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系列

4

在太平天國的歷史上,有一場頗為著名的爭論:天東定都之爭。那場爭論,始於太平天國進軍南京途中,地點在東王的座船,爭論的人物則是洪秀全和楊秀清。當時,楊秀清主張攻下南京,然後在此地定都;洪秀全卻認為全軍北上,取河南為業才是上策。

關鍵時刻,一位湖南老水手上前進言:

“河南河水小而無糧,敵困不能救解,爾今得江南,有長江之險,又有舟只萬千,又何必往河南?”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楊秀清一聽,正合我意。不過,即使定都之後,洪秀全依舊堅持遷都河南。楊秀清乾脆來了一次天父下凡。之後的事,太平天國著名詩人,同時也是清軍間諜馬壽齡在其樂府詩中說的很是明白:

“或言天王思遷河南都,變妖當撲臀之膚。” (

1

)於是,天東定都之爭便在洪秀全的屁股開花聲中結束了。

不過,南京雖然成為了太平天國曆史上唯一的首都,但天東定都

爭論卻直到今天也未曾結束。自民國開始,不知有多少專家、學者撰文,爭辯究竟該在哪裡定都?

要小編說,別看大多數人都認為,楊秀清是太平天國少有的戰略家,才能和眼光都遠在洪秀全之上,但在定都一事上,楊秀清不過是一般意義上的戰術家,洪秀全才是高瞻遠矚的戰略家。

不過,闡述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從一個小人物

——張繼庚說起。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張繼庚,清朝稟生。太平軍攻打南京前,他受江寧布政使祁宿藻的邀請,參與了城防保衛工作。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張繼庚潛伏於城內,他自帶乾糧,和馬壽齡一樣,成為了清軍的間諜。咸豐四年二月,張繼庚被太平軍抓住,三月六日,他被處以車裂之刑。(

2

張繼庚雖然下線,但生前他曾多次給江南大營傳遞情報。我們看這一份:

“城外賊營之多者不及千人,或四五百人,如朝陽門最要,故稍多。其餘如通濟,則城上城下皆無人。”

我們再看這一份:

“賊中最強悍者系各偽王牌刀手,現在皆江南人充當,其無人可知。”

為何江南人充當,可以證明太平天國無人呢?因為張繼庚曾經告訴向榮,兩廣和兩湖人有膽識,有權謀,江南人則首鼠兩端,並不可靠。

最後,我們看這一份:

“庚陷城中半年有餘,悉心觀察,賊之情偽盡知矣,此時城中實僅三萬餘人,除老弱一萬餘,除已說降者六七千,則所與我敵者僅萬餘人耳。”(

3

所以說,不過半年,定都天京最大的弊端便已經顯現

,那就是人員不足。

想當初,太平軍自廣西進入湖南,窮苦的湖南人紛紛主動加入。定都之後,編入太平軍的百姓卻

連續

發生逃亡事件。

咸豐三年四月十三日,即太平天國定都兩個月後,江南大營的統帥向榮便向皇帝報告:

“查逆賊脅從之眾,前已散出四五萬人,……旬日以來,續逃出男婦一兩萬人。”(

4

如果說,上述逃亡還只是和平出走的話,

9

天后,一場大規模的武裝暴動上演了。

暴動的主力就是有膽識,有權謀的兩湖人。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太平天國定都後,龐大的水師駐紮在城外。

其中有

一支駐紮在南京外城的觀音門。四月二十二日,在清朝官員和當地紳士的鼓動下,觀音門水軍

“各將船隻焚燒,自寅至午,火光不絕。……夾江開往大江零星逃散者,統計不下一千數百船,遣散水手不下一萬人。”(

5

逃亡和暴動事件為何會層出不窮?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太平天國選擇了南京作為都城。

只要在南京定都,新政權的輻射範圍就

註定侷限在了江西、安徽、江蘇

浙江

等幾個江南省份。

江浙

,是清帝國最富庶的地區。如張繼庚、馬壽齡

這樣的讀書人

,從前過的不知有多小資,所以,身為漢人的他們才會堅定不移的站在滿人政權的一邊。

至於江浙的底層百姓,他們雖然為生計所困,大多卻也能勉強餬口。勞苦大眾如果不是窮到全家都要餓死,誰會冒著株連九族的風險和你太平天國打江山啊?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楊秀清選擇南京

