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沒有慾望

在公眾心目中,雷軍似乎是一個沒有缺點和慾望的企業家。

他有著中國企業家所有的成功特質:

他聰明,雷軍大一編寫的程式,第二年就被寫入了教材;2 年時間他就修完了大學 4 年的學分。

他勤奮,在金山時期,他每天工作 16 個小時,每週工作 7 天,因此被人稱為 “ 中關村勞模 ”。

他低調,金山和小米的員工,經常在電梯裡偶遇揹著雙肩包準備出門的雷軍。

但是,除了英語口語差了點,雷軍像個完人,沒有缺點,甚至沒有慾望。

沒人關心雷軍開什麼車,戴什麼表,也沒人關心雷軍有沒有花邊新聞——他似乎忙到沒時間產出花邊新聞,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已經結婚,有個女兒。

在大眾面前,他永遠只有兩種穿著,T 恤或襯衫,正式場合會在襯衫外面加一件西裝。

唯一稱得上 “ 雷軍慾望 ” 的,大概也只有小米。

1988 年,在武漢大學計算機系讀大一的雷軍在圖書館裡借到了一本書,書名叫《矽谷之火》,裡面寫了喬布斯創立蘋果的故事。看完這本書後,19 歲的雷軍在武大行政樓前的操場轉了一圈又一圈,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成了他的夢想。

雷軍說,“ 我創辦小米不是為了成就感,不是為了個人的財富,也不是為了滿足什麼虛榮心,我就是想幹一件我喜歡的事情。”

像極了納博科夫在《洛麗塔》中的名句,“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2012 年,小米席捲整個中國手機市場時,《商界》曾經對雷軍做過專訪。從那之後,雷軍帶著小米取得了 3 項光輝成就:2014 年成為國內市場銷量第一,2018 年上市,2019 年成為世界 500 強。

三座巔峰之間,是小米的兩次低谷,勞模雷軍兩次親自跳下戰壕帶著團隊戰鬥,所幸兩次的結果都算不錯。

8 月 12 日,小米 10 週年,一向低調的雷軍以 “ 一往無前 ” 為主題做了自己的首次公開演講。

這是小米的十週年演講,但曾經執拗的雷軍很罕見地沒有隻談小米和友商,他說自己在用走路的方式緩解焦慮。

他還說,“ 蘋果,三星,華為,我承認小米今天還不如他們,但其實小米做得還很不錯。作為一個 10 歲的少年,小米有很多缺點,但要看到更多的閃光點。”

十年後,雷軍希望看到這樣一個小米。

小米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源自中國的國際品牌,全球使用者都知道 “Xiaomi” 怎麼讀;

再也沒有人說雷軍是勞模,奮鬥的舞臺屬於新一代小米人;

一群了不起的新公司是因為受到了小米創業故事的鼓舞而誕生。

創業 30 年,雷軍終於開始脫下勞模的工作服,有了一點自己的慾望,開始變得鮮活。

雷軍沒有慾望

指紋識別引發的雪崩

喝完小米粥,成立公司之後 2 個月,雷軍第一次感受到了快樂。

小米最初的團隊用 2 個月開發出了 MIUI —一個基於 Android 系統深度定製的第三方手機作業系統,這是小米的第一款產品。為了測試穩定性,小米從自己的論壇招募使用者來 “ 刷機 ”。

在安卓系統尚不完善的當年,刷第三方 ROM 有可能讓手機變成 “ 磚頭 ”,但還是有 100 位使用者報名。為了感謝這 100 位勇敢者,小米用他們的名字做成了啟動介面。

雷軍在金山從 22 歲待到 38 歲。這 16 年的苦熬,讓他總結了兩件事,一是順勢而為,二是 “ 專注、口碑、極致、快 ”。

這 100 位使用者的力量讓雷軍對口碑有了切身體會。沒有任何推廣,第二週翻了一番,200 人,第三週 400 人,第四周 800 人。

“ 米粉 ”,後來成了小米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了小米的標籤和基因,甚至是小米商業模式的根本。

2011 年 8 月 16 日,798 藝術中心北京會所,人潮湧動。小米精心培養了一年多的 “ 米粉 ” 們將會場擠得水洩不通。這個能容納近千人的會場依舊太小,很多人選擇席地而坐。

雷軍甚至被擠在門口,進不了會場。他只好喊了 4 個男同事,把他護送進去。

雷軍終於登臺了。他身穿凡客誠品的 T 恤和牛仔褲,腳踩樂淘網的 “ 瘋狂的小鳥 ” 帆布鞋,站到了聚光燈中央。

1 999 元,現場響起了長達半分鐘的歡呼和尖叫。

從那之後,小米就站在了風口上,它讓中華酷聯們節節敗退,令摩托羅拉、HTC 和三星退避三舍。

2014 年,小米銷量增長超過 200%,達到 6 000 萬臺,超越三星成為國內手機品牌銷量第一。次年初的亞布力論壇上,雷軍意氣風發,大談小米快速成長的成功之道。

