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舌尖上的節儉(圖)

古人舌尖上的節儉(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詩人李紳描寫了農民耕作的辛苦,告誡人們要珍惜糧食。“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聖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白居易提醒人們即使在豐收之年,也要節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明末清初理學家朱用純教育子孫們要勤儉持家。尚儉戒奢,樸素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先賢們為我們做出了表率,留下了一個個舌尖上節儉的佳話。

季文子餵馬不用糧食

春秋時期的季文子出身於三世為相的貴族家庭,他作為魯國正卿,掌管國政和統兵大權30多年,輔佐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三代君主,位高權重,他一心安社稷,忠貞守節,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史記·魯世家》說季文子當政時,“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全家人都不穿綢緞衣裳,過著儉樸的生活,只求樸素整潔,家裡的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

孟獻子的兒子仲孫見他如此節儉,很瞧不起他,就勸他說:“你身為國家重臣,代表國家形象,你卻如此寒酸、吝嗇,你不怕朝中的文武百官笑話你嗎?這樣做在對外交往時也有損我們國家的形象,影響我們國家的聲譽。您為什麼不改變一下呢?這於己於民於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後淡然一笑,迴應道:“我當然也想穿華麗的服裝、騎良馬名駒,可是,我看到國內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有的甚至還在捱餓,我不能看著全國百姓衣衫襤褸,粗茶淡飯,而讓自己的妻子兒女衣著講究,終日酒山肉海,如果這樣做我心裡會不安的。況且,我只聽說國家的形象和榮譽是透過臣民的高尚品德和文明舉止表現出來的,沒聽說過炫耀財富、講究排場能給國家增光添彩?”一席話說得仲孫無言以對。

孟獻子聽說這件事後,非常生氣,將仲孫幽禁了7天,讓他閉門思過。仲孫得到教育後,認為季文子做得對,敬重他的為人處世,於是仲孫痛改前非,效仿季文子的簡樸生活。訊息不脛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導下,魯國朝野出現了儉樸的風氣,併為後世所傳頌。

皇帝請客 徐孝克打包

蘇東坡在《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其四》中寫道:“君來坐樹下,飽食攜其餘。歸舍遺兒子,懷抱不可虛。”意思是說朋友聚餐後,還剩下一些飯菜,如果就這樣離桌而去實在可惜,有個朋友便打包裝起來帶回家給孩子吃。而在南朝時期真有一位官員在皇帝的宴席上也打包。

南朝末隋朝初的徐孝克曾任國子祭酒、國子監博士,後侍奉東宮講《禮》《傳》。徐孝克為人最孝,父喪時幾乎經受不了哀痛。侍奉生母陳氏,極盡贍養的義務。

徐孝克經常在宮中陪侍皇帝進膳,每次陪侍宴席,也沒見他吃什麼食物,可是到席散時,在他坐席前的食品卻少了,高宗詢問中書舍人管斌是怎麼回事,管斌因沒有太注意也回答不了。從此管斌便偷偷地留意觀察這件事,看到徐孝克在陪侍皇帝吃飯時,不捨得吃自己席前的食物,趁人不注意就將珍果塞在寬腰帶內。管斌當時不解他的用意,後來查訪,才知是拿回去給母親食用。管斌據實向高宗稟報,高宗很受感動,感嘆良久,於是詔令有關管事人員,以後宴會時,孝克席前食物,全讓他拿回去孝敬母親。當時朝野上下都誇讚徐孝克的孝行和皇帝的善解人意。

徐孝克生性清廉,並且喜歡接濟他人,因而不免窮困。他家徒四壁,母親患病,想吃粳米粥,也不能經常辦到。母親亡故之後,孝克就常吃麥飯,有人送來粳米,他對著粳米悲傷哭泣,終身不再吃粳米。

王安石請客吃餅邊

王安石在宋神宗時官至宰相,可謂位極人臣。他一生為官清廉,不修邊幅,不拘小節,吃粗茶淡飯,穿破衣爛衫。沈括《夢溪筆談》卷九載:王安石有哮喘病,用藥需要昂貴的紫團山人參,但是買不到。其時薛師政自河東還朝,正好有這藥,就送給王安石几兩,王安石不接受。有人勸他說:“您的病,非這藥不能治。這病困擾您很久了,這點藥物不值得推辭。”王安石說:“平生沒有紫團參,也活到今天。”竟不接受。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高官,如此行事,難能可貴。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公子到了京城,順便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蕭公子一聽當朝宰相要請自己吃飯,真有些受寵若驚,於是他鄭重其事,穿著華麗的衣服前往。過了中午,蕭公子感到飢餓難忍,可是王安石還沒有請他入席,他心裡想:我第一次來,王宰相肯定會準備豐盛的宴席來款待我,飯菜也會做得非常精緻,時間晚點情有可原,於是忍著飢餓,耐著性子等下去。

