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為何背叛劉備,與彭羕事件毫無關係,諸葛亮一語道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發生在孟達投降曹魏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孟達、劉封、曹丕和徐晃。原文如下:

孟達為何背叛劉備,與彭羕事件毫無關係,諸葛亮一語道出真相

原來夏侯尚、徐晃已先在襄陽,正將收取上庸諸部。孟達到了襄陽,與二將禮畢,探得劉封離城五十里下寨。達即修書一封,使人齎赴蜀寨招降劉封。劉封覽書大怒曰:“此賊誤吾叔侄之義,又間吾父子之親,使吾為不忠不孝之人也!”遂扯碎來書,斬其使,次日,引軍前來搦戰。孟達知劉封扯書斬使,勃然大怒,亦領兵出迎。兩陣對圓,封立馬於門旗下。以刀指罵曰:“背國反賊,安敢亂言!”孟達曰:“汝死已臨頭上,還自執迷不省!”

孟達為何背叛劉備,與彭羕事件毫無關係,諸葛亮一語道出真相

封大怒,拍馬輪刀,直奔孟達。戰不三合,達敗走,封乘虛追殺二十餘里,一聲喊起,伏兵盡出,左邊夏侯尚殺來,右邊徐晃殺來,孟達回身復戰。三軍夾攻,劉封大敗而走,連夜奔回上庸,背後魏兵趕來。劉封到城下叫門,城上亂箭射下。申耽在敵樓上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封大怒,欲要攻城,背後追軍將至,封立腳不住,只得望房陵而奔,見城上已盡插魏旗。申儀在敵樓上將旗一颭,城後一彪軍出,旗上大書“右將軍徐晃”。封抵敵不住,急望西川而走。

孟達為何背叛劉備,與彭羕事件毫無關係,諸葛亮一語道出真相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彭羕被劉備處死後,孟達擔心受到株連,便帶著五十多名隨從投降了曹魏。曹丕大喜,任命孟達為散騎常侍、新城太守等職,命其與徐晃、夏侯尚一起在襄陽抵禦劉封。襄陽之戰,劉封大敗,向東三郡方向撤退。不料上庸及房陵守將申耽、申儀先後投敵。劉封只能逃回益州,最終被劉備誅殺。

孟達為何背叛劉備,與彭羕事件毫無關係,諸葛亮一語道出真相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孟達得知劉封撕毀招降信後的神態,叫做“勃然大怒”, 意為人非常生氣的樣子。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漢代班固《漢書谷永傳》中的“是故皇天勃然發怒。”

孟達為何背叛劉備,與彭羕事件毫無關係,諸葛亮一語道出真相

孟達投降曹魏,導致東三郡丟失,這都是歷史的真實。不過,歷史上孟達投敵的原因與彭羕被殺毫無關係,導致孟達投敵的關鍵人物卻是劉備的義子劉封。據《三國志劉封傳》記載:“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

孟達為何背叛劉備,與彭羕事件毫無關係,諸葛亮一語道出真相

這段史料可以揭示這樣一個事實,當初關羽進攻襄樊地區時,劉封與孟達拒絕出兵協助,此舉不但導致關羽在襄樊前線進展不順,也為後來的失荊州埋下了伏筆。關羽敗亡後,劉備遷怒於劉封和孟達,而劉封又想將責任都推給孟達。在這種情況下,孟達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背叛劉備投靠曹丕。臨行之際,孟達還專門寫了一封奏章給劉備自證清白。

孟達為何背叛劉備,與彭羕事件毫無關係,諸葛亮一語道出真相

劉封與孟達之爭究竟孰是孰非呢?後來諸葛亮給出了答案。據《三國志費詩傳》記載,諸葛亮曾經寫了一封信給孟達。諸葛亮在信中這樣表示:“嗚呼孟子,斯實劉封侵陵足下,以傷先主待士之義。”由此可見,對於孟達投降曹魏的原因,諸葛亮一清二楚,也知道當初是劉封為了推卸責任而想讓孟達成為替罪羊的 。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