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英法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可遠不止此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英法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可遠不止此

中學歷史教材,讓我記住了自稱“太陽王”的路易十四

,有著富可敵國的凡爾賽宮、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以及統領歐洲的壯志野心。

美國作家威廉·裡奇·牛頓的《大門背後》

,讓我窺見到路易十四的生活起居,以及一地雞毛、奢靡束縛、逐漸黯然失色的凡爾賽宮殿。

英國作者斯蒂芬·克拉克的《英法千年鬥爭史》

,讓我明白了路易十四野心背後的多重夾擊,以及英法關係背後錯綜複雜的愛恨情仇。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英法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可遠不止此

定居巴黎的英國作者斯蒂芬·克拉克

,一直在觀察法國人對英國、英國人的態度和看法。面對法國曆史學家編著的歷史 “真相”,克拉克自認為有必要講述英法兩國你爭我斗的愛恨情仇史,在經過無可挑剔的歷史研究後,

特此創作出《英法千年鬥爭史》一書,希望可以拂去歷史的灰塵,掀開彼此的面具,將英法相處的過程原原本本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英法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可遠不止此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就成為了歐洲大國,它擁有腓力六世、路易十四、拿破崙、戴高樂等領導人的風姿;也保留凡爾賽宮、巴黎聖母院、埃菲爾鐵塔等歷史遺蹟的恢宏。時至今日,法國不僅有LV、CHANEL、DIOR等知名品牌的全球滲透,還有香檳、葡萄酒、法棍、牛角包等生活習俗的傳播。

這是世人瞭解的法國標誌,也是法國引以為豪的資本。只是,身為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的法國,真的這麼光鮮靚麗、奢華貴族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英法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可遠不止此

英法千年爭鬥史

檢視

歷史課上,我們學習到英法因殖民地衝突所引發的

七年戰爭

,以及國家之間簽署的《巴黎和約》。這場戰爭,使英國征服了法國在加拿大的殖民地,更讓法國割讓了自己在北美大陸的所有領土。隨著英國對殖民地的過分剝削,進而又導致北美十三州的革命者發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美國獨立戰爭。事實上,英法美三國的關係遠比教科書上所描寫的複雜混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英法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可遠不止此

早在1752年,年僅20歲的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就宣誓要效忠英格蘭國王喬治二世,忠誠地為弗吉尼亞的英國總督服務。

這時的華盛頓,認真執行著驅逐法國入侵者的任務,但也成為了英法鬥爭的受害方。英格蘭國王喬治二世借用華盛頓的手來對付法國,結果反被法國襲擊,更迫使華盛頓簽署了承認對法國人朱蒙維爾的謀殺檔案。

隨後1756年,英法七年戰爭正式開戰,雙方集結同盟軍,大肆爭奪殖民地的歸屬權。教科書上雖然寫著,1763年簽署的《巴黎和約》標誌著戰爭結束,但事實上,

1759年,戰爭的第三年,法國就已經敗下陣了,並試圖透過協商來結束這場惱人的戰爭。

面對英國大獲全勝的局面,早已向英國表明忠心的喬治·華盛頓並無異議。但是,喬治三世隨即頒佈了驅逐令和《魁北克法案》,華盛頓等人十分震驚,他們為北美殖民地戰鬥、犧牲,甚至還幫英國人驅逐了法國軍隊,到頭來,勞苦功高的自己卻要被驅逐出去,放棄自己生活的家園。於是,面對英國向殖民地徵收高額稅收政策的出臺,積怨已久的美洲愛國主義者們重新團結起來,於1773年發動了“波士頓傾茶”事件。

常理來說,法國本可以隔岸觀火,看英國和北美鷸蚌相爭,但路易十六的外交部部長夏爾·格拉維耶·德維爾熱納是位嫉惡如仇的反英派,為了給之前的七年戰爭一雪前恥,默許法國名人幫助華盛頓。只是,

法國的用心並未得到回報,美國在獨立戰爭之後竟將法國排除在外,與英國談判協商,最終英美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法國

提及法國,我們會想到精緻的法餐、奢侈的大牌。一杯咖啡配牛角包,手拎CHANEL經典手袋,再和朋友暢談天地,這些法國人引以為傲的法式生活,卻並非真值得推廣驕傲。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英法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可遠不止此

許多法國人認為,最先烘烤出來的長棍麵包是供拿破崙計程車兵享用的。可作者斯蒂芬卻認為,這種說法完全是虛構的,正如法語維基百科上說到的,長棍麵包其實會給士兵帶來不便。斯蒂芬指出,

有可能起源於1815年佔領巴黎的盟國之一的長棍麵包的質地是輕巧蓬鬆的,但法國有嚴格的工作時間,不允許麵包師傅在早上四點前開工,所以每天早上不可能生產出新鮮蓬鬆的長棍麵包。

隨著法國人逐漸注重飲食健康,開始研究全麥、穀物等麵包品種,長棍麵包改變了發酵時間、酵母量等因素,逐漸變成了現如今硬邦邦的法棍麵包。

此外,

除了法棍麵包,牛角包也並不起源於法國

。有歷史學家認為,這種新月形的麵包有可能來源於奧地利,麵包師為了讓人聯想到奧斯曼帝國旗幟上的新月形狀,特意將麵包做成了牛角形;也有人認為,是軍人出身的商人奧古斯特·臧在巴黎開了一家維也納麵包店,才讓巴黎出現了吃牛角包的流行趨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英法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可遠不止此

除了普及率很高的法式早餐,法國文化藝術也在影響一批又一批的普羅大眾,只是戰爭面前,藝術人性顯得異常脆弱。1921年,設計師可可·香奈兒創辦了公司,並把公司大部分的股權出售給了猶太商人皮埃爾和保羅·維特海默。

二戰期間,為了獨佔香奈兒5號香水的決策權,可可向自己的情人,德國保衛官漢斯·金特·馮丁克拉格舉報了兩位猶太商人,隨後她還一直住在納粹在巴黎的總部,麗茲酒店裡。戰爭結束後,與納粹合作的可可雖然被捕,但最終她還是和納粹情人漢斯一起秘密逃亡到了瑞士,過上了舒適的生活

現今,優雅、精緻的CHANEL品牌雖然俘獲了很多人的心,也與法國的優雅、簡約和奢華相互關聯,只是當古今事件在眼前切換時,猶如鯁在喉,難以下嚥。

理論與實踐的區別,猶如史書與真相之間的差距。《英法千年鬥爭史》,帶我們從另一個視角看英法、品歷史,瞭解最真實的過去,引發最貼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