但此時,估值 450 億美元的小米,已經顯露出隱患。

2015 年初,小米 Note 釋出,最低配售價 2 299 元起,最高配高達 3 299 元。這是小米第一次衝擊高階市場,但產品設計上出現了嚴重失誤——沒有裝配指紋識別,就連最高配置都沒有。

關於這次設計失誤,小米內部是做過反思的,當時認為小米手環可以解決解鎖和支付的問題,但消費者並不買賬。

那一年的市場上,小米有著諸多競爭對手:同樣衝擊高階市場,但配備了指紋識別的華為 Mate7;配置幾乎一樣,價格卻低了 25% 的樂視手機;魅族的經典之作 MX4 和採用機海戰術的魅藍系列。

更不要說線下還有 OPPO 和 VIVO 無孔不入的門店。放棄線下,曾經是小米成功的秘籍,但在那時成了阿喀琉斯之踵。

除了小米 Note 設計失誤,小米在那一年竟然沒有推出自己的旗艦機型,小米 4 賣了一年多。反倒是紅米接連推出了 5 款機型,這讓小米淪為了消費者心目中的 “ 屌絲 ” 品牌。

就連後來拯救小米的海外市場,在這時候也出了岔子。剛剛組建的小米印度團隊對小米 4 的前景盲目樂觀,找雷軍要了 50 萬臺。2015 年 1 月,這款旗艦手機在印度釋出,但當時小米在印度剛剛起步,完全賣不動。

雪上加霜的是,這批手機是 3G 版本的小米 4,當時國內市場已經完全進入了 4G 時代。

這 10 億元的庫存,消化了一年多,令小米損失慘重。

雷軍沒有慾望

雷軍後來甚至反思過那輪讓小米估值到達 450 億美元的融資,“ 要麼就不要融資,保持足夠低調;要麼就融一筆花不完的錢,像美團和滴滴那樣殺個痛快 ”。

2015 年,小米出貨量 7 000 萬臺,增長近乎停滯,距離雷軍年初制定的 1 億臺目標也差了不少。

流年不利,雷軍急了。

重回一線,絕地逆轉

雷軍心裡清楚,在此之前,任何一家陷入銷量衰退的手機品牌都沒有逆轉的機會。HTC 和摩托羅拉曾經呼風喚雨,但被消費者拋棄也只是一兩年內發生的事情。此時的小米,非常危險。

那段時間,小米唯一的好訊息是,雷軍在印度釋出會上的蹩腳英文在 B 站火了,魔性的 “Are you OK ?” 霸榜 B 站。

但雷軍一點也不 OK,他親自接管了手機部門和供應鏈。

這時的小米在後端出現了很多問題。整個 2015 年,因為供應鏈的原因,小米 5 遲遲不能釋出,最終拖到了 2016 年 2 月。

小米 5 釋出後,產能仍然受制於供應鏈,產品供不應求,小米被消費者指責 “ 耍猴 ”。

負責管理小米手機供應鏈的副總裁郭俊在 2016 年離職。據媒體報道,郭俊在離職之前差不多把小米的供應商都得罪了,為了找三星要 AMOLED 螢幕,雷軍到三星總部去求了 4 次。

另一個故事可以反映出當時小米供應鏈的管理水平。雷軍接管供應鏈後,發現自家螺絲釘的成本是同行的 5 倍。供應商的理由是:小米螺絲釘的扭矩是蘋果標準的 2 倍,每個螺絲釘上還刻著一個小米 Logo。雷軍哭笑不得,便問蘋果用不用這種螺絲釘,供應商回答,“ 蘋果用不起我們的東西。”

雷軍親自抓供應鏈那段時間,小米從螺絲釘、頂針到紙質說明書全換了一遍。在體驗沒有降低的情況下,成本砍了 50%。

理順的供應鏈終於帶來了中興之作,小米 MIX。

2016 年 10 月 25 日,當雷軍釋出完小米 Note2,手持這款屏佔比超過 91% 的手機站在臺上時,臺下並沒有如他預期的那般發出驚呼和感嘆。

也許是當時的觀眾還在消化這個全新的物種。從那一刻開始,消費者開始重新相信小米能造出全世界最好的手機,全世界的智慧手機也開始向全面屏發展。

除了產品,小米還在竭盡全力補線下落後的功課。

2016 年 2 月,小米決定把小米之家的職能從服務轉變為零售,當時小米之家只有 20 家左右。到 2017 年底,分佈在全國的小米之家已經多達 264 家。

小米還在深圳開了第一家旗艦店,試營業期間,餘承東 “ 偷偷 ” 到這家門店參觀,被小米的工作人員認了出來。

據統計,當年小米之家的坪效為每平米 27 萬元,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蘋果的每平米 40 萬元,遠高於同行。

