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提到唐朝,人們往往將漢朝與唐朝相提並論,稱為強漢盛唐,而盛唐的景象往往讓無數人魂牽夢繞,浮想聯翩。在隋朝的發展奠基之下,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經過百餘年間勵精圖治,一代代人透過勞苦奮鬥終於在唐玄宗統治的時期迎來了盛世。盛世下的大唐,百姓安樂、路不拾遺、膏腴遍地、萬邦來朝、倉廩豐足,一個安寧壯闊繁榮的局面呈現在世人面前。但讓人想象不到且扼腕嘆息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百餘年間造就的繁榮盛世的大好局面卻僅僅在七八年間就被無情地摧毀,這七八年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大唐不夜城景象

安史之亂的破壞力有多大,僅就人口的損失而言,一組觸目驚心的資料足以讓人目瞪口呆。

根據《通典.食貨七》記載,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即安史之亂爆發前夕,唐朝有戶數891萬戶,人口5292萬人。但在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安史之亂尚未結束之時,戶數僅193萬,人口更是下降到了1700萬。也就是說,一場不到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的人口損失了驚人的68%左右。

而據《舊唐書》記載:“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也就是說這場戰亂使得包括中原地區在內的廣大北方千里蕭條,杳無人煙。就連首都長安的人口也從之前的200萬人降到了不滿千戶(至多六千人),可謂百不存一。同時宮室盡皆焚燬,整個社會百業凋敝,一片蕭條與淒涼。從此大唐王朝由盛轉衰,藩鎮割據、宦官專權、邊關外患、農民起義等危機接踵而來,直至唐朝滅亡。同樣安史之亂也是整個中國和中華民族的歷史轉折點,自此之後,再無繁榮盛世,再無萬邦來朝的宏大局面。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萬邦來朝畫面

國家和百姓都為這場大動亂埋了單,沉甸甸的負擔,血淋淋的教訓摧殘著當時的人們,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世,那麼誰又來為這場巨大的裂變安史之亂負責呢?

其實在上一篇的文章裡我們說到了第一責任人當然是非唐玄宗莫屬,但是除了他之外仍然有好多人對這場叛亂的發生和擴大延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不妨來盤點下。

一、作為罪魁禍首的安祿山當然要為此次動亂負責。

作為唐朝一位顯赫的地方大員,統領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之高位,所轄兵馬佔據天下之半,可謂是位高權重,地位顯赫,榮耀備至。不僅如此,皇帝唐玄宗還把他當成了至交知己,各種賞賜和頭銜幾乎到了要什麼給什麼的地步,可即便是這樣,安祿山依然是慾壑難填。依然在為此叛亂做著各種前期準備,從兵員、財力、戰馬、糧草、器械物資等硬體必需品到部屬人心乃至朝廷運作等政治上的準備,可謂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在準備充分之後,終於在755年11月打著誅殺楊國忠清君側的旗號悍然發動叛亂,一場持續近八年的安史之亂拉開了帷幕,打開了唐朝衰落的潘多拉魔盒。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安祿山劇照

安祿山為了個人和本集團的政治野心而發動影響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安史之亂,把一個好端端的盛世局面弄得個哀鴻遍野,一片狼藉。百餘年來多少代人不懈努力才造就的國強民富的盛世景象,就因為安祿山發動的一場不到八年的安史之亂而破壞殆盡,宣告終結,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且其產生的多種不良後遺症影響了後世幾個世紀,在某些方面甚至直至今日。如果說誰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誰該為為這場動亂負責任,相信除了安祿山之外很少能夠有人與之比肩。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安祿山稱帝劇照

二、既然稱為安史之亂,有安必有史,該負責任的當然也逃不過另外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史思明。

