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努爾哈赤畫像

序言: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元天命,……黃衣稱朕”,建立了後金政權,隨後又設立了“議政五大臣”以及“理事十大臣”官職,藉以協助四大和碩貝勒“眾議國政”,共同處理後金政治事務,但此舉卻導致後金權力極為分散,明顯與天聰年間皇太極所想要的君主專制集權體系背道而馳。可是,不知為何,皇太極反而於天聰年間先設八大臣,而後於崇德二年又下達了“增置每旗議政大臣三人”的指令,導致天聰年間以及清初的皇權被進一步的分散。——《明季北略·卷一》

畢竟按常理來講,封建時期的統治者所下達的每一個政策制度,基本上都是出於統治者想要穩固政權的目的和需求。

而清朝做為一個承襲明制推行中央集權政治體系的朝代,如果想要穩固政權的話,那麼應該是徹底摒棄掉後金那權力分散的政治體系,然後將皇權牢牢掌控在統治者的手中才對。

可皇太極為何卻要在登基稱帝后先設八大臣,分化皇權,繼而在改“後金”國號為“大清”後,又於崇德二年“增置每旗議政大臣三人”,使皇權被進一步的分散呢?——《清史稿·本紀三》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皇太極畫像

這還要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元天命之時開始說起

“天命元年,太祖以上為和碩貝勒,與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為四大貝勒。上居四,稱四貝勒”,顧名思義,早在天命元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初建後金政權之時,就已經冊封了包括皇太極在內的四個貝勒為四大“和碩貝勒”,由他們分掌滿洲八旗中的一旗或者二旗。——《清史稿·本紀二》

隨後,清太祖努爾哈赤還冊封了“理政聽訟大臣五人,號為議政五大臣。扎爾固齊十人,號為理事十大臣”,要求這些大臣協助四大和碩貝勒“共議國政”。——《清史稿·志一百十九》

務求“凡聽斷之事,先經扎爾固齊十人審問,然後言於五臣,五臣再加審問,然後言於諸貝勒。眾議既定”,最後才會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做決斷,“猶恐冤抑,親加鞫問”。——《清史稿·志一百十九》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西周分封制概念結構圖

如果單從這個方面來看的話,清太祖冊封四大和碩貝勒的做法,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與西周時期的分封制還有著那麼一絲異曲同工之妙,諸如西周周天子會將自己的庶子分封為各地諸侯,但是清太祖分封的卻是八旗領兵權、以及參政議政權。

而且,這四大和碩貝勒的權勢也要遠高於西周時期分封制所分封的諸侯王,因為到了天命六年後,為了調和四大和碩貝勒之間的相互競爭的矛盾,清太祖努爾哈赤又下令“四大貝勒按月分值,國中一切機務,俱令值月貝勒掌理”。——《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五》

赫然是讓四大和碩貝勒輪流執掌後金政權,也就意味著每個和碩貝勒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都是後金政權的實際統治者。

可是這麼一來,也就意味著截至此時,整個後金政權的實際統治者並不只是努爾哈赤一個人,再加上那議政五大臣以及理事十大臣也都有著不小的權力,故而也就呈現出了一種後金權力分散,皇權旁落的情景。

面對這種情況,想要推行中央集權制度的清太宗皇太極又該如何去實現君主專制的訴求呢?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皇太極示意劇照

皇太極打擊其他三大和碩貝勒,穩固統治地位

畢竟按照這種四大和碩貝勒“按月分值”的情況來看,皇太極在登基後雖然掛著一個大汗的頭銜,但實則權力以及地位還是與其他三大和碩貝勒共享的、而且議政五大臣、以及理事十大臣的手上也同樣具有著一定的“皇權”。

其次,皇太極的這個皇帝之位還並非努爾哈赤所授意,而是“代善與其子嶽託、薩哈廉以上才德冠世,與諸貝勒議請嗣位”,是被八旗的其他貝勒共同推舉出來的。——《清史稿·本紀二》

另外,四大貝勒權勢地位等同,也都具有著同樣的議政權以及決策權,同時也都有領兵權,這也就意味著四大貝勒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還處於一種相互制約的狀態。

