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導讀:喜歡看歷史類的書籍或者影視劇的人,往往會有一種錯覺,彷彿古代各個王朝的禁衛軍都是用來擺陣仗的,一旦有事就表現的很不堪用。不管是哪個朝代,禁衛軍那都是軍事體系中的核心力量,禁衛軍的軍官那都是皇帝的親信,像清朝的禁衛軍,連士兵都是貴族子弟,他們在禁衛軍中歷練一段時間,然後再外放出去,可謂是前程似錦。

從常理來看,禁衛軍擁有皇帝的信任,有充足的後勤保障,禁衛軍的的兵將們那也是要待遇有待遇,要發展有發展,這樣的軍隊對皇帝的忠心應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貫穿整個封建王朝歷史,禁衛軍在宮廷變亂中起到的作用卻常常很不是那個事兒。

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漢朝時的衛大將軍就是出身于禁衛軍

01

漢朝禁衛軍的管理制度一度讓皇帝感受到威脅

1、諸呂之亂中,制度

漏洞

漢高祖

去世之後,太子

劉盈

繼位,但是

劉盈

卻有一個權欲極大、且極其強勢的母親。他母親

呂后

讓皇帝都成了擺設,肆意提拔孃家的兄弟子侄,壓制劉姓諸侯們的力量,將軍政大權都操之於手。隨著時間的推移,呂氏的勢力和劉氏,包括和

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兄弟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引發了

諸呂之亂

。當時掌握大權的

呂產

呂祿

就敗在了禁衛軍的管理制度上。

漢朝在京城長安的禁衛軍以皇宮為中心,分為三層,最核心的一層是專門守衛皇帝的

郎衛軍

,規模大致在

一千人

左右,中間的一層是負責宮城城牆、城門防衛的

宮城衛軍

,規模大致在

三千人

左右,最外面一層的規模最大,分為

南軍

北軍

北軍

比南軍會略多一點,

南軍

大致在

兩萬人

左右。呂后去世的時候,呂家人控制著

南軍

,而

北軍

被開國勳貴們合夥給控制了。

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漢軍之強大

兩方人馬勢均力敵,誰先控制皇帝,天平就向誰傾斜。

呂產

也是在權力圈中摸滾打爬多年的人物,這點眼力還是有的,在他看來,皇宮就是他們

老呂家

的後花園,那些守衛宮城的禁衛軍從上到下都受

老呂家

恩惠頗多,只要他進皇宮,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結果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這樣關鍵的時刻,那些禁衛軍根本不給他面子,無論他怎麼吶喊,人家就是不開門,明言說這是

陳平

陳相爺的命令。

按照當時漢朝的禁衛軍管理制度,負責宮衛的衛尉確實屬於身為相爺的

陳平

所管轄。

呂產

在宮門前遇阻之後再準備調動

南軍

也來不及了,劉氏諸侯和勳貴們所率的

北軍

及時趕到,把呂氏勢力鏟了個徹底。雖說這個制度在平定

諸呂之亂

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作為皇帝來說,這個制度無疑是存在安全隱患的,想想,

保衛自己的軍隊控制在外臣手中,這是什麼概念?

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漢軍之威武

2、霍光擅權期間,制度漏洞影響太大

漢昭帝

去世之後,權臣

霍光

為了更好的掌控朝廷大權,讓

漢武帝

的孫子

劉賀

繼位。然而沒多久,

劉賀

就被

霍光

所廢。

霍光

身為大臣,能夠廢掉至高無上的皇帝,概因他從

諸呂之亂

的故事中把當時禁衛軍的管理漏洞看得很是清楚。他是

漢武帝

遺命的輔政大臣,

漢昭帝

去世的時候,和他政見不合的其他輔政大臣都被清了個乾淨,可以說,當時他是一人獨大。

他藉著自己的權勢,剝取了很多原本屬於相爺的權力,再加上他本身擔任的

大司馬大將軍

一職,輕鬆地把

宮衛

南北軍

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霍光的關係網

霍光

在準備廢掉

劉賀

的時候,他先命令守衛宮門的禁衛軍把出入皇宮的各處通道都給封鎖了,並嚴令禁止

劉賀

的親信進宮,以防他們串聯,緊接著,他再讓禁衛軍直接把

劉賀

那些親信的府邸都給圍起來,然後挨個的抓起來,讓

劉賀

徹底的成為孤家寡人。

自此,三層禁衛軍,

霍光

掌握了兩層,僅剩下最核心的

郎衛軍

還在皇帝手上。

霍光

不敢輕易和

郎衛軍

發生衝突,那樣他就成了動亂分子,好說不好聽,是違背廢

劉賀

的初衷的,所以他從

北軍

中調了

一千多人

到皇宮中加強他的籌碼,然後再連哄帶騙,把

皇太后

給忽悠住,利用

皇太后

在皇室之中的地位來間接影響

郎衛軍

的判斷,他打的算盤是就算

郎衛軍

不幫他,那也不要邦

劉賀

,果然,他的一切準備工作都是有作用的,最後

劉賀

在他面前只能服軟,任由他處置了。

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霍光和劉賀

02

繼魏晉南北朝之後,唐朝的禁衛軍管理制度趨於完善

1、魏晉南北朝的禁衛軍管理制度讓皇帝更難過

漢朝在禁衛軍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的影響讓後面魏晉南北朝的皇帝們深以為戒,但是魏晉南北朝實在是太亂、太動盪,皇帝們把漢朝的禁衛軍管理制度確實是改了,但是真的很簡單粗暴,在他們看來,漢朝禁衛軍的問題主要是在於是由朝廷上的大臣管理,所以他們決定自己