史思明在一開始就追隨安祿山,在安史之亂爆發後,積極參戰,作為先鋒一路攻城掠地,他生性殘忍,每到一地經常屠城,壞事幹盡。殘酷地鎮壓河北人民的反正大義之舉,殘殺反抗義士。後來史思明守備范陽實力大增,在安祿山死後,野心膨脹,周旋於唐朝和安慶緒之間,之後對朝廷降而復叛,又設計誅殺安慶緒,奪得帝位,接棒叛亂“大業”,統領叛軍繼續開啟新的作亂。在鄴城之戰以後,荼毒中原,統治嚴苛,重新佔領東都洛陽,直逼陝州,再次無休止地掀起戰爭,直到被兒子史朝義所殺,叛亂依然繼續。

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他史思明的野心私慾膨脹而使這場動亂掀起新的高潮和畫不上句號的創傷。要說其罪孽絕對不亞於始作俑者的前任安祿山,作為這場大動亂的主要責任人之一,其所作所為同樣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史思明劇照

三、唐肅宗也應該為這場動亂的延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實,在整個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唐軍並不是沒有一舉平定叛亂的機會,而且這樣的機會還很多,可就是在唐肅宗一次次的所謂政治考量下,大好的機會一次次錯失,其中就有兩次最為明顯的平叛時機。第一次是謀士李泌建議不要糾結於長安和洛陽,急於收復兩京,與叛軍相持,最好的辦法是趁敵人後方空虛越過太行,直取幽州,端掉敵人的大本營,給叛軍來一個釜底抽薪,然後幾面夾擊戰線過長的叛軍,一節一節地切斷他們,不用多久必然能平叛告捷。當然郭子儀、李光弼等人也有此等類似的建議。可是唐肅宗有一個心結,那就是自己本身捨棄父親玄宗皇帝出奔靈武,私自稱帝,皇位正當性存疑。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場指標性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權威。作為皇帝,肅宗首先考慮的是政治問題,而不是軍事問題。收復長安、洛陽兩京才具有標誌性的影響,而李泌直搗幽雲的平叛方略則顯得持久些,不能立竿見影。於是才有了之後異常艱辛,付出很大代價的收復兩京的戰鬥,儘管收復了長安、洛陽,但叛亂依然繼續,曠日持久。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唐肅宗劇照

第二個機會是唐軍收復洛陽以後,安慶緒一路敗北,實力大損,人心惶惶。以至於逃亡途中身邊只有一千餘人、戰馬僅有三百多匹,狼狽不堪,叛軍大有人馬鳥獸散的意思。如果這時各路唐軍能夠抓住時機追擊合圍叛軍,安慶緒集團必將插翅難逃,灰飛煙滅,之後再北上平定史思明也不在話下。可是肅宗卻大意自信,沒有抓住機會一舉消滅叛軍,而是忙於還都,派人去蜀地迎接太上皇唐玄宗返京,同時急於政治清算,依據反叛官員和抗敵前線將士的各種表現,不同程度的懲治和褒獎,這樣一來,前前後後耽誤了一年多的時間。而就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安慶緒重新收集舊部,共計6萬多人,在范陽的史思明也積蓄力量,打算降而復叛。此時最佳的平叛時機已經錯過,而後,唐肅宗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直接險些葬送大唐。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鄴城之戰形勢圖

這個錯誤就是在進攻叛軍的隊伍部署中,雖然派出了九大節度使率領共計20萬人的軍隊攻打安慶緒,號稱60萬,但卻不設總指揮,原因也很好理解,就是自安史之亂以後,玄宗和肅宗都不再信任武將,害怕再出一個個安祿山,所以不敢對任何一個武將委以領導重任。這次便是讓九大節度使各自領兵,互相牽制的同時,還派宦官魚朝恩監軍,而魚朝恩此人貪婪弄權,不懂兵事。結果在759年的鄴城之戰中,起初安慶緒節節敗退,龜縮在鄴城之中,但後來因為一場暴風,20萬唐軍被史思明5萬援軍打了個一敗塗地。形勢再度有利於叛軍,後來叛軍節節勝利,再次佔領東都洛陽,形勢一片危急,直到肅宗去世依然沒有平定這場大叛亂。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唐肅宗登基

