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是中國的旅遊標誌,你見過嗎?

先說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上個世紀的末期,小學生們會學到一篇課文,名叫《馬踏飛燕》,現在這篇課文改成了《天馬》。這兩篇課文的文字內容是不一樣的,但描寫的主體是一個叫銅奔馬的出土文物。我大膽斷言,再過幾年,就會有一篇名叫《銅奔馬》的課文讓同學們學習的。

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是中國的旅遊標誌,你見過嗎?

馬踏飛燕、天馬、銅奔馬都是些什麼東西呢?

它們是同一個東西,就是中國的旅遊標誌——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中國的旅遊標誌,又叫“銅奔馬”,還叫“馬超龍雀”,是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的一尊東漢時期青銅器,為國寶級文物,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為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是中國的旅遊標誌,你見過嗎?

“馬踏飛燕”的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身高3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重7。3公斤。小馬似在昂首嘶鳴,軀幹壯實,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一足踏飛燕,呈飛馳向前狀。整個造型為一匹軀體龐大的飛馬一腳踩在一隻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還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微妙微悄。

“馬踏飛燕”的現世,展現了東漢藝術家的經典之作,被稱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在中國雕塑史上代表了東漢時期的最高藝術成就。

馬踏飛燕出土後,轟動國內外,多次被運到國外展出,出現了“四海盛讚銅奔馬”的熱潮。1983年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隨後被定為國寶級文物,列入了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至此,老外們想一睹“馬踏飛燕”的芳採,只能來甘肅博物館了,面且還不是隨時都能看到的。要觀看“馬踏飛燕”,只能是每年5月1日至10月15日在甘肅省博物館絲綢之路文明展廳才能看見,其餘的時間將在庫房進行維護保養,不能讓人觀看。

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是中國的旅遊標誌,你見過嗎?

馬踏飛燕是中國的旅遊標誌,所以現在在全國各地的旅遊城市中都能看見以它為塑像的城標。

馬踏飛燕的出土地——武威雷臺漢墓

雷臺漢墓位於甘肅省武威市的北關中路,擁有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因其出土了稀世珍寶馬踏飛燕而知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神奇西北100景”。

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是中國的旅遊標誌,你見過嗎?

武威,古稱涼州,是甘肅省轄的一個地級市,素有“夢幻涼州,西北首府”、“天下要衝,國家藩衛”、 “五涼京華,河西都會”的美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葡萄酒城。

武威名勝古蹟眾多,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雷臺漢墓、白塔寺、武威文廟、天梯山石窟、天堂寺都是遊人爭相前往的地方。

涼州詞是漢唐時期“明星大婉兒”們的超級流行歌曲

甘肅省武威市古稱涼州。涼州的邊塞詩是中國詩歌的一枝奇葩,尤其是到了唐代,涼州邊塞詩更是中國詩歌中的精華。唐代的許多大詩人都創作過數量豐富的邊塞詩,尤以岑參、高適和王之渙、王翰、王昌齡、李益、元稹最為著名。全唐詩中以《涼州詞》為題或以涼州為背景的邊塞詩有100多首。

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是中國的旅遊標誌,你見過嗎?

我們最為熟悉的有王之渙和王翰的《涼州詞》

《涼州詞》王之渙版: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

玉門關。

《涼州詞》王翰版: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你想看看馬踏飛燕的正面照嗎?請忍住不要笑哦。

人們見到的馬踏飛燕都是飄逸灑脫的側面照片,但沒有人擴散它的正面照,當有人將其正面照散發出來後,人們才發現,這匹馬兒是那麼的“憨態可掬”。

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是中國的旅遊標誌,你見過嗎?

馬踏飛燕,你是萌呢還是真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