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往事:明清治下水患、瘟疫、戰爭的殘忍

洪武元年(1368)

明初,朱元璋佔領監利,鎮壓民眾反抗,施行“移民寬鄉”政策,江西等地大批流民湧入監利,圍湖墾荒,繁衍生息。

洪武九年(1376)

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降河陽府為州,省玉沙縣入河陽州,玉沙縣名至此終止。監利縣屬荊州府。

正統七年(1442)

知縣鄭崇主修、賦閒在家的監利人翰林院編修裴綸主纂第一部《監利縣誌》成書。已失傳。

正統八年(1443)

全縣總戶數5975戶,人口28185人。

弘治至正德年間(1499-1512)

監利江堤潰堵相循,洪水湧入河南,唐公、苣馬、南湖諸垸盡沒,成為湖泊,形成上洪湖、下洪湖。

正德十一年(1515)

奉巡撫都御史秦金之命,監利縣丞杜漸始築土城於縣治容城。周長1260丈,設五門。

正德十二年(1516)

巡撫陸中丞主事修築縣城南長江黃師堤,民稱“陸公堤”。

嘉靖四十四年(1565)

六月,知縣殷廷舉主事增築長江堤防黃師堤,西自城南,東至王家堡。

萬曆元年(1573)

六月,經朝廷批准,知縣李純樸主事,開始以磚石構築縣城,次年竣工。城周長6000米,高3米,寬4米,設東、南、西、北、保和5門,挖護城池,深二丈。

監利往事:明清治下水患、瘟疫、戰爭的殘忍

同年登記人口,全縣有33918人。

萬曆二年(1574)

由李純樸主修、邑舉人李桃主纂第二部《監利縣誌》告竣。已軼。

萬曆三年(1575)

縣建大觀書院,清光緒五年(1879)更名容城書院。廢科舉後,改為官立第二高等小學堂。

崇禎十二年(1639)

六月,復州知州章曠督工堵築東荊河監利境內譚家、謝家、楊家三灣堤,加筑北口橫堤,植柳護岸。次年附近40餘垸農田受益。

崇禎十五年(1642)

闖王李自成率軍克荊州,所部繼而攻佔監利縣城,佔領監南境域,並於次年正月建立縣衙。明知縣朱慈驤移治龔場易家集。

順治二年(1645)

清兵南下奪取監利。

順治六年(1649)

修復監利舊城,重建城樓。樓上皆有題額,東門“光華復旦”,南門“江漢澄清”,西門“鴻雁翔集”,北門“鎖鑰深嚴”,東北門“神聽和平”。

順治七年(1650)

知縣藺完煌將縣治從龔場易家集遷回縣城。

順治九年(1652)

知縣藺完煌主修、邑人潘世標主纂的第三部《監利縣誌》成書。今存北京圖書館。

康熙三年(1664)

湖廣佈政使司分為湖北、湖南兩個布政司,監利縣屬湖北布政司荊州府。

康熙二十一年(1682)

知縣程藻(安徽歙縣人)主修、邑人曾三壽、程之洛主纂第四部《監利縣誌》。

康熙四十一年(1702)

知縣郭徽祚主持,邑人易言翼修纂第五部《監利縣誌》。今存北京故宮圖書館。

嘉慶七年(1802)

知縣饒文猗率民夫,始修程公堤9裡,義修護城堤22裡。

嘉慶二十五年(1826)

改布政司為省,監利屬湖北省荊州府。

道光二十九年(1849)

七月,大雨,內荊河堤潰48處,毛家口富商黃金萬為首捐款,修復太馬長堤(今內荊河堤),西自火把堤五公剅,東至子貝淵,全長近百里,73垸受益。

道光三十年(1850)

縣境螺山始建單孔石洞,以宣洩垸內漬水入江。

咸豐元年(1851)

八月,太平軍佔嶽州(今湖南嶽陽市),在縣境白螺磯、荊河這一帶與荊宜道施文所率清兵600人激戰,清兵大敗。

咸豐二年(1852)

太平軍擁舟東下,佔領縣境楊林山、螺山。

咸豐三年(1853)

尺八口農民史節廉組織“紅頭會”,聚眾300餘人。次年春,揭竿反清,克尺八口。後受編太平軍。

咸豐四年(1854)

正月,監利農民秦光明、柳朝龍在朱家河、汴河剅一帶聚眾2000餘人,組織“紅教會”,策應太平軍,建立太平軍左軍,秦為統領,柳副之,轄4個分部,分水陸兩師。旋與河陽張太元會合,佔領柳關、剅口等地。