唐肅宗作為一個統治者,始終把政治心結、政治利益放在第一位,視平叛如兒戲,完全置廣大大唐將士官民於不顧,前方浴血奮戰,兵民血灑疆場,百姓苦不堪言,而他卻因為自己的政治考量將一次次大好的平叛形勢喪失掉,又因他的政治算計使如此關鍵的鄴城之戰一敗塗地,使大唐走向危局。這大大延長了平叛的程序,以至於這場大動亂曠日持久,整整八年的大廝殺使得大唐王朝元氣大傷,唐肅宗在這一點上被稱為罪人一點也不過分。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安史之亂形勢圖

四、奸臣楊國忠貪婪無度,恃權弄威,有己無國,排擠安祿山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直接導火索。

楊國忠作為一個善於精算鑽營的利慾薰心之人,上位之後不曾為朝廷為國家做過什麼有為之事,而是與之相反,投玄宗所好,贏得玄宗信任,直至高居相位。在扳倒權臣李林甫之後,集大權於一身。但很快他就發現原來安祿山也是皇帝心中的一號紅人,而且好像在玄宗眼中的地位與自己並不相上下。再加上二人早先的隔閡,以致雙方矛盾迅速擴大化。於是楊國忠時常向玄宗進讒言構陷安祿山,聲言安祿山圖謀不軌,日後必反。同時還製造各種陷阱來誘導逼反安祿山。

以至於安祿山起兵後打著誅殺楊國忠以清君側的旗號來為自己的叛亂尋找藉口,可以說楊國忠直接激怒了安祿山,如果不是他,這場叛亂興許還會遲來些。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楊國忠劇照

五、永王李璘身為至親皇室,無視叛亂中的多災多難的國家,越是危急時刻竟妄圖擅自割據一方,分散了朝廷平叛的精力。

作為皇室親王,玄宗的兒子,肅宗的弟弟,在國將不國,唐室危如累卵的危急緊急關頭,他不思為社稷出力,為父兄分憂。反而趁天下大亂之中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在他看來,父親出奔蜀地,兄長靈武登基禦敵,那自己又為何不能割據東南呢?

而後他也是想到就做到,不打任何旗號,私自進兵,故意給別人一種率軍北上平叛的假象,許多人也被迷惑其中。但此後他卻向東進軍,與平叛的路線南轅北轍,在割據自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是他的這個心思總有明白人知曉,當然也包括朝廷,同時追隨之人在得知他的真實目的之後,也紛紛離他而去,以致最後眾叛親離,軍隊被地方官員消滅後狼狽逃竄,最後落得個身死異地的下場。客觀地說他的割據叛離行動持續時間很短,從實力上也沒有對朝廷的平叛行動帶來多大損失,但是卻產生了一定的惡劣影響。

永王李璘的這一行為極大地破壞了皇室集團內部的向心力,分散了朝廷的平叛精力,政治影響是很負面的。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永王李璘劇照

六、邊令誠、魚朝恩、程元振等一批宦官私利鑽營,陷害忠臣良將,內鬥內行、外戰外行,罔顧國家平叛大義。

邊令誠在潼關戰事危急、國家危難的關頭,作為一方監軍,不思抵禦叛軍,還一味心思地索賄斂財,當向封常清、高仙芝索賄不成,便惱羞成怒,懷恨在心,喪心病狂的向玄宗誣告二人喪城失地,畏敵不前,貪汙糧餉等條條“罪狀”,致使玄宗將二人處死,臨陣斬將。而魚朝恩、程元振等人,為把持權力,排斥前線武將,誣告陷害郭子儀、李光弼等社稷之臣,可謂不擇手段,致使郭子儀不得不低調在京,李光弼對朝廷敬而遠之,而大將來瑱更是被程元振等誣陷丟了性命,以致於平叛大業遲遲得不到進展,拖延不前。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唐朝宦官劇照

