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劉邦不瞭解韓信就敢登壇拜將;成大事者必有膽有識!

公元前206年,韓信決定從項羽那裡跳槽。原因是他覺得跟著項羽沒有前途,他要去漢軍尋找自己的前途。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在漢軍那裡,他竟然被任命為軍需官(類似現在的“招待所所長”)。後來,韓信因為犯了錯誤而被判了死刑,行刑的那天,他高喊:都說漢王愛惜人才,為什麼要殺我!”

監斬官夏侯嬰聽到韓信的喊聲,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於是便下令放了韓信,還擺酒給韓信壓驚。在酒桌上,兩人聊得非常投機,夏侯嬰決定向劉邦推薦韓信,卻沒有引起劉邦的重視,韓信雖然得到了提拔,卻只是個軍需官。

資治通鑑:劉邦不瞭解韓信就敢登壇拜將;成大事者必有膽有識!

好在軍需官這個職務雖然級別低,但是接觸人多。韓信在軍需官任上認識了蕭何,通過幾次接觸,蕭何也認為韓信是個人才,打算找合適機會向劉邦再推薦一下。但無論蕭何如何推薦,劉邦就是不重視,久而久之,韓信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瞅準機會又溜了。

蕭何聽說韓信跑了,非常著急,騎著馬就追,結果被人誤會成要逃跑。劉邦聽說蕭何逃跑了,臉都氣綠了,大罵蕭何不是東西。

蕭何追了很長時間,才將韓信追了回來。蕭何回來後,立即向劉邦報告此事,然而劉邦餘怒未消,怒罵不止。蕭何見狀,連忙解釋道:“漢王息怒,微臣並非逃跑,而是去追一個人。”劉邦一聽,非常奇怪:“誰?”當他弄明白是去追韓信的時候,十分不解:韓信?那個軍需官?他有什麼好追的。

資治通鑑:劉邦不瞭解韓信就敢登壇拜將;成大事者必有膽有識!

蕭何耐心地解釋說“漢王,如果您只想做漢王,那韓信是沒什麼用處;如果您想統一天下,那就必須用到韓信。”

劉邦自然是想統一天下當皇帝,但是他並沒有覺得韓信有多大用。好在劉邦能夠聽進去別人的意見,因此他打算先給韓信個將軍乾乾。蕭何說不行,韓信這人心氣高,你只讓他干將軍是不行的,發揮不了他的作用,你必須讓他幹大將軍,而且必須舉行隆重的儀式,要登壇拜將!

劉邦儘管有些不情願,但是他覺得既然蕭何這麼說,那一定有他的道理。於是決定次日舉行儀式,正式任命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正式成為大將軍後,劉邦找其談話,說:“老蕭經常在我面前提起你的好,說你這好那好,你到底哪裡好?”

資治通鑑:劉邦不瞭解韓信就敢登壇拜將;成大事者必有膽有識!

實際上,對於當上大將軍這件事,韓信也有點感動,這說明劉邦對自己還是新人的。他說:“漢王,現在大家都喜歡您,討厭項羽,您只要討伐項羽,必定會成功。”接下來,韓信又跟劉邦探討了一下討伐項羽的戰略問題。一番談話下來,韓信的見解讓劉邦非常折服,簡直相見恨晚。

《資治通鑑》曾記載,劉邦並不瞭解韓信,但卻能夠聽從他人的意見大膽的起用韓信,最終成就大業。這說明:要想成功,有時我們要學會採納別人的意見。

看了這個韓信登壇拜將的故事,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感觸。因此我建議大家,要多讀歷史,吸取前人的教訓。畢竟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資治通鑑:劉邦不瞭解韓信就敢登壇拜將;成大事者必有膽有識!

透過《資治通鑑》,我們可以前人的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只要學好了,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學習工作,都能遊刃有餘。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向大家推薦此書。畢竟,誰不想像劉邦一樣成為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