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00:56

148年前,在雲陽縣偏僻的山林深處,一座清氏民居拔地而起;148年後,它已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明時分,適合尋根溯源,今天,我們就將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彭氏宗祠

兩重牆內

誰能想到呢,一百多年過去,被當地人視為“家廟”的彭家樓子,依然默守著這片村落,它的存在和延續,甚至為當地增添一份幸運——雲陽鳳鳴鎮黎明村,被評為重慶首批28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

它很重要。在重慶,能為一處家族宗祠設立管理處的絕不多見。彭氏宗祠管理處就設在正大門前,負責人楊迪提著一大串鑰匙,解開厚重的鐵鎖。鐵鎖早已生鏽,與鐵門、鐵釘一樣鏽跡斑斑。

雙手推門的一瞬間,彷彿一股強烈的力量,把人重重擋在門外。若不是大力士,恐怕只能和我們一樣,用胳膊頂門,用身體和腳底同時發力,才能勉強通關。乍看,雙扇門,均採用厚鐵包實木的形式,門厚約15釐米,這架勢,恐怕並非防盜防賊這般簡單。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這才剛剛開始,兩重牆才是核心。”楊迪所指的,正是這座建築的防禦體系。

這裡80%以上用石材砌成,輔以雜木、柏木支撐——外圍牆由山門、炮樓、通道和馬廄組成,形成宗祠第一道防禦體系。內圍牆前有正門廳和戲樓,後有享殿,兩邊為廂房。整座建築呈四合院落,座西向東,分前後兩進院落,前院低後院高。而今,供奉靈位的享殿,黯然無光,幾隻蝙蝠在屋頂磚瓦下飛行。

“沒人氣,自然冷清,潮溼。”楊迪說,根據雲陽縣文管所相關記載,彭氏宗祠清同治三年(1864)開始修建,1870年建成,建築面積為2651平方米。距離建成,已歷經148年風雨。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九層炮口

駕車進入裡市鄉黎明村的鄉村路,老遠所見的不是城牆和城門,而是拔尖而立的箭樓——彭氏宗祠以箭樓為中心,其餘裙房面向箭樓,圍合佈置。

根據有關記載,箭樓樓體平面10。61米x10。80米,通高33。62米,九級石木樓閣式構築。

膽小的人,走在裡面,多少會腿軟——九層樓閣,每層炮口不一,菱形、多邊形、圓形……炮口前設射擊臺,檯面供兩人駐守。另外,六層以下石砌牆體,七至九層重簷木構。粗略一算,每層最多容納40人左右,九層即可容納300餘人。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彭氏宗祠內部

看來,這裡既是彭家人集會、祭祀的祠堂,也是彭家為當地村民築造的安身之地,或用於躲避戰亂。

宗祠周邊,東有邱家大包、黃嶺村粱,南有三勝寒、金龍溪溝,西有金銀坳,北面為攔腰丘梁。有村民傳言,彭家早前僱有一批強壯的家丁,專防“棒老二”(強盜)。也有村民聽說,早年,隔壁村戶居民怕強盜,夜裡根本不敢點燈,而黎明村居民可以睡好覺,正因為彭家箭樓的存在。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9層箭樓裡的射擊口

神秘的建築膠

彭氏宗祠並沒有被遺忘,它一直受到搶救性保護,在保護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了它建造的秘密。

彭氏宗祠1998年由雲陽文管所接管,至今已進行多次排危。2002年,陝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對彭氏宗祠做了測繪;10年後,北京華宇星園林古建設計所對彭氏宗祠做了全面的勘察;2014年7月,北京華宇星園林古建設計所做了彭氏宗祠修繕設計方案;2014年,彭氏宗祠搶救性修繕工程啟動,目前,建築主體結構搶險排危工程已完工;眼下,正計劃新一輪修繕工程,重點放在布展和彩繪維護。

掐指一算,一系列排危工作,已持續20年之久。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彭氏宗祠的排危修繕已經持續了20年

“它不比現代建築,修繕過程極為嚴密,大部分為人力施工。” 重慶文華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彭氏宗祠修繕專案負責人董文斌透露,這裡所採用的石材材質為青石類,成本相當高,建設起初,很可能由人工外地採運而來,再加之人工鑿平而成。在沒有機械施工的年代,能達到如此平整、垂直的石材堆砌工藝,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精工巧琢。

