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啟示:糊塗的代價

文/馨月

《三國演義》寫的是天下大勢,英雄功業的大題材。並沒有多少筆墨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但若仔細品讀,仍能發現一些表現人的內心、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等諸多方面的一些精彩描寫,對於我們正確領悟生活中的智慧,會有很多有益的啟示。

我們看書的第二回和第三回裡出現的何進這個人物形象,如果僅從個人成長的角度看,他就是一個很極端的很不可取的例子了。他“本是沒決斷之人”,遇事糊塗且又剛愎自用,處在漢朝末年那樣的非常時期,又任大將軍之職,卻毫無應有的謹慎、警覺和防範之心。書中講“後人有詩嘆之”,稱無謀的何進“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最後把自己的性命也丟了。

生活中,人們所面臨的需要處理的問題和難度都不會一樣。但終歸根據所在的境遇,努力修煉,“進化”出相應的處事能力才好。

咱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當時何進所處的大環境:

一、漢靈帝的何皇后是何進的妹妹,何進被封為大將軍,“得權重任”。

二、何皇后生有皇子劉辯;另有一皇子劉協,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由王美人所生,何後因嫉妒而鴆殺王美人。皇子劉協養於漢靈帝的母親董太后宮中。

三、漢靈帝崇信張讓、蹇碩等十個朋比為奸的宦官,即“十常侍”,並尊信張讓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人心思亂,盜賊

蜂起

。”

四、中平六年夏四月,漢靈帝病重,欲立新君,漢靈帝和董太后都偏愛劉協,欲立之。中常侍蹇碩出主意:“若欲立協,必先誅何進,以絕後患。”

這是當時的局勢。

《三國演義》的啟示:糊塗的代價

這一天,漢靈帝聽從蹇碩之言,宣何進入宮。何進至宮門時被人告知有詐,不可入宮,蹇碩要殺你呢。何進“急歸私宅,召諸大臣”,商量對策。這時,有人來報,說:“帝已崩。今蹇碩與十常侍商議,秘不發喪,矯詔宣何國舅入宮,欲絕後患,冊立皇子協為帝。”正說的時候,“使命至,宣進速入,以定後事。”於是,何進在曹操和袁紹的參謀和幫扶下,將計就計,“就靈帝柩前,扶立太子辯即皇帝位。”

蹇碩被所謂的“十常侍”之一,中常待郭勝所殺。

袁紹勸何進乘勢將十常侍“盡誅之”,以絕後患。可張讓等人已先到何皇后跟前,巧言蠱惑,裝可憐,並說“始初設謀陷害大將軍者,只蹇碩一人。”成功說服同樣眼界狹窄、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且更加糊塗的何後,何進聽從了何皇后的話。袁紹雖然著急,也沒辦法,想再勸勸,何進說:“吾意已決,汝勿多言。”

可張讓等人呢,轉臉又和董太后這一邊聯合起來,“共預”朝政,培植勢力,董後專權。何後沒法,於是何進“召三公共議”,後來“暗使人酖殺董後於河間驛庭。”

袁紹再次建議何進誅十常侍。張讓聽著密報,就買通了何進之弟何苗,何苗就去見了何太后,替張讓等人說好話,“後納其言”,何進再次“聽太后言”,唯唯而出。”袁紹迎上來問“大事若何?”何進說:“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三國演義》的啟示:糊塗的代價

袁紹見是這樣,就又建議何進召京外大臣率兵來誅十常侍。主薄陳琳不同意,勸道:這是“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你現在“掌兵要”,若欲誅宦官,“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如為此事召京外兵馬前來,“所謂倒持干戈”,反生亂矣。何進卻說陳琳:“此懦夫之見也。”

曹操這時也過來勸何進:派人只除十常侍的首惡就行,別盡誅之,更不可召來外兵。何進怒曰:“孟德亦懷私意耶?”曹操一看,這沒法再說話了,操退曰:“亂天下者,必進也。”

何進呢,幾番不聽大家的忠諫,一意孤行,暗差使命,用密詔將董卓等人召回。

這時,侍御史鄭泰過來勸諫:“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何進卻反唇相譏:“汝多疑,不足謀大事。”其他人再勸,何進已是不聽。

《三國演義》的啟示:糊塗的代價

張讓等人知外兵到,共議先下手。於是又到何太后跟前哭訴,又巧言再次成功說服何太后降詔宣何進到宮中議事。

曹操、陳琳、袁紹等人明知是十常侍的計謀,都勸何進不要去,何進執意不理,帶精兵往宮中而去。

十常侍卻假傳懿旨,只讓何進一人進宮,何進也不多想,昂然而入,剛踏入宮門,眼見宮門盡閉,被張讓、段珪等人左右圍住,伏兵齊出,將何進砍死了。

就這樣,何進與十常侍之間,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最終死於非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終究是人生不能糊塗過,懂得思考,增強對人、對事的

辨別

能力,既不受別人矇蔽,更重要的是不受自己的矇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