二月,知縣汪世玉張榜招募團練,以御太平軍,無人應募。竟親自出面募得市井無賴百餘人。

三月,秦光明、柳朝龍、張太元等軍攻克監利縣城,焚縣署,釋囚徒,開倉濟貧,與河陽、華容各地義軍連成一片。

四月,汪世玉逃至荊州府城求救。荊州城守營守備福興率兵赴監利,行至汪家橋,秦光明夜襲清營,大敗清兵,進而攻佔程家集、柳口及江陵龍灣。

四月二十八日,荊州將軍官文命守備宗維清率領把總孫宗、但飛雄、吳鵬程部和川軍楊際春部反撲。義軍不支,退至劉家鋪與追兵激戰,損失慘重,退出監利縣城。

太怕

監利往事:明清治下水患、瘟疫、戰爭的殘忍

咸豐五年(1855)

正月二十七日,秦光明、張太元、柳朝龍再克螺山。白螺洲至螺山一帶,泊舟七八千,芻糧如山,為太平軍後勤基地。

二月初五,楊載福率湘軍水師炮船反撲螺山,義軍百條戰船迎戰,湘軍懼而退。

二月初七,楊用千兩銀子收買縣團練,使其從白螺攻擊螺山,衝擊義軍大營。湘軍水師則用炮火轟擊義軍戰船。義軍腹背受敵,損失慘重。張太元左額中箭而亡,柳朝龍率餘部突圍至江陵,戰敗被俘,後遭殺害。

六月,曾國藩率湘軍水師撲嶽州。七月攻白螺、螺山,燒燬義軍艘艇數百隻,義軍慘敗。

同治八年(1869)

山西省布政使胡大任回籍省親,為首集資,鋪設朱家河石板街道,寬3米,長約5裡。

同治十一年(1872)

知縣林瑞枝主修,邑人王柏心纂成第六部《監利縣誌》。

光緒八年(1882)

八月,荊州、漢陽兩府合建子貝淵朝天石閘,閘門寬15米,高24米,後因年久失修廢於民國初年。

是年,比利時天主教傳入縣境,主教2人,後在縣境設2個主教堂、6個分堂。

光緒九年(1863)

毛家口傅家境一帶流行“痘麻”,死亡27人。

光緒十年(1884)

城郊楊家灣發現“大肚”(血吸蟲病)病人。為縣境最早發現血吸蟲病。

光緒二十年(1894)

廢裡建鄉。全縣劃分為上、中、下、北4鄉,1鎮(漁洋鎮,今屬潛江市),17村。

朱家河丁子香出面集資,於落蓬山興建一座7層高塔,為縣境第一塔(後毀於戰禍)。

光緒二十二年(1908)

廢置鄉、村,重建總裡制,以便編造糧冊。

光緒二十七年(1901)

縣城始設郵政代辦所。

光緒二十八年(1902)

縣城第一傢俬營照相業容真照相館開業。

光緒二十九年(1903)

設官立第一小學堂,校址在容城鎮小東門。

十二月,英美菸草公司新堤段下設朱河分段(劉萬興),洋菸開始進人監利,年銷量50箱。

光緒三十二年(1906)

瑞典基督教傳入縣境,牧師顧能仁(譯音)在縣城上清觀旁修建福音堂,內設瑞華診所和孤兒院,後辦華瑞小學。其時,縣屬湖北七大教區之一。

光緒三十三年(1907)

岳陽縣奉清鄉(今三洲鎮)農民易柏生、楊水生、季冬生等為首在反嘴(今上沙村)成立反清組織農民刀子會,秘密開展反清活動。

光緒三十四年(1908)

第七部《監利縣誌》修成。

光緒三十五年(1909)

尺八口河灣柳林淵長江河道自然裁直,河床南遷,航行改道,熊家洲至尺八口、紅廟、薛家潭、孫良洲河段變成廢江,故稱老江河。

宣統二年(1910)

是年,全縣共有高等小學堂2所,初等小學堂20餘所,高等識字私塾20所。

是年,縣廢巡檢司、典吏署,設巡警司,由知縣劉延坦兼任警務長,並在朱家河設巡警教練所,全縣有巡警272名。

宣統三年(1911)

九月,孫星垣任監利知縣。

十月十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成功,湖北軍政府隨而傳令廢除清政權,實行共和政體。

十一月十日,監利縣民群起,配合湖北軍政府副都督劉英義軍,奪取監利縣城,廢監利知縣公署,成立縣知事公署,孫星垣反正,被留任知事,治城南知縣衙門。

十二月十六日,民軍司令唐犧支指揮部隊,攻佔荊州城,改荊州道署為荊州府,轄監利等縣。十二月,荊州安撫史蔡漢卿巡視監利,命湖北官錢局劉永盛代理店停業,存銀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