親自管理禁衛軍

這個事首先就是從

曹操

開始的,老曹的上頭雖有個

漢獻帝

,但是他是實際上的皇帝,他將禁衛軍分為兩部分,一部先放蜷分是負責京城防衛的

中軍

,另外一部分是負責保他平安的措繩度

,兩支軍隊都是由他親自掌握,日常管理事務由他的親信大將們負責,漢朝的那些遺老遺少們在和老曹鍾拉的鬥爭中,嘔心瀝血地想將手伸向禁衛軍,但是都失敗了。後面的皇帝看著這個制度不錯,就都照搬著用,卻忽視了這個制度比漢朝還不如。

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曹操經常親領禁衛軍

碰到強勢的皇帝,這樣的制度確實好,但是

皇帝一旦勢弱,禁衛軍大權必然旁落

,且沒有制度約束,會一團亂麻,最後對皇帝的威脅反而比漢朝大得多。比如司馬家,

高平陵之變

中,禁衛軍大權落到了

司馬氏

手中,進而有了晉朝,還有劉宋時期,碰到強力的

劉裕

,禁衛軍那是忠心耿耿、能征善戰,但是

劉裕

一死,禁衛軍就像四分五裂一般,

山頭林立

劉裕

的兒子

劉義隆

繼位之後,為了制衡禁衛軍,就加重太子的兵權,結果後面他

自己卻被擁有兵權的太子所弒。

再後來,只要發生一次類似的事情,皇帝們就會給

禁衛軍

的管理制度打個補丁,一副隨波逐流的架勢,完全是

治標不治本

的做法,反而還讓本就麻煩不斷的

禁衛軍

顯得更是一片亂象。只要繼位的皇帝年紀小、威望小,那麼擁有兵權的大臣就能夠廢帝自立,

劉宋被蕭齊取代,蕭齊又被蕭梁所取代,最後蕭梁也沒逃過宿命,被南陳所取締

,這三次改朝換代,皇帝對禁衛軍的管理佔有很大原因。

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南朝因為禁衛軍控制權旁落而頻繁換代

2、唐朝在禁衛軍管理上是實踐出真知

玄武門之變

之所以能夠讓

李世民

成為名垂千古的

唐太宗

,主要也是得益於魏晉南北朝以來的禁衛軍管理問題。唐高祖當時建立大唐的時候,仿效的還是隋朝的老一套,用

高官厚祿

來維繫與禁衛軍將領們之間的關係,在他意料之外的是,他認為不會出問題的這些將領要麼成了太子一黨,要麼就成了秦王一黨,搞得最後秦王和太子互毆的時候,他作為一個皇帝,無法作為。

唐太宗

是這種混亂制度的受益者,自然看得清裡面的問題,他認為待遇問題只是忠心的必要條件,而非決定條件,所以他把原有的禁衛軍全部不用了,另建一支皇帝的貼身禁衛軍,名為

百騎

,然後再從各軍之中挑選靠得住的官兵組建

屯營

,二者互相約束,確保皇帝不再像前朝那樣安全問題頻發。

唐太宗

確實不愧為一代明君,加上他自己也是能征善戰的主,將禁衛軍管理的核心給抓到了,他認為,

要想禁衛軍可控,首先要保證的是禁衛軍將領可控

禁衛軍將領因為其職責的特殊性,不是他們主動去結交大臣,就是大臣來結交他們,當他們和大臣聯手的時候,皇帝就危險了。

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唐朝軍隊的磅礴氣勢

高宗

武后

時期就是按這個思路走的,在禁衛軍將領的選拔時就尤其注重將領的忠誠度,能力在其次,首重的是

忠誠

,當時的禁衛軍將領忠誠度沒有

100

,也有個

95

。就算是這樣還是有問題,

張柬之

等人復唐的成功將這裡面的問題暴露的很徹底,當時

武則

天還在位,禁衛軍也都是她的孃家侄子掌握,老張似乎拿

武氏家族

一點辦法沒有,但是在當時的制度下,皇帝只是將高階將領的選拔權握在手上,而中下級將領的選拔權卻還是由朝廷負責,老張利用他相爺身份的效應,不斷影響涉及的相關衙門和相關官吏,在禁衛軍中下級將領中不斷加入自己的人,讓他間接有了禁衛軍的一些軍權,這也是他成功復唐的保證。

唐玄宗

有鑑於

張柬之

的事情,他對禁衛軍的管理制度做出了很大創新,

第一,他明令禁衛軍的將領不能外出打仗,只負責皇帝的安全,以防他們和外面的將領、大臣串聯;第二,他將禁衛軍中下級將領的選拔權也收到自己手上,不允許三省和兵部插手。

如此一來,禁衛軍將領整個都是圍著皇帝轉了,就算是

安史之亂

爆發,

馬嵬坡之變

禁衛軍譁變,他們也不敢像前朝那樣殺皇帝,只敢殺

楊國忠

洩恨。

古代的禁衛軍為什麼常常給人一種花架子的感覺,中看不中用?

馬嵬坡之變

03

結語

安史之亂

平定之後,唐朝禁衛軍的管理制度又開始亂了起來,尤其是宦官們掌握著禁衛軍中的

神策軍

,進而憑藉軍權影響皇權,動不動就行廢立之事,甚至多次毒殺皇帝。不過就算如此,唐朝從高祖到太宗、太宗到高宗、高宗到武則天、武則天到唐玄宗,這四個階段中實踐出來的真知卻給了後世最好的啟發。後面的宋朝、明朝、清朝,

在禁衛軍將領的管控上就是借鑑了唐朝經驗,同時不斷加大力度,並採取分而互制的制度,有效的避免了禁衛軍再度出現亂象。

參考文獻:

《史記》

《漢書》

《南史》

《三國志》

《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