭前往各宮。

在節冊未到之時,引禮內官就已經讓張氏穿上全套禮服在宮中等候。節冊將到之時,張氏親自出迎於宮門外,宮人執扇在後擁護。捧節冊內官隨即由正門進入張氏宮中,將節冊各置於節案和冊案之上,張氏則後隨至受冊位站定。根據流程,張氏要先“四拜”,隨後“跪”於受冊位。宣冊女官取冊立於張氏左首進行宣讀,冊文如下:

冊德妃曰:朕惟王化之興,始於閨門。家齊之效,刑于國治。蓋必婦順備而內和理

斯德教行而國久安也。眷惟淑慎之媛,可緩褒命之榮。諮爾張氏,毓秀名門。稱賢椒壼,克全四德。動循圖史之規,恪秉一誠。式贊軒龍之政,

祺祥

已驗。於帶韣禮典允,協於賜禕。茲特封爾為德妃。於戲!致敬烝嘗,宜潔蠲於奠薦。聿隆孝養,期助謹於膳羞。惟順惟和,而與眾斯諧。必儉必勤,而迓休彌遠。尚益毖懋,永戎訓詞,欽哉。

—《明憲宗實錄卷

二百九十二》

宣冊女官宣訖,德妃搢圭。隨後宣冊女官以冊授德妃,德妃受訖,以冊授本宮女官,女官跪受於德妃之右。德妃出圭,再行四拜禮,冊封儀式結束。內官持節由正門出,德妃送出宮門外。內官到右順門外以節授正副使,正副使持節覆命。

莊懿德妃張氏:一年之內為憲宗連生兩個兒子,神奇的經歷明代罕見

右順門(今熙和門)

而德妃則和邵貴妃以及其他皇妃一起前往奉先殿行謁告禮。奉先殿位於紫禁城內廷東側,為大明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廟。行禮完畢後,眾妃前往聖慈仁壽皇太后(憲宗生母)前行八拜禮,隨後到內殿等候。憲宗服皮弁服,王皇后具燕居服升座,眾妃行八拜禮後各自還宮。

結語: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憲宗駕崩,皇太子朱祐樘繼位,即明孝宗,張德妃從此有了一個新的稱謂:憲廟皇妃。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七月十二日張德妃去世,享年50歲。孝宗輟朝三日,賜諡曰莊懿。

從壙志來看,張氏去世於七月初十日,未解《實錄》為何記為十二日?莫非因為七月初十日是皇太后(即上文王皇后)生日,所以不適合記載喪事?不過《實錄》還犯了個離譜的錯誤,把張氏記為了

英廟德妃

,即明英宗的妃嬪,實在是太不嚴謹了。

從張德妃在32歲那年連生兩個兒子,37歲高齡之時又為皇帝生下一個兒子來看,莫非憲宗真的就是一位熟女控?不過即使如此,張氏也只在40歲的年僅才混了一個德妃,看來萬皇貴妃真的才是明憲宗新帝的白月光。

當年九月初四日,莊懿德妃安葬於金山明代皇家墓園。順便提一句,張德妃去世之時,其長子益王朱祐檳已經就藩,次子衡王朱祐楎、第三子汝王朱祐梈尚未之國,得以參加了母妃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