作都城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

“有糧”,二是“水師”。這也是作為戰術家一眼能夠看到的東西。

的確,論富足,河南是不可能與天下財賦重地兩江比的。然而,定都南京,就能一勞永逸的解決糧食問題嗎?事實上,咸豐三年五月末,即定都三個多月後,糧食危機便已經顯現。據記載:

太平天國

“令湖南、北女館

食粥,惟廣西女館

食飯。

”(

6

到了咸豐四年,缺糧的情況更加嚴重:

“四五月間,江寧賊糧幾盡,故下令除偽王外概食淖糜,有敢吃飯者斬首。”(

7

至於水師

……我們把時間的座標軸拉到三年之後。

咸豐六年五月,在楊秀清的領導下,太平軍取得了一破江南大營的勝利。不過,這個

“破”指的並不是消滅,而是驅趕。一破江南大營後,大營的陸軍撤退到了丹陽。丹陽,距離南京大概85公里。

那麼,江南大營的水師呢?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此時,南京外城的觀音門一帶,就

駐紮

著一支水師。不過,這支水師不是姓

“太”,而是姓“清”。自打咸豐四年,咸豐從廣東調來紅單船,為江南、江北兩大營配備水師後,太平天國水師便走上了覆滅之路。至於太平天國水師是如何被清軍水師消滅殆盡的,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詳細解析,感興趣的關注查詢喲!

定都南京的缺點,是難以彌補的;優點,則是無法持久的。那麼,按照洪秀全的戰略,取河南為家呢?

首先,我們排列一下咸豐年間,黃河流域三次重大水災的情況:

第一次,爆發於咸豐元年八月二十日的豐北廳,直到咸豐三年正月二十六日方才堵住。小編上一篇文章中,寫

舉人

曹藍田進京趕考,看到

“饑民夾道,愁苦之聲,顛連之狀,慘不忍言”

“沿途餓殍,市井街巷多棄屍”

就是這次水災造成的慘狀。

第二次,爆發於咸豐三年五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地點還是豐北廳。咸豐採取了

“暫緩堵築”的政策。

第三次,爆發於咸豐五年六月二十日,地點是河南銅瓦廂,黃河從此改道。改道後,黃河殺往山東,不再流經江蘇,以釜底抽薪的形式結束了豐北廳第二次水患。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與之對應,我們看一看太平天國在

豐北廳第二次洪水爆發前後

的行動軌跡:

咸豐三年二月十日,太平天國攻克南京。

16天后,豐北廳第一次洪水結束。

三月初旬,北伐開始。

五月七日,北伐軍進入河南,並攻下了歸德府城。

五月十三日,北伐軍的前鋒已經開到了河南省會開封城下。

此時,

開封城內正規軍兩千人,七拼八湊的鄉勇兩千人。河南巡撫陸應谷早已離開省城,親率大軍三千,對敵軍

展開

遠端精神攻擊。誰知,北伐軍輕取歸德的訊息傳來,三千人立馬跑的只剩下了一百人左右。(

8

按說,北伐軍如果攻城,開封應該不難拿下。不過,北伐軍首領怎麼知道河南省會是紙糊的啊?他們被開封

“八朝古都”、“天王洪秀全的夢中情人”等名頭唬住,加上連日大雨,首領們認為,還是繼續北上,直取北京才是上策。三日後,即五月十六日,北伐軍撤離了開封。

12天后,太平軍在開封城下看到的大雨已經影響了豐北廳黃河堤壩,造成了該地第二次洪水爆發。

試想,如果太平軍攻下南京後,不在此地定都,而是立即全軍北上,參照北伐軍的行程,最遲最遲,他們於咸豐三年五月也會開進河南。以開封虛弱的防禦能力,攻克當不費吹灰之力。以開封為都,下游的豐北廳和銅瓦廂都將在其政權

