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冬蔬圖》陳師曾作

“詩書畫印”才擅四絕的陳師曾(衡恪)先生,天不假年,僅四十八歲便因病歸了道山。其實他也並非得了什麼不治之症,而是因繼母俞夫人病故,他於京奔喪至金陵,勞累哀悴,得了傷寒,竟一病不起。過去人的生命似不如今人的金貴,醫學也遠不及今天的昌明,所以小毛小病一不留神,或是遭遇了庸醫什麼的都會致命。民國文人中,如劉師培、黃侃、劉半農等,均因病沒活過五十便走了。難怪古人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哪像今天——“人生九十多來兮”。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一生僅得四十多年的陳師曾先生,於金石書畫上卻作出了了不起的貢獻。這也是今人所難以企及的,現在從事藝術的才子,四十八歲也許只能算剛過了“喝奶期”吧。而陳師曾四十多歲在北大等高校講授的《中國繪畫史》,後整理成書,即成了中國繪畫史研究上的一本開山之作,以後的同類著作皆以它為藍本,而欲在材料或見識上勝出它的卻極少。故梁啟超讚賞他有“現代美術界可稱第一人”之語。另外,在對傳統文人畫價值的闡釋與維護上,陳師曾也有篳路藍縷之功。上世紀20年代初,他率先將東京美術學校教授大村西崖的《文人畫之復興》一卷譯成中文,並附上自己撰寫的《文人畫之價值》,合刊成《文人畫之研究》一書。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梅蘭水仙菊》陳師曾作

陳師曾歸結文人畫要有“人品、學問、才情、思想”四要素,並歸結道,“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從此,文人畫成了有別於宮廷畫、學院派畫之外的重要“一枝”。著名翻譯家、美術史論家傅雷先生多年之後在評論陳師曾和吳昌碩時說:“這兩位在把中國繪畫從畫院派的頹廢風氣中挽救出來這一點上,曾盡了值得讚頌的功勞。”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我們說起齊白石的衰年變法、終成一代大師時,總要提到有陳師曾的引薦之功。因為當時齊白石初到北京,在琉璃廠掛牌刻印,其畫也稍拘泥,所謂“流落京華無人識”。正是陳師曾的發現,主動尋訪晤談,不想一見如故,遂成莫逆之交。後來齊白石走出一條大寫意文人畫的成功之路,也是得自於陳師曾的建議和鼓勵。這個毋庸諱言,齊白石自己就曾多次在回憶自述中提及並表示“難忘”和“感謝”之辭,齊在《題陳師曾畫》也有詩寫道:“君我兩個人,結交重相畏。胸中俱能事,不以皮毛貴。牛鬼與蛇神,常從胸底會。君無我不進,我無君則退。我言君自知,九原毋相昧。”白石老人這裡一句“君無我不進,我無君則退”傳播甚廣,讓人感覺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意思。其實,陳師曾結識齊白石時自己已經四十二歲了,往後的生命也沒幾年,相對說他受齊白石的影響已很小,而齊白石受他的影響卻非常大,不光是畫,即便篆刻,陳師曾也曾勸齊白石不必模仿《飛鴻堂印譜》、《小石山房印譜》等,而應以漢磚刀法入印,“去雕琢,絕摹仿”,自闢道路,才可成為一代篆刻大家。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墨竹》陳師曾作

要論陳師曾自己的印章,雖未受齊白石的影響,但受吳昌碩的影響卻是毫無疑問的。陳師曾有一齋名“染倉室”,即因吳昌碩有“倉碩、倉石”之別號所“染”者,吳倉碩也。據馬國權《近代印人傳》記載,陳師曾治印初由黃易、奚岡、趙之謙入手,後轉喜缶翁印風而師之,得吳氏鈍刀入石之妙,出奇造意,拙中見巧。他的好友、書畫金石家姚茫父論其印曰:“師曾印學導源於吳缶翁,氾濫於漢銅,旁求於鼎彝,縱橫於磚瓦匋文,蓋近代印人之最博者。又不張門戶,不自矜秘。”儘管我們今天來看陳師曾的印章,古樸蒼莽者得缶廬風格最多,但其深厚的傳統功夫依然可見,秦私漢官、封泥、元押等印風,均自然體現於其創作之中。而且他的印,自然率真,書意淳厚,如“朽者”、“姚華”等,那方介於楷隸之間的朱文“師曾畫佛之記”,雖以今體字入印,但並無現代裝飾之態,刀筆之間,古趣盎然。我想,若假以時日,陳師曾先生徹底擺脫缶廬印風,走出自己也是完全可能,何況他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齊白石曾記述道:“吾友師曾,篆刻之道師缶廬,惟朱文之拙能肖其神,自謂學缶廬稍得之,故以染倉銘其室。學無二心,知者於篆中可能見之矣。予獨知師曾在戊午(一九一八)己未(一九一九)之間漸遠缶廬。周大烈亦語予曰:觀師曾畫用印,戊午以前師缶廬作,以後之刀法篆勢漸遠缶廬,蒼勁超雅,遠勝漢之鑄鐵,亦非前代之削做。”陳師曾卒於一九二三年,戊午之後雖竭力想遠離缶廬,然畢竟來日無多,為時間所限矣。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花鳥四條屏》陳師曾作

