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的一天從一碗米線開始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說到彩雲之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讓人留連往返的美景,還有那各種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雲南人最鍾情的就是米制品,米線、餌塊、餌絲是雲南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對於麵食倒是不怎麼喜歡。

在雲南,米線有各種吃法,炒米線、小鍋米線、汆肉米線,最出名的當然是過橋米線了。可以說過橋米線算是全國各地米線中最為講究最精緻的了。一碗米線有十幾種到幾十種配菜,價格也從十幾塊到上百塊。碟子裡的各種配菜小巧精緻,相當有儀式感。

雲南人的一天從一碗米線開始

過橋米線起源於蒙自,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為什麼要叫過橋米線呢。據說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

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

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雲南人的一天從一碗米線開始

吃過橋米線的時候會把土雞、大骨熬成的湯、米線、配菜分開上桌。湯上面有一層雞油可以起到保溫效果。然後把配菜先葷後素下湯裡,再下米線最後下菊花瓣。等上幾分鐘湯底的溫度足以燙熟所有食材,最大程度的保持食材的鮮美。

雲南人的一天從一碗米線開始

雲南人的一天從一碗米線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