超高的坪效得益於小米無心插柳的生態鏈產品。充電寶、手環、耳機、平衡車、電飯煲、腳踏車等在線上頗受歡迎的產品,被小米整合到線下門店中。

經過調研,小米發現自己的使用者和優衣庫、星巴克、無印良品高度重合,於是確定了和優衣庫、星巴克、無印良品對標開店的選址策略。據小米公佈的資料,進店下單的顧客,單人平均成交產品數為 2。7 個。

同樣無心插柳的還有海外市場。雷軍透露,當初小米組建了一個 3 人的 “ 救火隊 ” 去消化那 50 萬臺小米 4 的庫存,這個團隊從東南亞到南美,從歐洲到中東,全球跑了五六十個國家,開拓出來的渠道成了國際業務的先遣隊,大大提速了小米的國際化。

供應鏈—產品—渠道,小米終於在各條戰線告捷,這背後是雷軍的嘔心瀝血。在十週年演講中,雷軍回顧,2016 年的某一天,自己從早上九點工作到凌晨一兩點,一天之內開了 23 個會。

2017 年 4 月 19 日,小米 6 釋出,小米終於又拿出了一款在主流市場有不俗競爭力的產品,小米的第一次危機告一段落,銷量也恢復了增長。

功夫不負有心人,雷軍後來興奮地說,“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轉的,除了小米。”

雷軍沒有慾望

小米的 5%,雷軍的 100%

2018 年,小米上市,它從銀谷大廈的那一碗小米粥開始,走到了港交所敲鐘的那一刻,也從創業公司成長為一家成熟的企業。

這年的 4 月 25 日,雷軍在母校武漢大學主持了小米手機 6X 的釋出會。在釋出會上,雷軍宣佈:小米硬體綜合淨利率永遠不超過 5%,如有超出的部分,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使用者。

雷軍的理由是這樣的:小米上市後,變成了一家公眾公司,資本一定會逼著小米創造 “ 超額 ” 的利潤。我自信能扛住這樣的壓力,但我特別擔心,如果有一天我不做 CEO 了,小米管理層還能不能繼續堅持做 “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 的好產品呢?

雷軍本想把這個數字定在 3%,但股東認為這個點位太低,微小的匯率波動就會造成虧損。雙方拉鋸之下,最終定格在 5%。

一週後,小米向港交所交表,淨利率不超過 5% 以董事會決議的形式,寫在了招股書裡。

7 月 9 日,小米在港將所上市,成為港交所首家 “ 同股不同權 ” 的上市公司。為迎接新上市制度,港交所定製了一個直徑加長 80%,重達 100 公 斤的大銅鑼。

作為慶祝,小米給公司的每個員工發了 2 件 T 恤。

上市首日,小米破發,對應市值為 479 億美元,離 1 000 億美元的預估相去甚遠,但在盤後的慶功宴上,雷軍自信地表示:“ 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幸好,上市之後,雷軍終於想明白了,“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 的好產品不等同於便宜的產品。如果小米的旗艦機繼續維持在 3 000 元以下,根本覆蓋不了成本,也跟不上技術的進步。

更重要的是,和 MIX 一樣,小米必須讓消費者相信,小米能繼續做出全世界最好的手機,否則在品牌力上就會被對手遠遠甩開。

到了小米 9 研發的時候,雷軍屢次在微博預告 “ 小米旗艦機,一定要去掉價效比的束縛 ”“ 小米 9 肯定比小米 8 貴不少 ”。

2 999 元,和 4 年前小米 Note 同樣的價格,小米回到了衝擊高階的原點。但物是人非,曾經落後自己一個身位的華為已經衝到了最前面,華為的組織架構、研發經費、供應鏈體系,已經不是小米能比的。

為了讓旗艦機型和公司成立年限對齊,小米跳過了第 7 代,從小米 6 直接來到了小米 8。但無論是小米 8 還是小米 9,儘管都用上了最好的硬體,卻都沒有像 MIX 和小米 6 一樣讓消費者興奮。

反而是華為在研發端優勢盡顯,3 攝、4 攝手機開始引領潮流。

2018 至 2019 年小米手機在全球市場的表現,雖然排名仍處於第四,但銷量與營收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中國市場則更加堪憂,IDC 資料顯示,2019 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國內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 30。5%,這也是小米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滑坡。

這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擔憂,上市後的兩年裡,小米的股價始終不盡人意,直到最近才重回發行價。

