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明朝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一部分原因在於宋朝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還是要先理清一個觀點,那就是可以客觀地講歷史,但是不能以狹隘的民族觀來看歷史,無論是金朝(金國)、北宋、元朝、明朝、清朝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國也是主張“中華一統,不分夷夏”,中國的歷史是由這片華夏故土上繁衍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歷史。公元1627年八月,崇禎帝朱由檢繼位,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崇禎帝便以雷霆手段把專權的魏忠賢“閹黨集團”一網打盡。然而崇禎帝真的是個苦命人,他接下來所面對的明末局勢真的讓他苦不堪言。首先在氣候上:明朝末年是處於一個明朝小冰河時期這麼一個氣候條件,這是一個啥樣的氣候呢?簡單說來就是冬天奇寒,暴雪連連,所以才叫小冰河,而夏天則是大旱與大澇頻頻出現。在當時的農業設施條件下,農業生產還是靠天吃飯的成分多,大旱就意味著糧食產量急劇下降,就意味大飢。從1628年起,北方各地不斷有“大飢、大旱、大荒”等這樣的奏報,可謂災民連連,餓死眾多。其次,鼠疫橫行:鼠疫在歐洲被稱為“黑死病”,從1347至1353年歐洲鼠疫大爆發,使得當時的歐洲減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可見鼠疫的殺傷力有多強。在崇禎年間,鼠疫又一次爆發,在明朝鼠疫流行核心區直隸、山西、河南三省,萬曆以及崇禎年間的鼠疫奪去了至少千萬人口。1643年,此時河北的鼠疫已經波及到了京城,在1644年春天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後面臨的是一個被鼠疫折騰的毫無生機的這麼一個城市。

明末,明朝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一部分原因在於宋朝

建州女真

最後,內外交困: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末農民起義就風起雲湧了,其中李自成與張獻忠兩部鬧的最歡,明軍始終沒能徹底剿滅。明朝初年,明朝在其東北部廣大地區設立了奴兒干都指揮使司,這裡生活著蒙古、女真等各族,並在此地建立多個衛所,衛所由各族各部首領統領,是為明朝官員。明初,在建州女真的聚集區建立了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各衛所指揮使為建州女真族首領世襲,但須由明朝政府確認,建州三衛早期歸屬明奴兒干都司節制,後來歸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努爾哈赤的祖父與父親覺昌安和塔克世皆為世襲建州左衛指揮使。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在基本統一了女真各部後,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開始與明朝決裂。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位,1636年(明崇禎九年)在盛京(今瀋陽)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對明朝京都北京城虎視眈眈。與後金以及大清的作戰極大地消耗了明朝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得本來就疲憊不堪的大明更是雪上加霜,如刺在喉。

明末,明朝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一部分原因在於宋朝

奴兒干都司

在明朝末年大明面對兩線作戰的壓力,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呢?這樣可以大大地緩解壓力,一部分原因得從宋朝說起。公元1114年,女真部中的完顏部統一了其他女真各部,並開始了對大遼的戰爭。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建立大金。趁此之際,這時北宋的宋徽宗急於收回被遼朝所控制的中原咽喉之地燕雲十六州,這位特昏庸但卻擅長畫畫和寫字的宋徽宗出了一個大昏招“聯金滅遼”。此時的北宋與大遼已經是和平相處近百年的“兄弟之邦”,而剛剛崛起的金國是極具擴張性的,唇亡齒寒豈是一件玩笑?1125年遼朝被金朝所滅,緊接著在這年秋天,金國兵分兩路南下北宋,1126年一月,金軍元帥完顏宗望所率領的金軍東路軍包圍了北宋都城東京汴梁,城內軍民在京城四壁守禦使李綱的率領下擊退金兵。完顏宗望見破城無望,便脅迫北宋議和,在滿足了給金國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割讓河北三鎮,以及以太宰張邦昌、康王趙構為人質等這些條件後,在該年二月金兵撤退。在1126年的八月,金國又是東西兩路揮兵南下,在該年底攻入了北宋都城東京汴梁,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被俘。1127年,在對東京汴梁大肆擄掠後,押著宋徽宗、宋欽宗、皇后嬪妃、公主駙馬、王公貴戚、朝中官員、以及大量的工匠百姓其中尤其女性居多,北返回金國,上至嬪妃、公主、王公貴婦下至宮女和民間女子都成為了金朝王公貴族和士兵們的戰利品,命運悽慘,這就是靖康之變。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建立南宋後,金國與南宋也多次交戰,宋高宗偏安江南,南宋也是屈辱求和。