這類六根不全之人大多心理也極度扭曲,他們眼中毫無家國,毫無忠孝節義。他們治亂無方,禍國有術,嫉恨有為之人,為了達到專權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地陷害能臣良將,客觀上挖了自己一方的牆角,打擊己方士氣,幹著親者痛仇者快,對方叛軍想做而又做不了之事,可謂是喪心病狂到了極點。

七、封常青、郭子儀、僕固懷恩等一批將領或是輕敵上陣,或是做事不周,或是私心自用,錯過了最佳防禦時段和險些葬送平叛大業。

首先說說封常清,儘管當時和後人都為他最終被皇帝冤殺而鳴冤叫屈,當然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但開戰初期,封常清盲目自信應承平叛之事,不認真分析對手強大、唐軍虛弱的客觀現實,致使開赴前線便遭到連續挫敗,儘管屢敗屢戰,但最終還是丟失了包括東都洛陽在內的潼關以東的廣大中原地區。當然這一過程也不能全怪封常清本人,唐軍的積弱,叛軍的強大且神速推進也為這一惡化局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作為一方統帥,如果他能謹慎小心,冷靜分析局勢,雖不奢望消滅叛軍,但完全可以把中原地區的各種物資及時轉移起來一共日後平叛之需,完全可以及時收縮戰線換取時間,即使抵擋不住也能重創叛軍,即使不能守衛前線也不會像之後一樣狼狽不堪地撤入潼關,一潰千里。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安史之亂戰爭形勢圖

再談談郭子儀,作為前線的一部指揮官,在759年的鄴城大戰中,由於率兵趕到前線之時,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視線不清,結果郭子儀軍隊率先撤退,導致全軍潰散,唐軍20萬人被史思明5萬軍隊打得大敗,損失慘重。儘管有魚朝恩瞎指揮的影響,但是同樣交鋒之下,這一突發惡劣的自然條件對雙方都是有較大影響的,雖然大家都亂,可偏偏是史思明一方表現良相對好。倘若郭子儀平時能夠做到治軍嚴謹,紀律嚴明,即使發生撤退情況也不至於潰不成軍,損失慘重。他的部隊帶頭如此,其他軍隊的混亂程度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除了李光弼等少數部隊比較完整地撤出,這也印證了治軍嚴謹的重要性,反襯出了郭子儀的缺憾。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郭子儀雕像

最後再說說這個僕固懷恩,僕固懷恩一向作戰勇猛、有勇有謀,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一員名將。但是因為他與李光弼的嚴肅刻薄的性格不合,內心產生不滿波動,在史思明叛軍攻城掠地風頭正盛之時,明知二次失陷的洛陽不可急於收復,貿然進兵必然失敗,但他竟想著一旦洛陽之戰失敗便可打擊總指揮李光弼,於是上表支援立即收復洛陽。然而在戰鬥之中又不聽李光弼的號令在平原列陣致使唐軍大敗,叛軍一舉將戰線推到了潼關以東的陝州,形勢岌岌可危。如果不是叛軍內鬥,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所殺,唐朝的潼關大機率會不保,一旦潼關有失,首都長安也很可能再次失陷,到時大勢已去一切都將成為浮雲。可以說如果不是史思明被殺,相信僕固懷恩很可能就會成為歷史罪人。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李光弼劇照

這幾位都是大名鼎鼎,在當時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將領大員,當然更多的其他將領也不例外,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可就是由於他們輕敵、不嚴謹或者私心作祟,造成封常清被叛軍突然衝擊,錯失了防禦的有利時機。郭子儀治軍不嚴謹,對鄴城大戰的失敗也有一定的責任,致使形勢重新有利於叛軍。而僕固懷恩因為爭權爭功的私心驅使,導致收復洛陽之戰的失敗,唐軍處於極其被動的局面,使得平叛大業險些夭折。