換句話來講,如果皇太極想要用武力強行奪權,那麼首先在其他三大貝勒這塊就過不去,而且議政五大臣、理事十大臣等也皆是滿洲貴族,還真就不一定願意支援皇太極推行君主專制。

既然“武鬥”不行,那也就只能“文鬥”了。

俗話說的好,“擒賊先擒王”,皇太極既然想要實現君主專制,那麼他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勢必就是去找藉口拔除其他三大和碩貝勒的威脅,從而達到穩固統治地位的目的。否則地位都無法保證,專制又該從何談起呢?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二貝勒阿敏劇照

很快,皇太極所想要的藉口就來了,天聰四年,“阿敏、碩託等棄永平四城歸”,二貝勒阿敏戰爭失利,丟了永平四城,皇太極也就得以趁著這個機會“御殿宣阿敏十六罪”,與諸貝勒商議該如何處置,“眾議當誅,上不忍致法,幽之”,最終以幽禁“阿敏”而宣告結束。——《清史稿·本紀二》

隨後到了天聰五年,由於在一次商討國政事務中與三貝勒莽古爾泰發生了口角,兩人氣急之下,竟然拔刀相向,從而就又被皇太極給抓住了機會,召集諸貝勒“議三貝勒莽古爾泰上前持刃罪,降貝勒,奪所屬五牛錄”,趁勢削弱了莽古爾泰的“部分領兵權”。——《清史稿·本紀二》

這也就意味著截至此時,皇太極已經打擊到了其他三大和碩貝勒中的兩個和碩貝勒,僅剩下了還執掌正紅以及鑲紅二旗的大貝勒代善。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領兵的“固山額真”劇照示意圖

皇太極設立八大臣的意圖

但此時的大貝勒代善哪裡還是皇太極的對手,皇太極早在登基初期就推行了八旗改色,以白易黃,名正言順的拿到了原由努爾哈赤親自控制的正黃旗和鑲黃旗的控制權,改名正白和鑲白。

同時把自己原本所統領的正白旗改成了正黃旗,並奪取了由杜度所率領的鑲白旗旗主職位,讓自己的兒子豪格擔任,改成了鑲黃旗。

也就是說,截至天聰六年之前,皇太極的手中至少有正白、鑲白、以及正黃三旗,他兒子豪格也控制著一個“鑲黃旗”,這還沒算阿敏所率領的鑲藍旗最後被與皇太極交好的“濟爾哈朗”所領。

並且,從皇太極登基初期伊始,也就是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駕崩,皇太極被推舉上位以後,就下令“設八固山額真,分領八旗”,顯然是想要在八旗中新增自己的人手,從而達到分化以及監察其他三大和碩貝勒的目的。——《清史稿·本紀二》

而且還給了這八大臣“凡議政處,俱與諸貝勒偕坐共議之”的許可權,同樣具有著議政權、決策權、以及領兵權。——《清代諫議制度研究·梁娟娟》

也就是說,皇太極早在剛剛登基之時,就已經在為日後剝奪其他三大和碩貝勒而做準備了,而後於天聰三年的時候,更是找藉口下了一道“諸貝勒代理三大貝勒直月機務”的指令。赫然已經開始表露自己想要獨攬權力的決心。——《清史稿·本紀二》

再結合上文所說的天聰四年以及天聰五年分別幽禁阿敏以及剝奪莽古爾泰部分領兵權的事件,相信大家不難看出,皇太極這完全就是兩手準備啊。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代善劇照插圖

無疑就有著震懾大貝勒代善的目的,從而讓大貝勒代善意識到皇太極早就已經有能力奪取他們手中的兵權,只不過顧及兄弟情分,還有代善以及其他和碩貝勒推舉他上位有功,或者說是討伐明朝的大業還未完成,這才沒有強行動手。

但既然出手打擊了阿敏和莽古爾泰,也很顯然是準備與代善攤牌了

而代善和莽古爾泰顯然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紛紛對皇太極要廢除“四大貝勒並坐舊制”的想法表示贊同。從而也就有了天聰六年,清太宗“始南面獨坐”的現象,皇太極也就此得以正式推行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清太宗實錄·卷一》

