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說起中國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大家一定並不陌生,作為中國古代比較嚴密的中央官制,在隋朝建立,唐代不斷完善發展,三省六部制直至清代還在發揮它的專屬的效能,不管是在組織體系上,還是行政效率上,三省六部制都極大促進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發展。

但在唐代,除了三省六部制發揮它的作用外,還有九寺五監和十二衛的存在,那他們都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呢?

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九寺五監中的“九寺”是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中的九卿制發展來的。

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不僅是三省六部制的由來,也是九寺五監製的基礎。三公九卿制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掌管中央要職。九卿則數量多,掌管著朝廷和皇家的要務。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使皇家與朝廷要務不分,不利於中央集權的發展。

而九寺指的就是

太府寺、司農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衛尉寺、太僕寺和大理寺

。其中的太常寺、光祿寺和大理寺我們較為熟悉,而剩下的六寺與上述的三寺一樣,都是官署名。

太府寺

太府寺又稱為大司農,秦漢初期建立,在漢代時主要是來掌管國家財政,一開始是叫做治粟內使,後來則名為大農令和大司農。

唐代的太府寺是唐代重要的財務管理機構,負責的財務收支,各項賦稅物資管理以及各種貢物的保管,如此看來它相當於朝廷的會計機構。唐代李林甫的《唐六典》詳細記載了太府寺的任職官員人數:

“卿一人少卿二人丞四人主簿二人錄事二人府二十五人史五十人計史四人亭長七人掌固七人”

,人數眾多,主要負責物資盤查、收支和記錄等。

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司農寺

司農寺是北齊時建立的,負責糧食倉庫管理,掌握國計民生的大事。

在唐代,據《唐六典》記載:

“司農卿之職,掌邦國倉儲委積之政令……凡朝會、祭祀、供御所須,及百官常料,則率署、監所貯之物以供其事。凡孟春吉亥,皇帝親籍田之禮,有事於先農,則奉進耒耜。季冬藏冰,祭司寒以黑牡秬黍。仲春啟冰亦如之。”

如此看來,司農寺在唐代主要負責農事、朝會和祭祀等活動的供給之職。

在宋代時它起著更大的作用,宋神宗時王安石變法推行“青苗法”、保甲法、免疫法等新法,而司農寺就是推行這些新法的重要機構。

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宗正寺

宗正寺主要是管理皇族、宗族和外族的譜諜以及對宗廟黃陵的管理,現在看來主要是負責各種戶籍關係和宗族關係管理,倒是體現了一定的封建性,從唐代到宋代一直都是九寺之一,宋以後慢慢失去原有的作用甚至排除九寺之外了。

太常寺

我們所熟知的太常寺主要負責管理宗廟禮儀,《隋書·百官志》中有記載:

“太常,掌陵廟群祀,禮樂儀制,天文術數衣冠之屬。”

主要管理祭祀、禮樂禮儀“天文術數”和士大夫的穿戴,屬於“面子工程系”的官署,此後的歷朝歷代它的職能大致相似。

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光祿寺

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聽到的光祿寺卿是光祿寺中的官職名之一,光祿寺中的官員光祿寺卿在秦代時稱為郎中令,到了南朝梁代時才改名為光祿寺卿。光祿寺主要負責的是祭祀、朝會的宴席之事,例如

“掌酒醴膳羞之政,總太官、珍羞、良醞、掌醢四署。”

鴻鵠寺

《史記》中記載陳勝吳廣起義之事有言: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而鴻鵠不僅是一種動物,在古代還有以鴻鵠命名的官署鴻鵠寺。鴻鵠寺主要掌管的是朝會禮儀,在秦代時稱為“典客”有引導禮儀之意。鴻鵠寺自秦代建立,清末才廢除。

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衛尉寺

衛尉寺在北齊時設立,但在之前也有類似於它的機構存在,但是隨著君主專制的日益發展,衛尉寺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漸漸成為閒職,後來到南宋的時候成為了工部的一部分。

太僕寺

秦漢時期的九卿之中就已有太僕的存在,主要負責的就是車馬。王莽新政的時候曾經改名為太御,後來又改回。太僕寺的最高長官稱作太僕寺卿,也算是掌握全國馬政的最高官員,但因管理內容範圍不大,太僕寺在南北朝時還曾一度消失。

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大理寺

熱播劇《甄嬛傳》中甄嬛的父親甄遠道曾任職大理寺卿,大理寺在古代也享有較高的地位,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一樣的存在。秦漢九卿中的廷尉就是它的前身,宋神宗時曾進行改革,

“元豐官制行,置大理寺卿一人,大理寺少卿二人,大理寺正二人,推丞四人,斷丞六人,司直六人,評事十有二人,主簿二人。卿掌折獄、詳刑、鞫讞之事。”

在官員數量上和職能上進行了劃分,後來明清時期,大理寺與刑部、都察院一起被稱為“三法司”,在刑法案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五監則指的是

國子監

軍器監

少府監

將作監

都水監

除少府監的職能不一以外,剩下的四監則負責教育、武器製作、器皿綢緞製作和船隻水運事務。

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而隋唐時期還有另一起重要作用的存在,那就是

隋唐十二衛

西魏時建立了一種兵制叫做府兵制,採取兵民合一的方法,即戰時作戰成為士兵,閒時種田迴歸農民身份,而十二衛正是府兵制的一種表現。唐朝的十二衛指的主要是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十二衛原是府兵制的時候統領各大折衝府的將領,屬於一種軍職,後來隨著唐玄宗時期府兵制的廢除而漸漸消沒了。

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那既然已經有三省六部負責分門別類的處理的各種事務,那為什麼又有九寺五監和十二衛的存在呢?

首先九寺五監和十二衛的存在就是協助三省六部更好地處理事務。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加上三省大多都只能處理內部、中央和一些緊急的事情,並也只能粗略處理,而一些不緊急的和一些需要細微處理的事情就由九寺五監及十二衛中一些專屬機構處理,甚至有一些九寺中的官署,慢慢隸屬於六部,成為六部的一部分。

除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是什麼機制,有何作用

其次就是唐代分權制衡思想興盛,三省六部制的思想也體現了分權意識,而九寺五監和十二衛也在一定程度了分割了三省六部制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封建統治。

最重要的就是九寺五監和十二衛的存在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唐初府兵制盛行,併成為唐初各種戰爭勝利的重要基礎,而九寺五監都是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部門,為了更好的服務和處理相關政務,所以被單獨歸納出來成為九寺五監。

所以九寺五監和十二衛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雖然唐代的制度大都沿襲隋朝,可如此看來,唐制中的九寺五監和十二衛倒也算是唐代的特色了。

文:瑞秋

參考文獻:《唐六典》《史記》《隋書百官志》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