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的源流(一二);洛書緣

什麼是風水,風水是人類環境的客觀存在,周公全書上所指大地、山川、土木等自然景觀。

選擇風水的學問就是風水術,風水術是亡觀對客觀的認識和實踐,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門方術。中國的老白姓習慣上把“風水”與“風水術”混稱為一,約定為俗成。中國是個多神論的國家,亢民崇拜白然,崇拜龍,崇拜靈魂,認為山脈、河流、地質對人的生死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於是萌發了風水觀念。先秦是風水術的孕育時期。盤庚、公劉、古公、周公、槽裡子都精通相地。

秦漢時是風不泊發生時期,有了地脈、王氣、方位、時日、五音姓、太歲、西益宅等觀念,還有了鎮邪物,出現了風水祖師青烏子、他撰寫了《葬經》。此外,還有《堪輿金匾》、《官宅地形》、《圖宅術》 《移徒法》等風水書。

魏晉時產生了管、郭璞這兩位風水宗師,他們分別撰寫了《管氏地理指蒙》和《葬書》。郭璞在《葬書》中首次給風水下定義雲:“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便有止故謂風水。”清人範宜賓注云;“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學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甩為上等,以藏風之地為次等。”從晉代開始,“風水”成為通用名詞。

風水的源流(一二);洛書緣

山脈分佈圖

隨唐時的風水師有蕭吉、浮屠泓師等人,影響最大的風水師是楊筠松。唐未時,楊筠松從宮中攜帶風水書籍到了江西一邊講學,一邊著書。傳聞他撰有《龍經》、《十二杖法》、《青囊奧語》,這幾部書被認為是權威性的風水經典。

明清時盛行風水,禁忌尤多。劉基、目講憎、蔣平階、雷發達都諳熟風水,出現了《地理大全》、《陽宅十書》這樣的集大成文獻。

中國的風水術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陰宅術。陰宅就是葬地。陰宅術是關於死者與環境的學問。風水師認為:只要把死者葬進吉地,就可以使死者安逸,早日輪問,來世榮祿,而生者也可以得到蔭佑。中國許多陵墓都是風水觀念的產物,從秦始皇的驪山、漢武帝的長陵,到唐太宗的昭陵,以及明十三陵和清東陵、西陵,都己成為風水的教科書”。我們認為,陰宅術有三點意義:一是為長期儲存遺體作了探索;二是創造了一些供人遊覽的人文景觀;三是使死者的親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至於陰宅是否能蔭佑生者,漢代王充在《論衡》中已經作了結語。

風水的源流(一二);洛書緣

洛書緣書籍1

風水術的另一部分是陽宅術。陽宅是人們的生活場所,陽宅術是關於生者與環境的學問。大至城鎮,小至村落、民房,乃至室內擺設,都是陽宅術要討論的內容。中國的大多數建築都是陽宅觀念的產物。陽宅術是風水術的精華,具有科學性和實用價值,是我們要重點研究的課題,對於當今的環境保護大有裨益。

風水術的知識是豐富多彩的,大多與環境有關。如氣、龍脈、形勢、山水、水日、明堂、朝案、穴地等,都是環境術語。風水師使用的羅盤是用於測量環境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