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兩次暗殺曹操都沒有成功,什麼原因?

漢獻帝作為東漢末年時期的皇上,在他小時候被董太后所養育,當時的人都稱之為董侯,公元189年的時候,漢獻帝劉協被董卓擁護成為皇帝,在董卓被誅殺了之後,漢獻帝劉協又被亂臣賊子董卓的手下郭汜挾持,在此之後,是楊奉和董承將他保護,並且帶回了洛陽,在公元196年,漢獻帝被當時的兗州牧曹操所挾制,不得已將都城遷到了許縣,並且讓曹操擔任了司空一職,但是這些都不是漢獻帝劉協的主觀意願,而是被曹操做強迫的無奈之舉,而漢獻帝劉協卻不甘於就這樣成為一個被後人恥笑的傀儡之帝,於是,他便在暗中謀劃,聯合忠於皇室的臣子,密謀對曹操的暗殺計劃,可是精心策劃的兩次謀殺方案都最後宣告失敗,那又是因為何種原因,才導致了一代君王對一個臣子的暗殺計劃失敗呢?其原因必然是多樣,複雜的。

漢獻帝兩次暗殺曹操都沒有成功,什麼原因?

▲漢獻帝劉協畫像

亂世而起,烽火狼煙

在公元189年,漢靈帝病情危重,,留下了一紙遺詔把年幼的漢獻帝劉協託付給了當時的宦官上軍校尉,在漢靈帝去世之後,當時的大將軍何進擁護劉辯稱帝,即是漢少帝,但是其實,此時國家的大權已經落到了這個大將軍何進的手中,而劉協則被冊封為了渤海王,並且與此同時天下大亂,身處內宮的宦官的在朝野中的大臣們開展了一場爭權奪利的鬥爭,起初是何進把上軍校尉殺死,在緊接著是宦官張讓和段珪把何進誅殺,在之後,當時的司隸校尉袁紹和虎賁中郎將袁術以及何進的舊部又帶兵開始反攻,殺死了宦官二千餘人,因為張讓和段珪沒有能力再組織軍隊還擊,因此,他們只能挾持著劉協和劉辯二人倉皇出逃,而就是在這逃亡的路上,不想又碰上了董卓帶領的隴西鐵騎軍隊,漢少帝年紀尚輕,見到這樣的場面直接被嚇傻了,小皇帝身邊的人也不敢作聲,只怕被這隴西鐵騎發現,惹來殺身之禍,直到尚書盧植趕來才把兩位年輕的小皇子帶回了宮中,可是此時的京城早已淪陷,成為了董卓的天下,董卓憑藉著超強的軍事實力,完全控制住了局面,於是他就開始了自己的奪權計劃,先是逼迫漢少帝罷免司空劉弘,自己取而代之,之後又要立當時的陳留王也就是劉協為皇帝,想要直接改朝換代,這著實將當朝的文武百官下了個大跳,然而百官們害怕董卓的淫威,沒有人敢於站出來反對,於是,在第二天便廢除了漢少帝,改立劉協為王,是為漢獻帝,而此時的漢獻帝劉協才不過九歲而已,年幼的他出生在這亂世之中而又身份特殊,這注定了他這一生的顛沛流離與苦楚的傀儡皇帝生涯。

漢獻帝兩次暗殺曹操都沒有成功,什麼原因?

