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選官難事,言東必為西,總不稱心,可笑耳!

引言

唐貞觀年間,四方皆澱,天下豐饒,人心久亂思安,天下讀書人迷戀鄉土,大多不願應試做官,以致朝適各地官員缺失。太宗為儘快補充,以今省府發文各級找人。但凡有赴京參選者,其一路費用皆由官府供給,即使這樣,許多讀書人仍然以各種託辭不應。

盛唐選官難事,言東必為西,總不稱心,可笑耳!

那時,雖唐承隋制,已有科考,但情勢所為,一切從簡。開始,只要是被選中的人,只要到了省上便拜職官。其後稍緩,至吏部候選之人數滿之一百或二百即組織考核,然後量才分往各地任職。據載,那些分管人事、考選的官吏一年四季忙碌,沒有一點休息。

此情形一直持續到了貞觀十年,時中書令馬周任吏部尚書,才制訂了較為系統、完善的選仕任官制度,時間上定為每年十月一日開始,次年三月三十日年完畢。

天下竟有讀書人不願做官?此固為奇聞矣!然,亦見初唐之盛況,或居鄉野田園,娛情遊樂,尤勝於朝堂為官。或不可知也。

盛唐選官難事,言東必為西,總不稱心,可笑耳!

有言貞觀時,西域使者來朝,見皇室朝堂接見之簡,似毫無繁華之景象,回去便說“唐不如隋”。殊不知唐朝乃真正“包子有肉不在褶”。由選官之事,側面可見當時社會的繁榮穩定,“貞觀之治”實則不虛。

以下擇錄盛唐時期選官趣事二三,實則有趣之極,或可搏君一笑耳。

其一:指東打西,總不如意

最早時,吏部侍郎唐皎負責考核選人,他常問人籍貫家親之事。如果有人回答:“家在蜀答地。”他便在冊上名後注“吳”,如此,將來分配的方向必為江南了;如有人說父母在江南,他便寫“隴右”。

盛唐選官難事,言東必為西,總不稱心,可笑耳!

這可能也是防“腐”之意,但時間長了,大家就摸著規律了。有一信都人,心裡希望去河朔地,便回答說:“願去江淮為官。”唐皎即注“漳塗間一尉。”原來他並無規律,只要不去本地即可。他的這套分法,後來多為採用,為許多人認可。

這種做法弊端很多,很多人其實並無行政能力。高宗龍朔之後,以不堪任職者眾多,便在年未考核時,將各級官員登入成榜,懸掛於集市,通常被叫作“長名”。這其實是一種“民意測評”,透過一定時間,榜上最終留下的名字為合格,可升職;被塗抹掉的或降或免。如,宏道年間,魏克己為侍郎,榜上得以留名,後被升同州刺史。

盛唐選官難事,言東必為西,總不稱心,可笑耳!

其二:萬、王、丁、士

武則天如意元年,李志遠掌管選人。有一姓萬、姓王的被涮了下來,便行賄書記人員,減其點畫,將萬姓改為丁,王將姓改為士,準備授以官職。

李志遠一見便覺得不對頭,說:“今年參加選拔任用之人雖不下數萬,但姓氏我大概清楚,裡面哪有丁、士姓的。此肯定為萬、王姓字。”那書記者知已識破,便承認作弊了。

其三:累死人不償命

武則天久視年間,吏部侍郎顧琮為人公正耿直。那時朝中多寵臣,每遇銓選,皆打招呼、通關節,顧琮非常厭惡。一日見衙署壁畫,便指著畫對同僚說:“此差使是最苦的,何不畫天官掌管銓選呢?”

陸元方一直任(吏部)天官侍郎,臨終時說:“我命本該長壽,就是因為領了銓選的差使,整日勞心傷神,以至今日啊!”說完就死了。

盛唐選官難事,言東必為西,總不稱心,可笑耳!

後記

看清戲感掌吏部官員考核、推選事為肥差,而唐代始終為苦差,何以如此?概社會、政治之清明耳。唐為中華文明之鼎盛為最,包容、開放為其特色。

十四年,玄宗在東都,敕吏部置十銓,以禮部侍郎蘇頲、刑部侍郎口口、工部尚書盧従願、散騎常侍徐堅,御史中氶宇文融朝集,使蒲州刺史崔林、魏州刺史崔徵、鄭州刺史王嶽、荊府長史韋虛心等同掌選,分為十銓。

盛唐選官難事,言東必為西,總不稱心,可笑耳!

以上擇錄於唐《唐封氏聞見記》,似覺有趣,與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