為了提振中國市場,2019 年 5 月 17 日,雷軍再下戰壕,出任中國區總裁,全面負責中國區業務開展和團隊管理,前任總裁王川則轉任大家電業務部總裁。

雷軍在一場小米內部的閉門幹部動員會上,提出要把握住 5G,用 “IoT+ 雙品牌 ” 的戰略,三年決勝中國市場。小米為此設立 50 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渠道建設。

有統計顯示,小米在上市後的 18 個月進行了不下 15 次架構調整,這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雷軍的焦慮。

這是小米創立的第十年,也是 5G 的元年,少年小米必須在這最後的機會中成長。

" 復仇者聯盟 "

小米在去年做了很多事情。

最重要的是搬家。7 月 9 日,小米新總部—小米科技園正式開始啟用,新總部能夠容納 1。6 萬個工位,北京地區的小米員工都將陸續入駐。

搬家這天,雷軍微博報喜:“ 北漂,奮鬥九年多,終於買房了!小米科技園,8 棟樓,34 萬平方米,52 億元造價!”

搬家前,小米在 1 月份宣佈,此前主打低端市場的紅米品牌將獨立運營,更名為 “Redmi”,此前一天剛剛加盟小米的金立集團前總裁盧偉冰將負責紅米品牌。

紅米獨立以後,小米的手機產品下擁有主打中高階的小米、主打價效比的紅米、偏自拍和時尚的美圖、遊戲手機黑鯊以及主打海外的 POCO 五個品牌。定位清晰的多品牌矩陣有利於小米對抗友商,但同時對資源的分配也提出了考驗。

紅米作為扛起整個集團銷量 70% 以上的品牌,也需要一個像盧偉冰這樣懂手機的人。這樣,雷軍就不必再一次次下到戰壕裡。

據小米內部人士透露,盧偉冰執掌紅米一年,從市場角度上幫小米穩住了國內市場份額,內部評價非常高,並稱其為真正懂使用者、懂市場、懂需求的人。

在小米的這一年,盧偉冰坦言雖 “ 不容易 ”,但也 “ 還算滿意 ”,雷軍給了他很大的信任度與發揮空間,盧偉冰也算不負眾望。自盧偉冰接手開始,紅米在一年內釋出了 5 款新品,個個戰績不俗,Redmi Note8 系列甚至只用了短短 3 個月便實現全球銷量破千萬,成績比小米還要出色。2019 年也因此被稱為紅米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其中盧偉冰的經驗與營銷能力功不可沒。

盧偉冰也如願得到了褒獎— 8 月 16 日,小米十週年紀念日,雷軍釋出全員信稱,小米將實行合夥人制度,王翔、周受資、張峰和盧偉冰成為新的合夥人。值得一提的是,上述 4 人都是 2015 年之後才加入的小米。

以盧偉冰為代表,雷軍開始提拔更多手機行業內經驗豐富的經理人,和雷軍一起喝小米粥的元老人物開始慢慢淡出。

今年 5 月中旬,小米 8 位創始人之一的林斌卸任小米法人代表、經理等職務,同時退出公司經理、董事。小米法人代表由小米聯合創始人洪鋒接任,經理、董事分別由劉德和洪鋒接任。

至此,小米創始團隊 8 位成員,除雷軍外,周光平、黃江吉、黎萬強 3 人已經正式離開小米;打造出小米生態鏈的劉德在 2018 年改任為組織部部長;洪鋒同年擔任小米金融董事長兼 CEO,負責金融業務;今年初,最後一位在業務線的高管王川,也轉任為首席戰略官。

雷軍沒有慾望

小米創始團隊已經全部淡出業務一線,而內部提拔起來的高管和雷軍新招來的經理人則陸續上場成為頂樑柱。

整個 2019 年,金立集團前總裁盧偉冰、聯想集團前副總裁常程、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努比亞聯合創始人苗雷,華為前首席營銷官楊柘,中興前 CEO 曾學忠,手機圈曾經的友商高管被小米挖了個遍,這樣的陣容也被戲稱為手機圈的 “ 復仇者聯盟 ”。

顯然,雷軍已經有了很多的幫手,不管是自己掛帥指揮,還是像馬雲一樣,培養一個合格的接班人後退休,他都有了更多轉圜的空間。

他不必再像去年時那樣,連 50 歲生日都在會議室裡度過。

在不久前 B 站的一檔節目中,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問雷軍,“ 如果站在今天,你作為投資人,會不會投資十年前的自己?” 雷軍的回答是 “ 不會,成功機率太小 ”。

而面對比自己小 30 歲的 B 站 UP 主何同學,探討關於夢想的話題時,雷軍用那口仙桃味普通話說:

“ 我這個示範是三十年如一日,人家不願意像我這樣。沒有人願意做我這樣的人。”

也許勞模雷軍,真的該歇一歇,做點讓自己放鬆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