明末,明朝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一部分原因在於宋朝

北宋

這個事件對當時的宋朝人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和影響,北宋時期,從士大夫家庭到百姓人家,婦女改嫁的事件為社會所包容,重生存輕貞節,而南宋時期社會觀念則日趨保守。對後來的明朝也有影響,在明成祖朱棣時期所編撰的《永樂大典》都說:“靖康之變,恥莫大焉。仇雪恥,今其時矣。”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又豈非沒有歷史影響的因素?終北宋一朝都沒收回中原的咽喉之地燕雲十六州,在地理上此地北可抗禦北方遊牧部落,南可控中原,而北京又是此地的中心。明朝把都城遷到此地,北可控東北以及蒙古高原,南可統御中原。“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議和”也成為了明朝人的一個原則。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率明軍主力三大營親征蒙古瓦剌部,結果遭遇失敗,明英宗被俘,明軍主力遭遇毀滅性打擊,而在北京城中主戰派于謙說服明代宗朱祁鈺(明英宗的弟弟)以及其他朝臣的一個重要理由便是靖康之變,之後在北京保衛戰中於謙等人率明軍擊潰了蒙古瓦剌軍。我們應該站在明朝人的角度去考慮,明朝以華夏正統自居,自然認為是宋朝的繼承者,我們看明朝那是歷史,那當時的明朝人看宋朝也是歷史,自然會汲取其中的歷史教訓。

明末,明朝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一部分原因在於宋朝

南宋

再回到明朝末年,儘管明朝末年面臨各種難題,但是明朝的文官們都是熟讀儒家經史的,而後金(大清)同樣也是由女真人建立的,自然對於所謂與滿清議和之事充滿了牴觸。但是他們還是不懂一個道理那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北宋當時的都城是在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並沒有什麼天然的屏障,而明朝的都城則是在北京,北有山海關和關寧防線,經過多年的經營,北京城可謂十分的牢固,明朝在此建都200多年來一直固若金湯,並且明軍的戰鬥力還要比北宋強。此時在內有農民軍外有滿清的情況下,與大清的議和可謂是一件合理的舉措。大清的統治者雖然有一統華夏的野心,但是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實力,在人口與實力上與明朝不是一個級別,恐怕最實際的依然是做一個與明朝抗衡的地方政權。在公元1644年,在北京城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後,滿清上下皆驚,此時才決定真正南下中原。在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軍能夠攻破北京城,恐怕當時的這四方:李自成、崇禎皇帝、吳三桂等各地勤王之師、滿清都是感到震驚的。

明末,明朝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一部分原因在於宋朝

山海關

其實當時的明朝文官集團中對滿清也是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然而鑑於北宋與南宋之事,明朝計程車大夫和文官集團中卻充斥了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的不恥,可以說反對此兩件事的人居多。但是滿清卻樂得與大明議和,畢竟此時滿清對明朝的實力還是有相當顧忌的。崇禎帝面對兩線作戰也想與滿清議和,但是在此種氛圍下也只能偷偷摸摸地進行。1638年,崇禎帝讓時任的兵部尚書主張議和的楊嗣昌秘密啟動與滿清議和的行動,楊嗣昌派人與皇太極接觸後,皇太極表示“如有確議,則撤兵東歸”,楊嗣昌把情況彙報給崇禎後,崇禎帝表示了默許。在後來的接觸中,皇太極表示:“仍言講款,若不許,夏秋必有舉動。”然而此時朝中的言官和大臣卻開始了彈劾楊嗣昌的運動,楊嗣昌則據理力爭,大罵言官空談誤國,後來新上任的兵部尚書盧象昇又對與滿清議和表示堅決反對。面對大臣們的反對,崇禎並沒有拿出乾綱獨斷的勇氣,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在該年九月,皇太極果然率領清軍大舉南下,到來年三月才退兵。