輻射範圍內。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看銅瓦廂改道前後,太平天國的有關動向。

咸豐五年四月十六日,僧格林沁攻克山東馮官屯,生擒了北伐軍統帥,定胡侯李開芳。自此,太平天國轟轟烈烈的北伐正式落下大幕。兩個月後的六月二十日,黃河在銅瓦廂改道。我們刻舟求劍的推算一下。假如太平天國定都開封,再以開封為根據地啟動北伐,而北伐也在咸豐五年四月失敗了。那麼,銅瓦廂改道產生的大量饑民,足以給衰敗的太平天國注入新的活力。

小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透過

曹藍田的

眼睛

,瞭解到

清政府糟糕的賑濟水平。既然清政府不能有效

賑濟災民,那麼,就讓定都開封的太平天國取而代之,發揮政府職能吧!那時,

太平天國還會像在天京那樣為兵員流失發愁嗎?無數饑民會自發投奔,擠爆了這個政權的大門。

太平天國也會利用自己的組織和經驗,安置和訓練

他們

,從中攫取源源不絕的反清力量。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我們再看一看清廷。當豐北廳第一次洪水爆發時,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洪水和洪秀全之間,咸豐一直更看重洪水。為此,他花費了無數白銀修堵堤壩。國庫的銀子是固定的,此消彼長,軍費自然被相對壓縮。太平天國之所以能夠在軍興之初勢如破竹,也吃了一波黃河水患帶來的福利。

當豐北廳的大壩再次被洪水沖毀,咸豐不得不採取

“暫緩堵築”的政策。這意味著大清帝國的財政不再向黃河傾斜,而是要更多的花費在平定太平天國方面了。如此一來,太平天國的生存空間必然被大大壓縮。然而,“暫緩堵築”是個飲鴆止渴的政策,清帝國集中財力“

剿匪

的同時,勢必失去民心。太平天國如果以河南為家,便可以利用這一點,收割第二次、第三次洪水帶來的人口紅利。然而,楊秀清偏偏選擇了遠離黃河的南京作為都城。雖有偏師北伐,但豐北廳第二次洪水爆發時,北伐軍的路線是與豐北廳的方向背道而馳的,結果完美的錯過了黃河對太平天國的恩賜。當銅瓦廂改道,北伐軍早已徹底覆滅,就更是和黃河的幫忙失之交臂了。

不錯,東王座船上的老水手是說過:

“河南河水小而無糧”。但所謂的無糧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我們不妨看一看陸建瀛抄家一事。

據說,陸建瀛的祖先是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又是誰呢?他是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忽必烈之弟。元末明初,阿里不哥的後人為了躲避戰亂,定居於湖北沔陽,改為陸姓。到了咸豐年間,陸家已在當地繁衍成為了一個大宗族。(

9

)陸建瀛是陸氏宗族中混的最好的。

不過,自陸建瀛龍坪兵敗後,被各種口誅筆伐,兵科給事中吳廷溥更是向咸豐誣告,說陸建瀛在東南危機前,派人將金銀財寶運進京城兒子處,每日入城車數輛,十幾天都不曾運完。(

10

咸豐大怒,除下旨抄北京陸兒子家外,還令湖廣總督張亮基抄了陸建瀛在沔陽的老巢。

根據張亮基的抄家報告,我們可以知道下列資訊:陸氏宗族在湖北沔陽的產業,最大宗是田產。根據來源,田產可分為兩部分,其中,

31%

系繼承;另外

69%

系陸建瀛擔任兩江總督後購得。這部分共計

1383

畝。陸建瀛肯定是看過《紅樓夢》的,所以把大部分設為義田,規定義田地租用來贍養陸氏宗族中窮苦者;小部分設為墓田,規定墓田地租用來祭祀自家父母。

話說,當小編乍看到

1383

畝,立即換算成

922000

平方米。如果把這些面積分割成

92

平方米的單元房,足以安置一萬多戶人家了。算罷,小編不禁脫口而出:

“貪汙,如假包換的貪汙!”

