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要博得漢帝的青睞,首先必須擺脫以往書生意氣的進言方式

孔子不敢自詡為“聖人”

儒生要博得漢帝的青睞,首先必須擺脫以往書生意氣的進言方式,他們過去總喜歡喋喋不休地述說“道德”的重要性,或者大談災異天變對帝王的示警作用,這都是皇帝不感興趣的話題,覺得不堪實用。漢儒逐漸學會了齊燕方士的一套騙術,透過編纂神秘化的讖緯預言,把祖師孔子的形象抬高到與遠古“聖王”比肩的“聖人”位置,而不是僅僅把他塑造成一個普通的民間教師,他們經此渠道開始迴歸漢朝的政治中心。在《論語》中孔子並不敢自詡為“聖人”,甚至覺得達不到君子的標準,曾謙虛地說:“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儒生要博得漢帝的青睞,首先必須擺脫以往書生意氣的進言方式

(《述而》)至戰國時代,孟子逐漸開始說孔子作《春秋》乃是“天子之事”也,又說“《春秋》作,亂臣賊子懼”(《滕文公下》)。孔子已能代行周天子褒貶之事,儘管其無王者之位,卻能行王者之言。雖然在孟子眼裡,孔子仍屬於世俗世界的儒者,並沒有太多見證奇蹟的文字。但孔子的神秘身份仍然是緯書預言生產的重要源頭。公羊家把孔子作《春秋》與“當一王之法”(《太史公自序》)關聯了起來。其在官方體制中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加上《春秋公羊傳》裡出現了“西狩獲麟”的故事,孔子受命的傳統也就彷彿變成了一個可以反覆陳說的事實。

儒生要博得漢帝的青睞,首先必須擺脫以往書生意氣的進言方式

“聖王”異於常人相貌

緯書比公羊學更近了一步,那就是把孔子描畫成擁有了與遠古帝王相似的異形異貌。對“聖王”異於常人相貌的描寫,源於秦漢之際,大批出現在西漢末年成哀之後偽造的各種讖緯之書裡。如黃帝在《孝經援神契》中的形象是:“身逾九尺,附函挺朵,修髯花瘤,河目龍顙,日角龍顏。”對帝堯的描繪是:“堯眉八採,是謂通明,曆象日月,璇璣玉衡。”我們已經很難用現代語言來準確地復原這些古帝王相貌的確切含義了。以帝舜的“重瞳子”形象為例,雖可大致知道“重瞳”的意思就是多了幾層眼珠,卻無法準確復原這些古聖王的相貌。

儒生要博得漢帝的青睞,首先必須擺脫以往書生意氣的進言方式

漢儒對孔子形象的塑造完全模仿了遠古“聖王”的神秘形象,《春秋演孔圖》描繪孔子長相頗似“龍顏”,這與神農、黃帝有“龍顏”相貌的記載是一致的。其體型和身高“長十尺,大九圍,坐如蹲龍,立如牽牛,就之如昴,望之如鬥”,形如一個巨人。更有文字說:“(孔子)面如蒙倛,手垂過膝,耳垂珠庭,眉十二採,目六十四理。……手握天文,足履度字。望之如樸,就之如升,視若營四海,躬履謙讓,腰大十圍,胸應矩,舌理七重,鈞文在掌。”

儒生要博得漢帝的青睞,首先必須擺脫以往書生意氣的進言方式

模仿“聖王”形象

緯書對漢高祖形象的設計,顯然模仿了“聖王”形象,如《河圖稽命徵》雲:“帝劉季,日角,戴北斗,胸龜龍背,身長七尺八寸。”孔子“素王”地位的確定,還可從春秋以後儒者對“西狩獲麟”這個著名故事的不同解讀方式中體現出來。較早的一些儒家經典,從《春秋》《左傳》《公羊》一直到《史記》基本上都把“西狩獲麟”這個事件當作悲劇看待,描寫的是孔子看到麒麟這個代表祥瑞的神獸受到傷害後表達出的絕望心情。如《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叔孫氏的駕車人獲得麒麟後以為是不祥之物,孔子看到後認出是麒麟,

儒生要博得漢帝的青睞,首先必須擺脫以往書生意氣的進言方式

總結

隨即發出一連串的長吁短嘆,先說“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已夫”“吾道窮矣”,又喟嘆“莫知我夫”,覺得自己這輩子生不逢時,遭遇周室傾頹,雖素有抱負卻難遇明主(《孔子世家》)。《公羊傳》則把麒麟當作非中國出產的奇異之獸,乃說“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可在孔子眼裡遇到如此吉祥之獸仍然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才反覆感嘆:“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又說:“吾道窮矣。”居然悲傷到“反袂拭面,涕沾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