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寧錦,皇太極比乃父更有辦法,圍城打援,成明軍無法破解的惡夢

之前,袁崇煥拼命在修挖城池,修城牆,有人問他,你這樣修啊修,修出來的都是孤城,如果後金派大軍圍困這些孤城,那明軍該怎麼應對?

攻寧錦,皇太極比乃父更有辦法,圍城打援,成明軍無法破解的惡夢

袁崇煥頗為自信地說:“逐步而前,更迭進取。戰則一城援一城;守則一節頂一節。步步活掉,處處堅牢。守關與復地不得分作兩截功夫。”(《明熹宗實錄》卷八十)

然而,事到臨頭,他才發現,自己之前所說,不過是紙上談兵!

天啟七年五月初六日,皇太極率兵起行,初十傍晚到達廣寧,前鋒營乘夜進發,攻克明軍多處哨所,探清了右屯衛、小淩河、大淩河、錦州等地的所有軍情。(《滿文老檔》)

十一日,後金軍隨即發動大規模進攻,皇太極親率四旗軍馬進略大淩河一帶,“明之大淩河及小淩河駐兵,棄城遁走” (《滿文老檔》),袁崇煥以犧牲東江和朝鮮為代價所經營的“三城”轉瞬間丟失“兩城”。

金兵追殺至錦州城下,四面合圍。

為了打擊錦州城內守軍計程車氣,皇太極在錦州城外大肆擄掠人口、牲畜。

鎮守錦州的是總兵趙率教。

趙率教,字希龍,號明善,祖籍河北薊陽,高祖父趙升遷居靖虜衛,任指揮僉事。萬曆十九年(1591年),率教中武進士,任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市)都司,後因功多有委用,歷任碾伯營遊擊、靖虜衛參將、延綏參將。

面對氣勢洶洶的來敵,他並不畏懼,同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力督各營將領沉著應戰。

後金四面紮營,分兵兩路,輪番交攻西北二面。

一時間,城上城下炮火矢石交下如雨。

實際上,皇太極鑑於明軍火力太猛,並不想一口氣地吞下錦州,而是想透過圍困錦州來實施“圍城打援”的戰術,將明發來的援軍悉數殲滅於野戰中。

遙想天啟初年,努爾哈赤為了拿下一個小小的西平堡,竟然損失了六、七千後金士兵的生命,可謂代價慘重。

然而,在未攻陷西平堡前,就是這一招簡單的“圍城打援”,竟將前來救援的幾萬明軍打得落花流水,主將劉渠、祁秉忠、劉征戰死,祖大壽倉皇遠遁。

“圍城打援”當是後金對付明軍的制勝法寶!

袁崇煥覺察到了皇太極的意圖,不由得脊樑骨一陣陣發涼,將所有兵力收縮在寧遠一城,至於錦州的生死,只能聽天由命了。

他上書向朝廷解釋說:“賊奴圍錦州甚為嚴密,關寧精兵已被賊軍攔斷兩處,賊奴有累勝之勢,而我在積弱之餘,十年以來戰慄畏敵,如今僅能辦一‘守’字。責之赴戰,力所未能。而寧遠、松山、杏山、塔山四城為山海關之藩籬,如若寧遠有失,則山海關必定震盪,可謂天下安危所繫,故臣不敢以四城之兵而遠救錦州。”(原文見《明熹宗實錄》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