過了很久,王安石請他入席。蕭公子興高采烈地在餐桌前坐下,可是一看桌面,又傻眼了,竟然菜餚果蔬都沒準備。蕭公子心裡覺得很奇怪,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上飯後,又上了一份菜湯。蕭公子很嬌慣,只吃胡餅中間比較薄脆、香甜的部分,而把四邊軟且厚的餅邊都扔在了桌上。王安石看到後,也沒有說什麼,起身把蕭公子吃剩下的餅邊拿過來全吃光了,那個蕭公子見堂堂宰相如此節儉樸素,羞愧難當,起身告辭了。

“於半鴨”與“於青菜”

清初名臣于成龍早年科舉失意,以至大器晚成。清順治十八年(1661),44歲的于成龍被清廷任命為羅城縣知縣。他不顧親朋好友的阻攔,拋妻別子,來到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上任。《清史稿·于成龍傳》記載:“羅城居萬山中,盛瘴癘,民獷悍。方兵後,遍地榛莽,縣中居民僅六家,無城郭廨舍。”縣衙也只是三間破茅房,于成龍只得寄居於關帝廟中。他遵循“治亂世,用重典”的原則,在羅城為官三年,就使羅城擺脫混亂,得到治理,出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氣象,方圓百里人人稱頌于成龍功德無量。當地百姓見於成龍不帶家眷,插蒿棘為門,以土礫為几案,生活極其清苦,便主動給他送來一些鹽米,于成龍皆一概謝絕,他說:“我一個人無需這些東西,你們拿回去孝敬父母如同我受。”

康熙八年(1669),于成龍被擢升為湖廣黃州府同知,在麻城歧亭“黃州二府衙”工作生活了四年。麻城非羅城可比,沃野千里,稻米飄香,衣食豐腴,可是于成龍的生活仍然十分儉樸,平時布衣蔬食,與平民百姓別無二致。每天早晨,他買豆腐腦一小碗,作為早餐。他說:“日節一口,月積一斗。”在此期間,他曾寫一詞《百字令》曰:“楚天和靄,忽風狂雲暗,霎時雨濺入篷窗,噴碎玉,溼透竹,穹珠滴,龜怒龍吟,雷轟電掣,永夜無休息。挑燈倚枕,危牆只恐吹揭……”他在歧亭住的竟然是四面透風的危房。他的大兒子於廷翼來歧亭探望父親。廷翼心想歧亭乃富庶之地,父親的生活狀況一定不同於羅城、今非昔比了,不料其父仍然非常節儉,囊無長物。廷翼返回老家時,府中只有一隻醃鴨,于成龍就割了一半給廷翼作路途之食。所以民間流傳“於公豆腐量太狹,長公臨行割半鴨”。

康熙十七年,于成龍升福建按察使。他乘船前往福建,快要開船時,他讓手下人買了好幾擔蘿蔔。送行的人笑道:“你買這麼多不值錢的蘿蔔乾什麼?”于成龍笑著說:“我一路上的飲食,就全靠這些蘿蔔了。”

康熙十九年,于成龍被擢為直隸巡撫。作為一方諸侯,他仍舊堅持清廉節儉,甘守淡泊,不以為苦。每天以“屑糠雜米為粥,與同僕共吃”。翌年蒙康熙帝召對,皇帝對他非常滿意,稱讚他為“清官第一”,下賜帑金、御馬,並御製詩歌贈送給他,以示寵幸,

未逾兩年,于成龍又出任兩江總督。他從直隸到江寧赴任,與幼子同行,父子倆租了一輛驢車,每人帶數十文錢,途中自己掏錢住旅店,而不住公家的驛館。于成龍上任之初就明確表示,減免一切用於擺酒設宴和遊玩作樂的陳設與用具,並且明令不許設宴迎接、拜會和祝賀。有一次,下屬官吏辦了一個很簡單的酒席,邀請于成龍參加。他問為何設宴,屬下回答“為總督增壽”。于成龍笑道:“以飲食壽我,不如以魚殼壽我。”原來,當時江南出了個江洋大盜,名叫魚殼,此人武藝高強,兇猛強悍,禍害一方,官府也奈他不何。聽了于成龍的話,下屬感到非常慚愧,後來籌款請江南名捕將魚殼抓獲歸案。

于成龍在魚米之鄉江南任職期間,“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他的兒子們,冬天只穿短衣或木棉袍,沒穿過一件皮襖。總督衙門的官吏在嚴格的約束下,“無從得蔬茗,則日採衙後槐葉啖之,樹為之禿”。江南民眾被于成龍的清廉節儉所感動,送給他一個雅號“於青菜”。

于成龍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床頭的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別無餘物。南京男女老幼,商販僧侶皆痛哭流涕。康熙帝破例親自為他撰寫碑文,這是對他廉潔刻苦一生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