這裡提到的“周大烈”,在陳師曾的印譜中出現甚多,諸如“周大烈字印昆”、“周印昆讀碑記”、“周大烈所藏金石刻辭”等。關於周大烈,今人知之已甚少,故不妨簡介幾句。我們都知道陳師曾出身名門,祖父陳寶箴、父親陳三立、兄弟陳寅恪都是才冠一時的大名人。南社詩人沈禹鍾《印人雜詠》有詩詠之:“名父文章一代宗,清芬踵武有遺風。才高不薄雕蟲技,細處功夫與道通。”陳師曾雖老家江西義寧(今修水),但因祖父任湖南巡撫,父親一家都遷於湘。陳師曾即出生於斯,自小也在湖南入學。據陳三立《長男衡恪狀》說,陳衡恪兒時隨祖父“識字,說訓詁”,“七至十歲,能作擘窠書,間作丹青,綴小文斷句。”可見陳衡恪少時就顯示出極高的天賦。十四歲,在湖南長沙與著名書畫家胡沁園王湘綺相識,常以國畫請教。而與陳三立友善交好的湘潭名師周大烈,也受聘於陳家,日課陳師曾、陳寅恪兄弟。周大烈字印昆,不僅於文學詩詞有造詣,還精於金石書畫之鑑賞。我們所熟悉的文學家、寫過名篇《落花生》的許地山,即是周大烈的女婿。後周大烈隱居北京香山,與陳師曾一直有詩詞唱還之交往,陳師曾繪製過《姜白石詞意冊》十二幀,每幅皆有周大烈的題詩。周大烈曾評價弟子陳師曾耽於書畫,於詩詞卻不甚精,但多以意為之。這也是陳師曾自己所謂的“生平所能,畫為上,而蘭竹為尤。刻印次之,詩詞又次之”。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牡丹圖》陳師曾作

還有一位與陳師曾關係密切的大名家不得不說,那就是魯迅了。陳師曾早在南京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學堂,就和魯迅同學,後來赴日本弘文學院,又與魯迅朝夕相處。回國後彼此都於別處幹了幾年,等到蔡元培組閣的北京教育部成立,他們又聚在一起共事了。在五四前的那一段時期,“陳師曾”大概是魯迅日記中出現最頻繁的名字之一,他們趣味相投,時常在一起逛琉璃廠,談論金石,互贈書畫碑拓等。當然,陳師曾也為魯迅刻過多方印章,如今尚儲存在魯迅博物館的就有“周樹”、“會稽周氏收藏”、“會稽周氏”、“俟堂”等印五六枚。自然因魯迅的關係,師曾也為魯迅之弟周作人刻過印。魯迅雖為文學家,但他的藝術眼光非常獨到與苛求,一般作品即便是名家大師也很難入他的法眼。然而,魯迅對陳師曾的書畫印章一直頗為看重,且讚賞有加。早年魯迅出版的《域外小說集》以及《會稽郡故事雜集》,封面題簽都請陳師曾書寫。後陳師曾故世,故宮(微博)博物院編《師曾遺墨》共十集,分集出版,前後歷時兩年,魯迅均隨出隨買,一一記錄,可見他與師曾情誼之深厚。一九三三年魯迅與鄭振鐸合編《北平箋譜》,於序中魯迅談起陳師曾的畫,也是同樣不吝讚詞:“及中華民國立,義寧陳君師曾入北京,初為鐫銅者作墨合,鎮紙畫稿,俾其雕鏤;既成拓墨,雅趣盎然。不久復廓其技幹箋紙,才華蓬勃,筆簡意饒,且又顧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詩箋乃開一新境。”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山水軸》陳師曾作

不光魯迅,周作人對陳衡恪也有很高的評價。譬如陳師曾創作於一九一五年的《北京風俗人物畫》,最先以速寫漫畫的形式,繪出了當時不為人畫的社會底層的民間生活,後被稱為中國漫畫的開創者。周作人於是在《陳師曾的風俗畫》一文中有這樣幾句:“陳師曾的畫世上已有定評,我們外行沒有什麼意見可說。在時間上他的畫是上承吳昌碩,下接齊白石,卻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為是有書卷氣。”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周氏兄弟是文人學者,他們對藝術家的評判,往往更注重的是學問和思想,陳師曾對文人書畫、印章都有自己的認識,能領風氣之先,我想,這也是周氏兄弟之所以要“高看一等”的主要因素之一。

陳師曾作品欣賞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書畫」陳師曾:才高不薄雕蟲技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釋出,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