明末,明朝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一部分原因在於宋朝

明末農民起義

1640年到1642年明軍與清軍雙方共動員了十幾萬的精銳進行了松錦之戰,這場耗時兩年的大戰結果是:明朝錦州、松山失守,薊遼總督洪承疇被俘後降清,吳三桂領著約剩餘的三萬關寧鐵騎退守寧遠。此時的崇禎帝又想與滿清議和,指示主張與滿清議和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秘密與滿清議和,但是陳新甲的保密意識實在太差,某日將寫有議和條件的密函放置在案上,其家僮誤以為塘報,抄傳到各省駐京大臣以及各省,一時間群臣譁然,言官接連彈劾陳新甲,迫於群臣壓力,崇禎帝又把陳新甲作為替罪羊給殺了,這也徹底寒了主張議和的大臣的心,從此再無議和的機會了。

明末,明朝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一部分原因在於宋朝

1644年形勢

至於南遷,自明朝遷都北京後,原來的國都南京依然作為陪都,與京師北京有著一樣的機構設定,並且此時的中原地帶經過農民起義軍以及乾旱和瘟疫的折騰已經是千里之間人煙稀少的局面了,在危急時刻南遷也不失為一個選擇,至少可以保住半壁江山,等緩過勁來再圖發展。但是朝中多數大臣依然是反對南遷,根據《平寇志》的記載,崇禎帝多次對主張南遷的左中允李明睿說:“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在公元1644年初,李自成的農民軍進逼北京之際,周皇后也曾勸崇禎帝南遷,《明史·后妃傳》記載:“周後嘗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問之,遂不語,蓋意在南遷也。”就是說他們南邊還有一個家。

明末,明朝為啥不與滿清議和或者南遷?一部分原因在於宋朝

朱由檢

公元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並開始了東征京師北京,崇禎帝也許對京師北京的防禦太過自信了,200多年來固若金湯,李自成的東征估計也是想碰碰運氣的成分居大,在二月十六日就遭遇了代州(今屬忻州)守關總兵周遇吉的奮力抵抗,後周遇吉退守寧武關(今山西寧武境),在此地面對數十萬的大順軍又是抵抗到底,周遇吉以及其夫人皆戰死。三月初一,寧武關被攻克,此大順軍已經摺損了約7萬餘人,他已經打起了退堂鼓,不料忽然收到明朝大同和宣府的總兵的降表。此時崇禎帝才意識到了危險,令吳三桂率關寧鐵騎火速馳援京城,三月十七日,大順軍開始圍攻京城,而三月十九日吳三桂已經率軍到達了山海關,開始向京城火速進發,只可惜崇禎帝讓吳三桂馳援北京晚了幾日,如果再早上幾日,在吳三桂率領的關寧鐵騎與京城內明軍的合力之下,恐怕李自成的大順軍是攻不下北京城的,滿清的鐵騎都拿不下北京城,更何況戰鬥力不如清軍和關寧鐵騎的李自成的大順軍呢?可惜崇禎帝的運氣實在太差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十八日晚,面對即將被攻破的京城,崇禎帝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他投降,被一劍封喉。崇禎帝又命周皇后和張皇后自殺,又命人安排自己的三個兒子逃出,此時的崇禎帝已是老淚縱橫,又接著砍殺嬪妃和公主,十九日崇禎帝上吊自殺,時年三十三歲。以前讀到此段歷史時我老是不解,後來讀到北宋靖康之變時我才明白,崇禎帝朱由檢是不想靖康之恥發生在他以及他的親人身上。其實無論是與滿清議和還是南遷,崇禎帝本可乾綱獨斷力排眾議,但是我猜測崇禎帝朱由檢可能太愛惜自己的“名聲”,太在意後世對自己的評價,不想有北宋的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南宋的宋高宗他們父子三人那樣的名聲,所以在與滿清議和以及南遷這兩個議題上要麼沉默要麼偷偷摸摸,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其實對於明朝那些反對與滿清議和以及南遷的大臣,也不能苛求古人,比如那個曾經極力反對與滿清議和的大臣黃道周,在京城淪陷後,就募眾數千人,戰馬僅十餘匹,就這樣依然主動抗擊清軍,最後被俘從容就義,這個就是對他心中所信奉的道統和原則的最高踐行,也最值得尊重,後來的乾隆皇帝都追諡黃道周為“忠端”,加以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