然而,若是你接著看張亮基的抄家報告,會發現滿不是那回事。張亮基根本不是背後插刀,而是用這些數字真誠的向皇帝證明:陸建瀛太清廉了。(

11

陸建瀛曾經自供:

“臣家本寒素,歷任京職二十年,外官十餘年,依然屋無寸椽,田無寸土,人所共知。”(

12

)根據大清帝國的官場行情,咸豐也認可陸建瀛是清官,沒有感覺他的自供有一絲一毫的凡爾賽。加上陸建瀛兒子家中也沒抄出

什麼

,所以陸建瀛死後,皇帝下旨,賞還陸建瀛全部家產,以總督銜安葬。(

13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與之對應,我們看一看韋昌輝。眾所周知,韋昌輝是太平天國數一數二的大財主。那麼,韋昌輝家有多少田產呢?

答案是大約

260

畝。(

14

因為不到陸建瀛家一個零頭,韋昌輝哭暈在金田村的廁所。

只能說貧窮限制了我

的想象力。所以說,總督的清廉,是在饑民的哭聲與餓殍的沉默中被塑造出來的。大清帝國的問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一言以蔽之,這也是河南缺不缺糧的問題。

當太平軍攻下南京,有長江之險,又有舟船萬千,即使小學生都能看出,在南京定都的好處。而進軍以旱地為主的河南,就必須拋棄已經到手的巨大財富,奔赴一個未知的將來。

而且,太平軍大多為南方人,他們都不願去北地開封定都。太平天國以水師發家,定都河運發達的南京代表了大多數水軍戰士的願望。然而,戰略家要做的不是去媚俗,去討好大眾,而是要為這個政權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擺在太平天國面前的是一盤大棋,戰術家楊秀清好比一般的棋手,他只看到了眼下的幾步;而戰略家洪秀全就像一個

神級

棋手,

冥冥之中他

看的更遠。可惜在天父下凡面前無力迴天。

為何小編要以一個

“神”字形容洪秀全的戰略

那是因為

如果太平天國定都開封,再以開封為根據地,啟動北伐的話,還會多出一層勝算。因為就在咸豐的老巢北京,竟然有一位能夠左右城池陷落的太平天國臥底。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翁心存,是道鹹年間的重臣,咸豐三年他身在北京,擔任過刑部尚書和工部尚書。

他還有個有名的兒子,就是狀元帝師,三朝元老翁同龢。

當然,

小編所說的太平天國臥底肯定不是翁心存

。我們開啟翁心存的日記。咸豐三年七月八日,翁心存記下了這樣一幕:

“雷雨徹夜,……東直門城牆,裹皮坍塌者凡三十餘丈。……聞宣武門迤西城垣亦塌數丈矣。”(

15

假如太平軍於咸豐三年二月十一日拿下南京後,立即全軍北上,

以河南為根據地全力北伐。那麼,

5

個月足夠他們兵臨北京城下。即使遲到兩個月,等待太平軍的也將是

“北京歡迎你!”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我們還是開啟翁心存的日記,九月三日,他記下了這樣一句話:

“檣垣坍塌甚多,方議修葺。”(

16

)你說,你一個北方的城牆,在溼度遠小於南京的地方戳著,怎麼就好意思幾場雨下來就坍塌了?這北京的城牆,是太平天國的臥底無疑了。

九月三日,即使強弩之末的林李北伐軍,也打到了直隸趙縣,兩天後,他們將要佔領藁城。

太平軍興之際,太平天國好比體積小,動作靈活的餓狼。清國好比體積龐大,行動遲緩的大象。

大象在惡狼面前,渾身都是破綻,惡狼也

以其迅捷的動作,咬得大象鮮血淋漓

然而,惡狼卻不

曾咬中

大象最致命

的咽喉

也沒有找到供給惡狼持續撕咬的能量源泉

。只要清政府能夠艱難

維持運轉,他就會源源不斷調動各種資源對付敵人。戰爭,說到底,不就是一場財力的比拼嗎?最終,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清政府利用龐大的體積活活耗死了太平天國。

如今太平天國在網上人人喊打,相信有些讀者看到這裡,會額手稱慶。他們說,幸虧太平軍沒有進軍河南,否則

……以下省略痛罵太平天國的一萬字。

然而,如果你

是咸豐年間那些因黃河水災誕生的難民,你會慶幸太平天國沒有席捲你的家鄉嗎?

