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太祖的第十一子,卻非常勤奮好學,並且重視儒士!

蜀王朱椿生於洪武四年(1371年),他是明太祖的第十一子。他的母親是朱元璋的郭惠妃。惠妃乃滁陽王郭子興的女兒,她生了三個兒子,即朱椿、朱桂、朱橞。他們雖為同胞兄弟,但朱椿的兩位弟弟後來卻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洪武十一年 ,八歲的朱椿被封為蜀王,封國在今四川成都。由於當時朱椿年齡尚幼,故暫時留居宮中,接受優良的皇家教育。朱椿從小就聰明好學,秉有賢德。優越的皇家子弟生活為他的成長創造了極好的條件。他抓緊一切時間學習,“讀書為文,苦志不懈”。由於他的刻苦努力,學業進展很快,在諸位兄弟中嶄露頭角。

他是明太祖的第十一子,卻非常勤奮好學,並且重視儒士!

洪武十八年,太祖命朱椿隨諸位兄長居住中都鳳陽(今屬安徽)。這年他十五歲。十五歲的青年充滿青春活力,正是喜愛玩耍的時候,但朱椿沒有虛度韶光。他一到鳳陽,就闢一書房,名日“西堂”,作為自己讀書的場所。他牢記前人的教導“務學不如求師”。於是延攬當時的名土李叔荊、蘇伯衡為自己的老師。李叔荊當時正以翰林院編修的身份掌中都國子監 ,頗有文名。蘇伯衡更是警敏絕倫,博洽群籍的學者。朱椿虛心向他們求學問道,他們則答疑解惑。朱椿還經常和他們在一起探討經史,商榷異同,有時甚至廢寢忘食。朱椿不僅潛心儒術,而且還對佛教、道教頗有興趣,認真加以鑽研。他曾邀請當時名僧來複前來講授佛經,聽後頗有所得,撰有四箴:曰正心、日觀道、日崇本、曰敬賢。

他是明太祖的第十一子,卻非常勤奮好學,並且重視儒士!

中都五年,在名師的指教下,加上自己的勤奮努力,在學業上朱椿已成為諸位兄弟中的佼佼者,太祖見到後十分高興,親切地呼他為“蜀秀才。洪武二十三年 ,朱椿奉命前往封國,年方二十的朱椿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藩王生涯。如果說在京師或中都,父皇還常常加以管教的話,那麼到了成都,真正是“天高皇帝遠”了。但他在理政之餘,並沒有忘記學習。他時常延攬士大夫講學論道,或至夜分,從不為聲色遊畋之事。他平時所讀之書多是正心、修身之書,例如宋末趙善素曾採宋代名賢言行可以為法者,編成《自警編》,此書即成為朱椿時常閱讀的書。另外,象《孝經》、《仕學規範》、《基命錄》、《蜀鑑》以及諸子百家等書也成了他案頭必備之物。他要效法前人的嘉言懿行,做一個賢王。應該說這是基本符合朱椿情況的。好學之人皆愛才。朱椿也十分重視儒士,禮敬儒士。

他是明太祖的第十一子,卻非常勤奮好學,並且重視儒士!

王府長史陳南賓年老行動不便,朱椿特造安車賜之,以示優待。當他知道浙江義烏王紳是位有賢名的飽學之士,就立即將其禮聘至蜀,待以客禮。王紳父親王禕因公殉職雲南,王紳欲往求父親遺骸,朱椿不僅贊同,還給予資助。總之,眾多享有文名的學者無不受到朱椿的禮遇,成為他的嘉賓,或成為他的密友。所謂“廷多漢長者,座有宋耆英”“吾王講藝餘,特賜群儒宴”,正是朱椿優禮學者的生動寫照。在朱棒與儒士學者的交往中,他與方孝孺的深厚友誼堪稱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方孝孺是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的高足,道德文章,馳名遐邇。在政治思想上,由於方孝孺力主教化,而明太祖則倚重刑法 ,兩人思想鑿枘相違,故方孝孺在洪武朝未受到太祖的重用。洪武二十五年 ,太祖只任命他為漢中(今陝西漢中市)府學教授。方孝孺雖受到太祖的輕視,卻得到朱椿的垂青。朱椿素聞方孝孺“懿文清節,有東漢之風 ;尚志立言,為當代之重”,加上漢中與蜀地毗鄰,於是隆重禮聘方孝孺為自己兒子的老師。而方孝孺也久仰蜀王賢名,欣然應允。

他是明太祖的第十一子,卻非常勤奮好學,並且重視儒士!

方孝孺

洪武二十七年 ,方孝孺赴蜀,朝見蜀王。兩人真是相見恨晚。他們朝夕在一起談經論道 ,切磋學問。朱椿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與方孝孺可謂心心相印。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旨趣,使他們結成了牢固的友誼。從此以後兩人時相往來,過以甚密,真所謂“書啟往復無虛日”。方孝孺曾號自已的書齋為“遜志”,朱椿特賜號為“正學”,故人們也稱方孝孺為正學先生。朱椿曾寫詩盛讚方孝孺“有學有識,乃作乃述。追之逐之,金至之質。侍我經筵,不倦以勤。非德不言,非道不陳。”方孝孺也在他的詩什中時時回憶這段難忘的交往:“念昔之蜀都,執經侍賢王。放懷禮法地,取樂文翰場。在這段日子裡。每逢講藝之餘,蜀王總要宴請群臣,方孝孺也一定是座上嘉賓,“牲醪山珍賜,果蔬隨物產。”賓主一邊開懷暢飲,二邊談文論道,氣氛十分融洽。而每當這時,朱椿總是“凝情觀眾妙,博問取所長。”從眾人的談論中汲取營養。夏去秋來,各種時鮮佳果成熟了。地方有司總是把最好的鮮果獻給蜀王品嚐,而蜀王自己不吃,首先頒賜群臣。正如方孝孺的一首詩中所說:“涪州丹荔擅時稱,翠筐來庭色尚新,獻罷未曾登玉案,先教頒賜與群臣。”尤令方孝孺感動的是,當自己在漢中生病時,朱椿親自賜以珍貴藥劑,贈以錢幣,派人送至漢中加以慰問。

他是明太祖的第十一子,卻非常勤奮好學,並且重視儒士!

方孝孺diaosu

朱椿不僅對方孝孺十分禮敬,即使對郡學教官也很關心。當他到成都府學講學時,瞭解到博士薪資微薄時,就拿出自己的祿米來補助他們,使每人每月達到一石米,並說:“後世子孫都要像我這樣補助博士。”從此形成定製。另外,他還經常重刊一些有利於教化的書頒賜給府學生,嘉惠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