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有《惠帝紀第二》,為何《史記》卻沒有為漢惠帝作傳?

說到漢朝的皇帝,大家想到的多數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還有漢文帝、漢景帝父子,而其中有一位皇帝似乎總會被人們遺忘,這個人就是漢惠帝劉盈。

漢惠帝劉盈是呂太后的兒子,他5歲時,劉邦被封為漢王,第二年,劉盈便被封為太子,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劉盈即皇帝位。劉盈即位時,年僅十七歲,由於年齡小,性格又懦弱,強勢的呂太后於是掌握了朝政,如有朝政大事便由呂后及丞相蕭何決定,劉盈只不過就籤個名過過場而已。

劉盈沒有什麼突出的政績可炫耀,唯一可稱頌的便是友愛兄弟,親善宗族親屬。

齊王劉肥,劉邦的庶長子,母親是劉邦未發達之前的“外婦”。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受封於齊,封地七十餘城,是當時最大的諸侯國。劉邦對庶長子的格外照顧引起呂后不滿,呂后一直想尋找機會除去劉肥,也終於給她找到機會。

《漢書》有《惠帝紀第二》,為何《史記》卻沒有為漢惠帝作傳?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劉肥入朝,一向待兄長寬厚的劉盈在宮中設宴並以家禮,按兄弟年歲排序,不從君臣之禮招待劉肥等人。劉肥便以兄長的身份坐在上座,當時呂后在場,見到這一幕大怒,便命人斟了兩杯毒酒想當場毒死劉肥。當時劉盈一起敬灑,呂后怕愛子誤喝毒酒,便將劉盈手中的酒杯打翻,劉肥因此產生警覺,很快佯裝醉酒離去。事後劉肥得知呂后確實備了毒酒,很是為自己的安全擔憂,有人建議他獻上一部分封地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並尊她為齊王太后,劉肥照做了,因此得以自保。

另外,劉盈還有一位異母的弟弟劉如意,他的生母是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呂后一直妒嫉戚夫人,劉邦去世後,她就下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宮,然後使計騙得趙王劉如意進京。劉盈知道呂后一直不喜劉如意,便親自到半路將劉如意接來一同進宮,又一起起居飲食,讓呂后沒有下手的機會。有一次,劉盈早上出宮射獵,劉如意因年紀太小沒有隨行,呂后知道後,馬上派人拿著毒酒逼劉如意喝了,等劉盈回來,劉如意已經死了。

《漢書》有《惠帝紀第二》,為何《史記》卻沒有為漢惠帝作傳?

呂后不但殺了劉如意還殘忍地將戚夫人手足都砍去丟到豬圈裡,還帶著劉盈去圍觀。劉盈知道是戚夫人之後,嚇得病倒了,他對呂后說:“這不是人能做得出來的事。”從此整天只得飲酒作樂不理政事。

從表面上看,漢惠帝劉盈即位後,實施仁政,減輕賦稅,提拔曹參為丞相政治清明,國泰民安,但實際上,劉盈在其中出力並不多,他只是呂后弄權的一個傀儡,他在位期間的大權都是掌握在呂后手裡,所以,世人普遍認為劉盈懦弱無能。從性格上來看,劉盈確實不夠強勢,從他對待兄弟的態度來看,甚至還帶有一絲天真率直。當時社會能夠趨於穩定,要歸功於呂后和諸大臣,因此,司馬遷的《史記》不設惠帝本紀,而是直接歸入呂太后本紀或許就是考慮到這一點吧。

當然,還有一點也甚為重要,那就是代王入繼大統成為皇帝。呂后去世後,由陳平、周勃主導的宮廷軍事政變將呂氏一族全部消滅,為了保證朝政能夠正常執行,他們在劉邦的兒子中選了代王劉恆作為天子繼承人。其實在惠帝去世後,呂后還扶持了聲稱是劉盈的兒子做皇帝,發生政變時,這個小皇帝還是在位的,但由於諸大臣不接受由呂后欽定的繼承人成為他們的天子,所以,他們另擇人選。劉恆是漢惠帝劉盈的弟弟,從輩分上說,他是小皇帝的叔叔,從這一層面上看,劉恆本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

《漢書》有《惠帝紀第二》,為何《史記》卻沒有為漢惠帝作傳?

但這難不倒諸大臣們,他們為了讓劉恆順利即位,便想到了一個法子:劉恆不是上接惠帝之業,而是直接繼承漢高祖劉邦大業。如此一來,劉恆是“子繼父業”,名正言順,成為了繼承漢高祖基業的“正統”。而漢惠帝劉盈只能委屈成為“旁支斜出”,是一個“非正統“帝王了。

司馬遷處於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劉徹是漢文帝劉恆的孫子,司馬遷在寫史書的時候肯定也是考慮到了將漢文帝作為正統來看待,此書方能為漢武帝所接受,所以書寫時不設惠帝本紀而是併入《呂太后本紀》。

而東漢的班固作《漢書》時並沒有司馬遷的顧慮,他不需要考慮當今天子是否為”正統“,而只需要尊重歷史史實即可,因此,他單獨為漢惠帝作了一個傳,雖然這個傳的篇幅連普通大臣都不如,當然,這不能怪班固,皆因惠帝在位時間太長,實在沒有多少事蹟可寫的。

以上皆是筆者個人愚見,大家對此有不同看法的話,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