當黃河決堤,大清帝國根本無法完成最基本的賑濟。因為財富分配不均,糧食集中在無數陸建瀛

杜受田

這樣的清官和張繼庚、馬壽齡這樣紳士手中。災民人數雖多,卻是一幫沒有組織,沒有武器的烏合之眾。等待賑濟,

等到變成餓殍

,他們也等不來;跑去吃大戶,

大清帝國將會啟動

國家機器,把他們的九族化為齏粉。

如果太平天國以河南為家,情況就會不同。災民們可以在太平天國的組織和領導下,平均財富,推翻黑暗腐朽的大清帝國

一子錯,滿盤皆輸。當楊秀清以天父下凡定下南京為首都之際,太平天國便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類似太平天國這樣的政權,對

“寒苦之家”才有吸引力。而跑到大清帝國最富庶的江南一帶定都,只能陷入內卷。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也許正因為如此,定都天京後,楊秀清立即主持編寫了《建天京於金陵論》。次年,這本小冊子再版。大概,北京城牆自毀式反清與北伐失利的訊息已經傳到天京,楊秀清也象龍坪兵敗後,逃入南京的陸建瀛一樣,受到了部下廣泛的質疑。當然,這種質疑相當溫柔,遠不及

後的天京之變。

同治三年,天京陷落。不久,忠王李秀成被俘,於囚籠中寫下了總結太平天國曆史的《李秀成自述》。那場發生在

11

年前東王座船上的天東定都之爭,就是經李秀成之手記錄下來的。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沒有北上河南,而是定都南京,太平天國的長江之險變成了長江之殮

由於李秀成只上了兩年私塾,所以供詞中有很多錯別字。不知有意還是無意,他在轉述老水手的話:

“有長江之險,又有舟只萬千,又何必往河南”時,把“長江之險”的“險”字寫成了“收殮”的“殮”字。的確,長江象一條殮帶,殮葬了曾經那樣生機勃勃的太平天國。

似乎在黃河上面扯的太遠了,小編這個系列

11萬字,分為四個部分,黃河篇,安慶篇,南京篇和屠城篇。至此,黃河篇結束,明天開啟安慶篇。

下一篇,小編將會回到主線人物身上。

1

《太平天國史料彙編》

第十五冊,馬壽齡,《金陵癸甲新樂府五十首》,《天下凡》,

p669

7。

2

《李鴻章全集

2

》,《旌卹張繼庚等片》

p173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01

3

《太平天國史料彙編》

第十五冊,《張繼庚遺稿》,《上向帥書》,

p6654

p6655,

p6656

p6658

4

《太平天國史料彙編》

第七冊,《向榮奏稿》,《遣散脅從查拿奸細片》

p2833

5

《太平天國史料彙編》

第七冊,《向榮奏稿》,《遣散江寧觀音門外船戶水手摺》,

p2844

6

《太平天國史料彙編》

第十四冊,佚名,《粵逆紀略》,

p6268

7

《太平天國史料彙編》

第五冊,張德堅,《賊情彙纂》,

p2209

8

《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檔案》

第七冊,《陸應谷奏報省城萬分緊急並請調大兵救援及防堵北岸折》,

p145

9

陳慶章,《成吉思汗後裔追蹤記》,

p192-p210,

《湖北文史集粹》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10

《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檔案》

第五冊,《吳廷溥奏報陸建瀛將家口財貨運送入都並請將其在京家產密速查封片》,

p52

11

《左宗棠全集》

奏稿九,《張亮基奏稿》,《查抄已革兩江總督陸建瀛原籍產業片》,

p90-92

12

《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檔案》

第四冊,《陸建瀛奏陳自捐銀四萬兩請發給江藩司庫片》,

p536

13

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檔案》第八冊,《諭內閣著將金陵陣亡之江寧將軍祥厚等分別從優賜卹》,

p273

14

《太平天國革命在廣西調查資料彙編》,

p17

p18

,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出版社

1962

12

月第一版

15

《翁心存日記》

第三冊,

p999

,中華書局,

2011

6

月北京第

1

版。

16

《翁心存日記》第三冊,

p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