並且,它採用一種原始的建築材料——糯米砂漿,由糯米湯與標準砂漿混合,專用於穩固頑石。據說,這種由古代工人發明的建築膠,也用在了我國萬里長城之上。

董文斌告訴我們,所有修繕所用的石材和木料,一律採用做舊處理,一方面以淘舊為主,一方面將新材料利用人工技術手法做舊上色。修舊如舊的基本原則只遵循一個:不破壞,不改動,還原它的原始風貌。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三兄弟

說了這麼多,這宗祠的主人該揭秘了。

在走訪中,我們發現圍繞彭氏宗祠而立的,另有3座清代院落。早年,均為彭氏家族生活起居的場所,如今也是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彭家四合院,呈矩形分佈,硬山式風火牆;石板沿院子,又名石榴園院子,後廳為穿鬥式樑架;彭家老屋為晚清川東民居建築風格,雕樑畫棟,你看,人物、山水、花草、鳥獸……”我們遇見了黎明村村主任彭寧,他是彭氏第十代傳人,仍住在彭家老屋。這些年來,當地不少學者來訪,他就是家族導遊,把3處院落描述得有聲有色。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彭家老屋

根據記載,彭家老屋最早修建了7座四合院,早年形成一個較大的聚居村落,現儲存下來3座。這些配套的起居地,均為彭家宗祠的一部分,呈眾星拱月之勢。

彭寧說,家族有一本家譜,紙已泛黃,目前在年過八旬的叔爺家,影印本則被重慶大學相關學者借去研究。

清乾隆中葉,彭家先人彭光奎,因家鄉湖北省武昌府大冶縣(今大冶市)水災連連,無以為生,聽聞渝東一帶富庶無比,便孤身入川。輾轉前往雲陽後,在一朋友幫扶下,開辦了一家釀酒作坊,同時採賣布匹,在雲陽娶妻生子後,在如今的黎明村,購得當地大戶劉姓老屋,才得以安居樂業。

根據雲陽縣志記載,彭宗義高大魁梧,因其持家有道,家況漸豐,彭氏宗祠由彭光奎二兒子彭宗義出資修建,彭光奎的三個兒子,在當時的雲陽一帶,名噪一時。

“這三兄弟各有所長,彭宗義最富有。”彭寧根據家譜記錄描述,彭氏宗祠之所以設計巧妙、嚴謹,是彭宗義的么兒、讀書最好的彭祖河動的腦筋。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彭家老屋

清明會

臨走前回訪彭氏宗祠,我們碰到了89歲的邱祥英老人。她自稱曾是彭家的“租客”,每年清明都會來門前坐一坐。

根據有關記載,上世紀50年代前,為彭家耕種的佃戶多達百餘家,彭家族人最旺時,同時就餐人數達百餘人。邱祥英家,就是其中一戶。

邱祥英記得,那年頭,每年清明、端午、中秋等時節,往往是全村最熱鬧的時候,彭家便會開啟宗祠大門祭祀祖、訴說家事。比如清明,彭家會舉辦清明會,老輩子包福字給小輩子,請村民來吃席,殺豬。彭家人待人有禮,不曾吼罵村民。

“彭家人不討嫌。” 邱祥英總重複這樣說。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邱祥英

雲陽縣文管所副所長陳呁告訴我們,我國宗祠文化當中,蘊藏著另一層精神文化,弘揚愛國、孝道的美德。彭氏宗祠內,如今儲存著20餘幅近代渝東著名書畫家彭聚星、劉安貞、劉孟伉的書畫篆刻作品。

根據彭氏家譜記載,在彭宗義倡導下,彭氏家族曾在祠堂內開辦私塾,培育本姓族人及鄉鄰子女。截止清末科舉制取消時,彭氏家族共考取武科舉人3人,秀才10餘人。

陳呁透露,目前,彭氏宗祠進一步修繕工作已得到重慶相關部門重視,除對宗祠本身繼續搶救性保護外,包括彭家老屋建築群的基礎性修繕、宗祠周邊基礎性配套建設,均已列為下階段打造範圍,相關方案正進入細化階段。

也就是說,不久後,彭氏宗祠周邊,將形成集廣場、停車場等為一體的遊客體驗中心。隱匿山林的國寶,將會被更多人看見。

揭秘重慶雲陽彭氏宗祠:隱匿山林的國寶,不凡的一百年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李琅/文 李野/圖·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