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期,武將相對比較低調的原因是朝廷“重文輕武”嗎?

開篇思考

宋朝時期,武將相對比較低調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統治者的重文輕武,武將自我表現,官場風氣等都促使這種現象的形成。

如果想了解宋朝武將為什麼相對低調,我們必須要去了解宋朝重文輕武形成的原因,武將所擁有的機會,以及宋朝對待武將的整體氛圍。

宋朝時期,武將相對比較低調的原因是朝廷“重文輕武”嗎?

宋朝重文輕武的形成原因:

宋朝最終形成“重文輕武”這一局面並非是一蹴而就。

1、宋朝之所以會形成重文輕武的根源要追溯到唐朝末期和五代十國。

鑑於這一時間段的歷史經驗,宋太祖深刻的知道藩鎮割據勢力會對中央政權的統治形成極大的威脅。如果藩鎮勢力過大,那麼他們就會憑藉自己手中所掌握計程車兵謀取自己的利益。野心小一點的會和朝廷要錢、權,而野心大一點的就會和朝廷分庭抗禮,甚至推翻中央王朝。

宋朝時期,武將相對比較低調的原因是朝廷“重文輕武”嗎?

2、 宋太祖的親身經歷讓他深刻意識到這一點的嚴重性。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是透過陳橋兵變而奪取了後周政權,並建立了宋王朝。在《涑水記聞》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太祖欲使符彥卿典兵,趙韓王屢諫,以謂彥卿名位已盛,不可復委以兵柄,上不聽。宣已出,韓王復懷之請見,上迎謂之曰:“豈非以符彥卿事邪?”對曰:“非也。”因別以事奏,既罷,乃出彥卿宣進之。上曰:“果然。宣何以覆在卿所?”韓王曰:“臣託以處分之語有未備者,復留之,惟陛下深思利害,勿為後悔。”上曰:“卿苦疑彥卿,何也?朕待彥卿至厚,彥卿能負朕邪?”韓王曰:“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上默然,遂中止。

根據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宋太祖初期也曾想過把兵權託付給自己信得過的武將。但是被宰相趙普所提醒後就中止了這個想法。

而這一次的交流也推進了宋太祖之後的“杯酒釋兵權”,弱化武將權力。

宋朝時期,武將相對比較低調的原因是朝廷“重文輕武”嗎?

3、宋太宗繼位之初,也曾有過雄心壯志,解決了宋太祖時期並沒有解決的北漢政權。

之後又帶兵出征進行了浩浩蕩蕩的雍熙北伐。但隨著雍熙北伐的失敗,宋太宗也開始心灰意冷,對收 復燕雲十六州的願望沒有那麼強烈了。宋朝的政策開始發生逐漸的改變,由之前對外擴張的 需求改變為重內虛外的政策。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重文輕武的局面。

宋朝時代武將的機會:

武將如果想要有成績,那麼一定是要表現在戰場上的。戰場分內外兩個戰場,不是對外擴張,那就是保衛領土。在這兩個戰場上武將的表現如何呢?

首先,從對外擴張方面來說。

宋朝本身就不是一個對外

擴張

的王朝,版圖同唐朝相比有了大大的縮水,因為燕雲十六州的缺失,所以宋朝失去了對外擴張的跳板。只有在宋太祖時期,為了統一全國有過一段時間的對外擴張。

但也幾乎維持在中原王朝的內部,在之後的一次對外擴張就是宋太宗對北漢的作戰。

宋朝在兩個皇帝將版圖確立之後幾乎就沒有什麼對外擴張的作戰了。所以武將在這方面也就少了自我表現的機會。

宋朝時期,武將相對比較低調的原因是朝廷“重文輕武”嗎?

其次,對內就是維護領土完整和王朝統治的穩定。

隨著澶淵之盟的簽訂,北宋王朝與遼國基本上沒有了大的戰爭,戰爭的方向主要是同西夏方面。在與西夏的作戰中,北宋的將士們也有他們的英勇表現,這一點我們要報以肯定的態度。但整體來看,在與西夏的作戰中,北宋最終都是有所損失的。

即便有可圈可點的戰績,可如果宏觀考量的話表現也並不突出。再加之武將的表現常常要受到文官的轄制,更有甚者會出現“太監”做監軍的這種情況,即便有些突出的表現也被統治者所忽略了。

宋朝時期,武將相對比較低調的原因是朝廷“重文輕武”嗎?

宋朝對待武將態度的整體氛圍:

如果從經濟方面來看,宋朝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有著很高的經濟待遇。

但是政治待遇方面武官與文官相比就要相差的很多了:

北宋名將狄青應該是宋朝武將中政治地位最高的。他憑藉自己的軍功一步一步的達到了樞密副使。這是負責軍務要事的第二把手。可這個職位在宋朝一直是由文官集團所掌控的。

就因為狄青擔任了這個樞密副使他引來了文官集團很大的敵意。

之前一直與他交好的韓琦對他也有了意見。最終因為諫官多次對狄青發難,導致了皇帝對他的不信任,而免去其樞密副使一職。

狄青也因此鬱鬱而終。

宋朝時期,武將相對比較低調的原因是朝廷“重文輕武”嗎?

到了南宋時期,因為與金國的作戰,武將的表現機會逐漸增多。從某種程度上看,武將的地位有所上升。然而,我們不得不說,這些浴血沙場的將領無法得到朝廷的信任,雖然表面上看他們比之前受到重視。

但實際上,他們依然無法得到統治者的真正接受。因為統治者本身在對金作戰上就不積極。

隨著“紹興和議”的簽訂,岳飛被冤殺,武將集團又一次地陷入到了低谷。統治者的消極作戰態度,導致他們失去了表現機會。

有些武將就開始了自我放逐

,就拿韓世忠而言,岳飛死後他雖然沒有受到太大的牽連,但韓世忠的晚年也是閉門謝客,不言兵事,絲毫沒有了當初那個鐵血將軍的風範。而這,也都是源於宋朝統治者對武將的“無需求”。

結語:

縱觀宋朝的戰史,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宋朝的戰績表現並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麼不堪。楊延昭的兩千騎兵突入遼國腹地,三川口之戰的可歌可泣,郾城大捷的酣暢淋漓等等都值得人們去了解。

雖然說有勝有敗,但無論是領兵的將軍,還是一線的戰士都不弱於任何一個王朝。反而是統治者本身對武將的不重視,以及宋朝從統治者到其他的執政大臣對武將的“蔑視”才導致了武將無法真正的“抬頭”。

此外宋朝統治者個性上的軟弱,使得武將失去了很多表現自我的機會。再加之“重文輕武”這一大局面,就造成了題目中所說的“名將相對比較低調”的現象。

寄語:

文章的最後我想用岳飛的《滿江紅》來作為收尾,緬懷那些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為保衛百姓安寧生活而犧牲的將士: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參考資料:《涑水記聞》《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