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使得明朝續命二百年,守住了京城北京,最後卻落得冤死的下場

明朝和歷史上的其他漢人王朝相比,有一點比較特殊,就是他的國都北京處在一個比較靠近邊關的位置,離一些外族勢力比較近,比如明朝初時的元朝殘餘勢力,以及後來的韃靼、瓦剌、蒙古、女真等等,所以提起明朝,大家很容易想到一句話,叫做“天子守國門”,然而這也使得國門北京的危險增加了許多,例如,在明英宗的時候,北京就遭受了一次重大的危險。

他使得明朝續命二百年,守住了京城北京,最後卻落得冤死的下場

公元1449年7月,瓦剌對明朝邊境發動了搶掠和進攻,明英宗朱祁鎮在想建立戰功的太監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眾臣反對,帶著大量官員和明軍三大營主力總共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留下異母弟弟朱祁鈺留守北京,代理朝政。

然而此次行軍事務皆由王振獨斷,王振不懂軍事,行軍路線屢屢變更,士兵疲憊不堪,在王振一系列自以為是的錯誤決斷下,結果在土木堡大敗,明英宗被俘,20萬明軍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王振也被氣憤難當的護衛將軍樊忠用鐵錘殺死,訊息傳來,滿朝文武大驚失色。

他使得明朝續命二百年,守住了京城北京,最後卻落得冤死的下場

瓦刺首領也先一看明朝的主力部隊在土木堡被他殲滅了,就連皇帝也被他抓了,正是去攻打明朝江山的好機會。於是也先帶著軍隊一路進攻,沒幾天就打到了北京附近。

朱祁鈺主持召開緊急御前會議商討對策,翰林院侍講徐有貞說觀察星象有變,建議遷都南京,以避刀兵,太后的代表太監金英當場訓斥了他。兵部尚書于謙更是憤然反對,說“建議南遷之人,該殺!”皇陵、宗廟、社稷都在北京,不可輕易遷都。且以宋朝為戒,指南遷乃亡國之論。建議朱祁鈺將提議南遷的人斬首!由於明英宗內閣大多隨軍被俘,餘下的禮部尚書胡濙、戶部尚書陳循不多的幾個重臣均支援于謙。

他使得明朝續命二百年,守住了京城北京,最後卻落得冤死的下場

於是代理皇帝朱祁鈺將保衛京城的重任全權交給了于謙,于謙召開了第一次軍事會議,發現眼前是一團亂麻,此時明朝的主力部隊已在土木堡全軍覆沒,北京城裡邊就剩下十萬左右的人馬,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于謙仔細研究過軍事佈防圖後,奉命徵調了各地軍隊赴京守衛,其中包括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南京、山東的備倭軍,還有江北運糧軍、浙軍等等。于謙又去給城中的老百姓演講,發動百姓守城,沒過幾天,就把兵力擴增到了將近二十萬,足可一戰。

正統十四年(1449)十月十一日,也先率領大軍兵臨京城,誓要一舉攻下京城,重現大元榮光。敵軍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並沒有讓明軍士兵驚慌,因為他們知道有于謙在,他們一定會取得勝利。戰前動員大會上,于謙命令大軍全部開出九門之外,列陣迎敵。

他使得明朝續命二百年,守住了京城北京,最後卻落得冤死的下場

德勝門是北京最重要的門戶,因為它在北京的北面,而且正面對著也先的大軍。一旦開戰,這裡必然是最為激烈的戰場,所以這裡實在不是個好去處,而於謙以身作則,宣佈自己守衛德勝門,這給了將士們強烈的信心。于謙還向兵部侍郎吳寧下達了他的最後一道命令:“大軍開戰之日,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於是他帶著將士們走出了北京城,又關上了城門,把自己關在門外。

抱著必勝的信念和復仇的火焰,明軍發揮出了讓瓦剌大軍可怕的戰鬥力,在於謙和一眾將領們的帶領下,明軍抵擋住了瓦剌的大軍,復仇了土木堡慘敗,成功守衛住了大明最重要的城池——京城。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結束了,于謙用他無畏的勇氣和卓越的領導能力擊敗了來犯的瓦剌軍隊,守住了大明江山,從而留名青史,萬古流芳。

他使得明朝續命二百年,守住了京城北京,最後卻落得冤死的下場

也先在北京保衛戰中一敗塗地,迫不得已退出了關內,此次大敗,加劇了蒙古內部的分裂,名義上的領導脫脫不花和大將阿剌聯合起來,嚮明朝求和,也先的侵略意圖徹底一敗塗地!只能退回蒙古回家放牧。

按理來說,這樣的大功臣是應該好好嘉獎的,但是于謙最後卻落得了個身首異處、含冤而死的下場,實在令人痛惜。據說他死的當天,百姓都為他痛苦流淚,天空也是狂風怒吼,陰雲密佈,可謂是人天交怒,那他是怎麼冤死的呢?

他使得明朝續命二百年,守住了京城北京,最後卻落得冤死的下場

是因為後來朱祁鎮被瓦剌給放了回來,在徐有貞和石亨等人的復辟支援下重新登上皇位。朱祁鎮復辟成功後,徐有貞入閣掌權,為了報自己的私仇,下令抓捕了于謙,徐有貞等人捏造于謙等人意欲迎立藩王入京繼位之事,加上英宗朱祁鎮剛剛復辟不久,想穩固地位只能聽命於奸臣,無奈之下,對於謙等人進行了斬立決。1357年2月16日,于謙被殺。一代忠臣,竟落到如此下場,令人心痛。

讓人欣慰的是,陷害於謙的人最終也沒有好下場,首先是徐有貞,在冤殺于謙僅僅四個月後就被罷職充軍,最後在百姓的嘲諷和鄙夷中結束了他骯髒的一生。石亨於1360年正月被抓,慘死獄中,一個月後他的侄子石彪被殺,太監曹吉祥計劃與侄子曹欽造反,事情敗漏被凌遲處死,曹欽投井自盡,家人悉數被殺。歷史再次證明,多行不義必自斃!害人者終害己!

他使得明朝續命二百年,守住了京城北京,最後卻落得冤死的下場

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毅然扛起國家重擔,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挽救了國家與民族的危亡,雖死猶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短短几句詩,便是大明一代忠臣于謙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