▲諸侯戰亂動漫圖

董卓焚燬洛陽,只曹操一人營救

亂臣賊子董卓焚燬了洛陽城,並且在西遷長安的途中,天下諸侯只有曹操一個人去追擊。全天下的諸侯看著洛陽化為了灰燼,但是卻無動於衷。當漢獻帝來到了長安之後,得知有一人孤軍追殺數百里,便急忙派宦官前往打探訊息。他們說,那個人正是曹操。曹操帶軍奔襲了數百里甚至在途中幾乎命喪于徐榮的手中。從那時起,漢獻帝劉協將曹操這個人深深地記在了心中。曹操的出現其實是給漢朝帶來了希望的,因為當時的漢朝已經馬上失去了天下,諸侯們其實已經不再承認漢朝的地位了。而此時曹操的出現。給了漢朝復興一絲縹緲的希望,因為這天下的諸侯也不都是蠅營狗苟之輩,依然還有人能夠想起漢朝的正統旗幟。如果說董卓是第一個幫助劉協報仇的人,那麼大手的曹操就是第一個把漢獻帝當成皇帝一樣的諸侯。零六年,郭四舉兵,史籍玉琴。所以,在王允遇害之後,國四火併之時,漢獻帝劉協選擇了向東走。在楊奉、楊定以及董承的護送之下,漢獻帝和當時的文武百官迅速朝向洛陽的方向進發。甚至,他們還聯絡了白波軍、胡才、李樂等人。做了這樣充足的準備,才擋住了郭汜、張繼這些西涼軍的追殺。而在一路奔走之後,當時的文武百官都已經十分的飢餓和睏乏,因此,尚書郎以下的官員大多都餓死在牆壁之間,有的被兵士所斬殺。當漢獻帝劉協回到了她日思夜想、朝思暮想的洛陽後漢獻帝劉協。陷入了長久的呆滯與凝望之中,劉協看著殘破不堪的洛陽城牆、燒得焦黑的城門,以及洛陽城內一片殘破不堪的景象之後。心中十分的悲痛,百姓都以雜草木頭當成食物。當年洛陽城內的人口有數十萬之多,是天下最為繁盛的都城,但如今只成了一片焦黑的城牆。

甚至大漢的朝廷不需要任何人來攻打,就要因為這樣殘破的景象與貧窮而解散了。正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曹操帶軍趕來了,他扶起了即將倒下一半的大漢王朝,給劉協帶來了肉湯與食糜,給當時的文物百官帶來了衣食,並提供了住宿,這樣才給漢朝帶來了一絲希望。正是因為這樣,漢獻帝劉協以及當時的文武百官才同意了,曹操要遷都許昌的要求。

漢獻帝兩次暗殺曹操都沒有成功,什麼原因?

▲董卓動畫圖

曹操實力大漲,漢獻帝恐憂慮

在漢獻帝劉協離開了那狠毒的何皇后之後,以及蠻橫荒淫無道的董卓還有殘忍的國四之後,當時15歲的漢獻帝劉協第一次在屬於自己的皇宮中安穩的休息了一夜。自從那時起,他開始有了一絲當皇帝的威嚴,雖然這只是一種表象,但是也令漢獻帝劉協沉醉其中,因為當時袁術稱帝,有曹操聽令,為他征討。張繡進攻南陽之時,也是曹操替他多次征伐出戰,正當袁紹坐擁70萬大軍雄踞河北的時候。也是曹操發兵打出了著名的官渡之戰。雖然世人皆知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打著漢室的名義在平定天下。但是在當時看來,漢獻帝劉協依舊是當時唯一正統的皇帝,而曹操擁立他當皇帝,自然也是給了他一種曹操,忠心為漢的形象,並且漢獻帝劉協認為,曹操也會像當年一直追殺董卓一樣。為了光復漢室而不惜一切代價可是隨著曹操勢力的不斷膨脹。漢獻帝劉協感到了十分的惶恐與不安,因為自從遷都許昌之後,曹操被他敗為司攻,而在打敗了袁紹70萬大軍之時,給予曹操的土地為俊也成了曹氏的封地,當曹操平定關中的時候。又將曹操封為了魏公,隨著曹操官職的不斷上升,他的權利也是越來越大,直至巔峰。而在漢獻帝劉協看來,在魏公之上,他又能冊封什麼呢?是魏王亦或是魏帝呢?漢獻帝劉協十分驚恐地發現他已經。他已經沒有什麼能夠賞賜給曹操了,因為曹操已經打下了大半個天下,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如今的漢室天下,其實已經成為了曹氏天下。並且勢力越發強大的曹操他的野心也逐漸膨脹,之前因為他實力不強,仍然需要挾持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如今,他打敗了當時最大的諸侯袁紹之後,已經成為了最強大的,最有實力的諸侯,甚至可以不需要這個漢獻帝的名號來為他籠絡人心,招兵買馬,因此,這讓漢獻帝劉協覺得自己的大漢王朝不保,便動了暗殺曹操的心思。

漢獻帝兩次暗殺曹操都沒有成功,什麼原因?