八、安慶緒、史朝義兩位“叛二代”一條路走到黑,將叛亂進行到底,足以使動亂程序進一步加劇。

當然他們也是沒有選擇的餘地,必須如此。因為作為首惡分子,誰都可以反正,歸順朝廷,唯獨他們不可以。況且他二人已經稱帝與唐朝分庭抗禮,就不得不死扛到底,贏了改朝換代,前途一片光明,輸了,身首異處,萬劫不復,就是這麼簡單。也正是因為如此,史朝義最後實力不濟,敗績連連,最終走向窮途末路(安慶緒死於叛軍內亂暫且不論)。

所以安史之亂不出意外一定要見分曉,這也就註定了這場動亂的程序曠日持久,安慶緒和史朝義兩位“叛二代”主觀上身不由己,但是客觀上使國家元氣大傷,加重生靈塗炭,不可謂不是歷史罪人。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安慶緒劇照

九、嚴莊、高尚、阿史那承慶等叛軍狗頭軍師們在叛亂的發生和叛亂的發展之中也起了極其惡劣的作用。

這些人個個都是投機取巧,才疏品低,華而不實之輩。

他們作為安祿山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絕對不是因為什麼遠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信念而凝聚到一起。都是抱有一種只有天下大亂,讓別人替自己赴湯蹈火,自己方可火中取栗的心態。故而積極蠱惑安祿山造反,渲染危急事態讓安祿山打定決心叛亂,在進軍的過程中又不斷為安祿山添油打氣,出謀劃策,當事態不利之時又迅速改換門庭。

可以說沒有他們一類人等,安史之亂可能不會發生如此之快。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安祿山劇照

其實這場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大規模內亂,無論是醞釀,還是發生乃至發展擴大,都存在複雜的深層次原因。

但無論何種原因,都是在人的運作下一步步導致的悲劇,都擺脫不了人的責任,可是對此次巨亂該承擔責任的也絕不只僅僅的一兩個少數人,它是多個人物、各個利益集團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場持續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上述各色人等除封常清、郭子儀等人基本不存私利忠心為國之外,大多數人都因為自己的私利算計或是促成安史之亂的爆發,或是使戰亂無休止地延續拖延,置天下置生民於無物,戰後一座座城市血淋淋的慘狀、一個個百姓沉甸甸的負擔,戰亂之後,整個中原及其廣大北方地區杳無人煙。無論是這裡人中的哪一個都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他們都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劇烈動盪的安史之亂,誰該為此負責?這些人逃脫不了歷史的譴責

唐玄宗劇照

今天我們常說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人從來都沒有什麼好下場,這句話用來形容當時的這些人也同樣適用,這些人之中,大多也沒有太好的結局。

唐玄宗因為一錯再錯,維護政治私利而引發安史之亂最終喪權失位,最後孤苦終老悔恨死去;唐肅宗同樣精於政治算計,政治優先於平叛,延續擴大了動亂陷入步步危局,整個皇帝生涯都戰戰兢兢、憂心不斷,最後百病纏身而亡;而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兩個罪魁禍首安祿山和史思明,也只是得意於一時,短暫的風光後都被自己的兒子所殺;至於“叛二代”安慶緒和史朝義,到最後都變得眾叛親離,一個被史思明所殺,一個走投無路自盡身亡;至於永王李磷,混亂之中火中取栗,結果異地喪命;而宦官邊令誠、魚朝恩、程元振陷害忠良,干擾平叛,最後也都死於非命,三人被肅宗和代宗除掉……

他們都為自己的自私自利走上了不歸路,成為了歷史的罪人,被歷史所譴責和審判。

我是精論歷史一點通,原創作品,碼字不易,看過的小夥伴們如果喜歡我的作品請動動您的小手指給個關注唄,謝謝大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