同時為了回報莽古爾泰的支援,又“給還貝勒莽古爾泰所罰人口”,又把莽古爾泰被剝奪的那部分領兵權給還了回去。——《清史稿·本紀二》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清朝議政大臣畫像示意圖

再設議政大臣,削弱旁落的皇權,從而間接穩固皇太極的皇權。

但是,統治地位的穩固不代表皇權的穩固。

就好比前文曾列舉皇太極在天聰年間打擊其他和碩貝勒之時所採用的手段,都是必須經過其他貝勒、議政五大臣以及理事十大臣合議以後才可以最終決策的。

雖然此時少了三大和碩貝勒對統治地位的威脅,但在國政事務的決策上人家同樣有權力影響。

所以,如果皇太極想要使得推行中央集權的程序更為順利,那麼在決策權上勢必也是要達到一種他說了算的地步的。

那麼皇太極是怎麼做的呢?

很簡單,效仿前面設立八大臣的做法,又“增置每旗議政大臣三人”,使得商討國政時候的人數更多,而且還都是皇太極所親自提拔的人,其意義不言而喻。——《清史稿·本紀三》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清朝貝子袍服插圖

就好比崇德二年,皇太極“命固山貝子尼堪、羅託、博洛等預議國政”,而“固山貝子”所代表的則是清朝王公以下九等爵中的宗室爵位第四級,儼然是有意提拔爵次較為低下的“貝子”,讓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也可以憑藉“議政大臣”的身份去參與到國政事務的商議和決策當中。——《清史稿·本紀三》

同時,皇太極還下發了一道詔書給這些他指定的“貝子”,“曏者議政大臣額少,或出師奉使,而朕左右無人,卑微之臣,又不可使參國議。今特擇爾等置之議政之列,當以民生休慼為念,慎毋怠惰,有負朝廷”。——《清史稿·本紀三》

顧名思義,這就是在明擺著告訴這些“貝子”,“你們議政大臣的身份來之不易,都是我賜給你們的,而且我還是把你們當做我的左膀右臂來看待的,所以一定還要支援我,知道不!”

如此一來,也就相當於皇太極在和“八旗諸貝勒”商討國政事務之時,繼八大臣之後又拉攏了二十四個“貝子”支援他。

更深層次來講,增設議政大臣的人數,也就意味著可以進一步的分化旁落在其他貝勒以及議政五大臣、理事十大臣之手的皇權,使得其在政治地位上所站的比重越來越少。

此消彼長之下,即便是皇太極自身所擁有的政治權力並沒有產生任何的變化,但實際上還是變相的增強了。因為其他貝勒所擁有的皇權都被削弱了不是嗎。

後金權力分散?皇太極:設八大臣後再設議政大臣,分權後再談集權

皇太極劇照示意插圖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難發現,清太宗皇太極在穩固統治地位以及君主專制皇權之時所採用的方法其實很有遠見。

一來,他並沒有貿貿然的就對其他三大和碩貝勒發動武力征伐,而是依舊以征伐明朝為主要目的,避免內訌,同時謀定而後動,在潛移默化間削弱其他三大和碩貝勒的統治地位,然後各個擊破,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再者,皇太極在入關改國號為“大清”後,同樣沒有去強勢的削除其他和碩貝勒、議政五大臣、以及理事十大臣的議政權以及決策權。

因為他知道後金時期所制定的這套政治體系已經根深蒂固,對後金政權的方方面面影響極大,遠遠不是單純的強行削除權力地位就能解決的問題,甚至極有可能會因為太過冒失,從而導致清朝在剛剛建立之初就面臨著政治體系全面崩潰的場景。

故而,皇太極又一次選擇了以分化削弱為主的政治集權手段,增設議政大臣職位,同時有意識的降低了議政大臣的門檻,為他日後吸納更多議政大臣,從而達到削弱和控制和碩貝勒的勢力做準備。

所以,單就皇太極改革後金時期那“奴隸主貴族軍事民主”政治體系,建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統治秩序這一方面而言,皇太極的這套各個擊破,先分權再集權的政治改革手段,屬實是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存在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