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介紹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轄大理市和祥雲、彌渡、賓川、永平、雲龍、洱源、鶴慶、劍川8個縣以及漾濞、巍山、南澗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地處低緯高原,四季溫差不大,乾溼季分明,以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為主,常年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以秀麗山水和少數民族風情聞名於世,境內以蝴蝶泉、蒼山、洱海、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等景點最有代表性。

大理白族自治州介紹

大理崇聖三塔

大理歷史悠久,是雲南最早文化發祥地之一。據文獻記載,公元4世紀白族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散佈了許多氏族部落,史書中稱為“昆明之屬”,他們創造了燦爛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21年,秦朝開始經營西南,在西南地區建立行政機構,自此開始中央王朝對大理的統治;漢時(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出兵擊敗了“昆明之屬”各部落,並在大理地區設定了葉榆縣,開闢了中國南方絲路,使得大理成為了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絲路”中轉站。

三國時期,雲南、貴州以及四川西南部被稱為南中,歸屬蜀國。後,孟獲叛亂,諸葛亮妙計七擒之,平定叛亂,並在大理地區重建雲南郡。

隋朝時期,公元597年,昆明發生叛亂,隋以史萬歲平之;唐時貞觀年間,唐王朝設定了戎州都督府,大理地區各縣均歸其管轄。

公元七世紀,洱海周圍出現了蒙崔、越析、浪穹、鄧賧、施浪和蒙舍等六個“詔”(部落),其中的蒙舍詔在諸詔之南,故稱南詔。公元八世紀,六詔在唐支援下,建立南詔政權。南詔與唐王朝之間關係密切。後來,由於南詔力量日益強大,與唐朝矛盾日趨激烈,終於在公元749年和公元754年,雙方發生大規模戰爭,史稱“天寶戰爭”。後經過雙方努力,公元794年舉行“蒼山會盟”,雙方重歸於好。

南詔後期,宮廷內亂,終於國家在混亂之中分崩離析。南詔國就此消亡。

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建立了大理國。大理國基本繼承了南詔的疆界。大理國統治雲南達三百多年,期間曾受宋王朝的“雲南八國都王”等封號。

公元1253年,蒙古忽必烈率軍從青藏高原南下攻佔大理,大理國最後的國王段興智被俘,大理國亡。

元朝於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公元1276年改府為路,雲南正式成為行省級區劃的名稱。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軍襲破大理城,改路為府,在大理地區設定大理、鶴慶、蒙化三府。其後,清基本沿襲明制。

公元1911年,昆明“重九起義”後成立了雲南省軍政府。大理地區隸屬於滇西道,後歸屬騰越道。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建立,轄下關、大理、鳳儀、鄧川、賓川、祥雲、彌渡、蒙化、雲縣、緬寧、順寧(鳳慶)、永平、漾濞、雲龍、洱源15縣市。1956年,雲縣、緬寧、順寧3縣劃歸臨滄專區,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2縣劃歸大理專區。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定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轄1市11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

大理是一個值得旅遊的地方,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此地旅遊,無論是國慶還是州慶,任何節日與季節都有流連忘返的遊客到大理來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