▲曹操畫像

漢獻帝暗殺曹操,衣帶詔事件

雖然漢獻帝劉協有一定的才能,不願再當傀儡皇帝,但是漢獻帝劉協勢單力薄,於是寫了一道密詔縫在衣袋裡,賜給車騎將軍、國舅董承。董承回到家,從衣袋的襯裡之中,發現了一份用鮮血寫成的詔書,趙忠拜託他邀集一批忠義之士設計,誓死要殺死曹操這個亂臣賊子。於是董承就在私下裡秘密地約上了他的幾個親信,商量怎樣除掉曹操。他們覺得自己力量不夠,在這時候,他們想到了同為劉姓的漢室後裔劉備,於是認為劉備將會幫助他們,就找劉備前來商量。因為曹操要攻打徐州的陶謙時,曹操便認定了陶謙是他的殺父的仇家,還親領大軍攻打徐州,把徐州地面上的彭城、阜陽取綠居陵、夏丘等五個城邑殺的雞血不留。等到徐州的護衛之戰結束之後不久,陶謙就久病在床,在他死之前還剩一口氣的時候把徐州給了劉備管理,但是之後呂布用小計謀得到徐州。劉備逼迫他投奔曹操,曹操並沒有計較,並且還用漢獻帝劉協任命他當上了豫州牧。而且劉協還十分喜歡她,再封他成為左將軍、宜城亭侯。二人的關係在明面上看,劉備似乎是曹操的盟友,實際上曹操是在提防劉備,曹操命人掌握劉備的動向。劉備瞭解曹操的脾氣無法揣測,為了保住性命,他每天就只在園子裡乾乾農活。這種做法迷惑了曹操。曹操覺得劉備並無不妥的地方,於是開始安心了。而當董承等人把漢獻帝的衣帶詔拿給劉備的時候,劉備很快就願意參加反曹的聯盟了,如此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衣帶詔。

漢獻帝兩次暗殺曹操都沒有成功,什麼原因?

▲劉備動漫畫像

雖然漢獻帝劉協想要嘗試拿回皇權,但可惜的是他失敗了。而且劉備在徐州公開反對曹操的第二年春節,有人向曹操發了漢獻帝命令董承誅殺的是曹操,於是曹操殺死了董承和參與此事的侍郎王子服、,而且還把這些人家族一併誅殺。在這以後,曹操帶著武氏進入宮中,在漢獻帝劉協的面前,拿著白練將漢獻帝一生最愛的董貴人害死,不僅如此,曹操還因為這個理由,將許多依然效忠於漢獻帝的大臣殺死。朝廷上下安排的都是他的親信董貴人被曹操害死後,伏皇后內心不安。他寫信給他的哥哥,伏完歷數曹操罪惡,希望伏完能夠找到機會除掉曹操。可是沒想到這封信被伏完家的一個僕人,偷偷地獻給曹操。曹操勃然大怒,於是脅迫獻帝廢掉伏皇后,衣帶詔這件事被洩露之後,使漢獻帝劉協承受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不僅幫助他的董承全族都無一人倖免,而且就連董承的女兒董貴妃以及肚子中的胎兒也被一併誅殺,而且連同皇后及兩個皇子和服侍的家族也都要成為曹操手下冤魂。

漢獻帝兩次暗殺曹操都沒有成功,什麼原因?

▲漢獻帝動畫圖

曹操勢力強橫,失敗實為必然

漢獻帝劉協沒有對局勢基本的判斷力,無視了之前靠王允和呂布暗殺董卓後反被郭汜等人挾制的前車之鑑,未曾考慮事成之後該怎麼脫身。曹操絕非一般的軍閥,軍權的全程把握十分牢固,不可能被少帝和宦官聯手合謀,用一些陰謀就可以解決掉,曹操是完全自己的軍閥,曹操的屬下諸將是軍閥的僚屬,並非朝中大臣劉協的天子名號,對當朝的諸公沒有任何實際號召力。這就註定了劉協即使十分幸運,能夠把曹操誅殺,那麼劉協的結局也只有死這一條路,如同之後的北魏朝的孝莊帝對待大臣一樣,又為爾朱氏輕而易舉的拿下一樣,那麼,假如漢獻帝當真有決心有如同覺醒一般就要殺死曹操,藉著以此上早朝的時機,拿著大劍向滿堂臣子大喊隨我誅殺反賊曹操。

是否可行呢?看看歷史上曹操的個人武力值,甚至可以一人斬殺10餘亂兵,而在古代,只要可以以一敵百就是第一等的武將,可見曹操絕非漢獻帝劉協可以誅殺,因此漢獻帝對於曹操的暗殺,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