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王道政治思想過於理想主義,只適合於大一統之後的守成

孟子一生周遊列國遊說自己的王道理想,他認為國家只有施行王道才能戰無不勝,仁者無敵。但其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義的角度上,過度的理想主義色彩導致王道政治理想難以實現。

縱觀歷史,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崇尚王道政治。但實際上,王道難以戰勝霸道,正義的戰爭往往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也未必能取得勝利,霸權國家肆意侵略和平國家,崇尚霸道的秦楚就是典型的例子。

因此,本文從政治、經濟和思想三個方面,來總結孟子王道政治理想的侷限和不足,試圖為中國和諧社會建設,挖掘出合理有效地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孟子王道政治思想過於理想主義,只適合於大一統之後的守成

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說到底是以維護封建制度為目的。孟子的王道思想是想改變現實的黑暗,完善人性,鞏固國家,但畢竟還是以維護封建制度為目的。

孟子看到被壓迫、剝削的農民階級苦不堪言,他深切地同情百姓疾苦,企圖以社會分工的觀點來緩和封建階級矛盾,以鞏固封建制,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

王道仁政只重長遠利益,忽視眼前利益。孟子關心人民疾苦,反對爭霸,提出要充分重視人民的力量和作用,要輕徭薄賦,大力發展生產,從而改善人民生活,這當然是正確的。從長遠利益來看,孟子推崇的民本思想,絕對是一幅理想的政治藍圖。

孟子王道政治思想過於理想主義,只適合於大一統之後的守成

但是孟子卻反對那些企圖用兼併戰爭,來達到富國強兵完成統一的做法。這在當時不合實際,在當時是行不通的。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相互兼併,誰能有強大的軍隊,富庶的國力,誰就能擴張領土,統一天下,反之則會被強國所滅。

在這種極不穩定的戰爭環境中,孟子卻大肆宣傳仁義,企圖透過推行仁政,取得天下人民的擁護,最終實現大一統。統一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沒有兼併戰爭,是無法完成天下的統一。誠然,戰爭肯定會造成民不聊生,可是如果不盡快結束分裂割據,那麼百姓始終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其生存狀態。

孟子王道政治思想過於理想主義,只適合於大一統之後的守成

因此,孟子的仁政思想,其根本的不足就在於,它只片面的追求長遠利益,而過分忽視眼前利益,最終導致他的政治思想,只能成為一種美好的理想而遲遲不能實現,其政治主張當然也不會被當時的君主所採納。總之,孟子的仁政思想,只適合於大一統之後的守成,而不適合於統一前的進取。

孟子發展小農經濟為中心的經濟思想,是難以實現的。孟子的小農經濟是以恢復井田制為前提的,但是縱觀我國社會的發展,在任何歷史階段,都沒有真正形成單一的井田制的經濟社會形態。

以井田制為基礎的小農經濟,與封建地主經濟之間是相對立的,但這也只是封建經濟內部的對立。說到底小農經濟是封建地主經濟的基礎,兩者互相依賴又互相制約。

孟子王道政治思想過於理想主義,只適合於大一統之後的守成

因此,我們可以設想到,即使普遍推行了井田制,農民獲得了土地,在強大的封建統治和地主階級的壓榨下。加上天災人禍,不用多久,土地所有權就勢必又會回到地主階級手中,小農經濟也就勢必轉化為封建地主經濟。

孟子希冀群眾百姓人人有地耕,透過自身努力,達到安居而樂業,在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同時,片面的寄希望於開明的君王身上,這就導致了其經濟主張的最終失敗。

孟子王道政治思想過於理想主義,只適合於大一統之後的守成

孟子王道思想過分依賴統治者的道德水平,唯心主義色彩濃厚。孟子王道政治思想是以性善論為基礎的,他把政治主張的實現,完全建立在統治階級能夠主動擴充本然的善性,並推己及人的基礎上,這顯然是靠不住的。

孟子在七雄兼併的戰國,幻想以仁義平治天下,在理論上脫離實際,其王道仁政的施行過於依賴統治者的道德水平,缺乏約束力,這是他仁政思想不行於當時的根本原因。

此外,孟子王道政治思想,還存在嚴重的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他是在嚴格區分尊、卑、貴、賤,主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治於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於人

這個前提下,對統治者提出的建議,目的是為了長治久安之策,究其實質來說是為君而非為民。例如他主張統治者應與民同樂,但是他的目的很清楚,是為了獲得人民的擁護以維護統治者的地位。

孟子王道政治思想過於理想主義,只適合於大一統之後的守成

綜上所述,孟子仁政思想雖然表現了不少進步意義的思想,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其思想的侷限性與矛盾之處。

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儒家思想,合理挖掘利用孟子王道政治思想,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有利於促進全民共同富裕,有利於加強國防建設,使中國自強不息、不懼怕霸權國家的威懾,為維護國際社會正義和和平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