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曹操死後究竟葬於何處?一塊墓誌引軒然大波

曹操在三國是首屈一指的風雲人物,他不但生前攪動天下,書寫自己的歷史,而且死後也留下謎案,令人探索。作為一代帝王,曹操死後究竟安葬何處呢?要想解答這個間題,我們還得從歷史上流傳的“七十二疑家”之說說起。史載:建安二十三年。,曹操預感自己壽數將盡,於是特意頒佈一道《終令》。安排身後之事。因曹操對鄴城(今河北臨障縣附近)有著特殊的感情,敬仰西門豹在鄴地投巫開渠的英明果決,他希望啟已的墓地與西門豹祠比鄰。兩年後,這位傑出的風雲人物病逝於洛陽,臨終前他留下《遺令》:“殮以時服,葬於鄴之西岡,與西門豹運回鄴地安葬。從現存的史料看,曹操操對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認真一的落實。於是,曹操“七十二疑家”之說始傳於世。再加上漳河確實羅列著眾多小山似的墓冢,所以這一說法就更加為人們所信。

一代梟雄曹操死後究竟葬於何處?一塊墓誌引軒然大波

及至宋朝,這一說法又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宋代後期,宋金對時,宋朝出於政治需要,以蜀漢自居,謾罵金朝為奪權竊國的曹魏。金朝乾脆以曹魏為正統,推崇曹操,每年到陵上祭祀曹操。因曹操陵在地面上已經難以辨認,於是,金人就將錯就錯,以“七十二家”為曹操的墓葬祭奠之。那麼,上述史料所載是否可信呢?現代考古學家直在進行努力探測,試圖找到確鑿證據。

一代梟雄曹操死後究竟葬於何處?一塊墓誌引軒然大波

1998年,考古學家在西高穴村西北0。5公里處出土一塊墓誌,墓主為卒於公元345年的魯潛。志文中提到魯潛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與距離,據此推測曹操墓應在西高穴村附近。魯潛墓的時間距曹操下葬葬不過百餘年,因而考古學界認為這一記載十分可信。

2008年12月,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組織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進行發掘工作,在高穴村南發現了一座大墓,位置與文獻記載、出土魯潛墓誌等材料記載完全一致。這座東漢大墓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墓。它主要由基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總長度近60米,佔地面積740多平方米。

一代梟雄曹操死後究竟葬於何處?一塊墓誌引軒然大波

考古人員在墓室中發現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初步鑑定為一男兩女。其中墓主人為男性,鑑定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推測是曹操遺骨。

考古學家指出,該墓的墓葬規模巨大,結構複雜,磚券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這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

一代梟雄曹操死後究竟葬於何處?一塊墓誌引軒然大波

文獻記載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墓地未發現封土,情況亦符合。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徵,年代相符。而曹操本人主張薄葬,曾寫下“古之葬者,必必居瘠薄之地",臨終亦留下“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等話語。如今發現的大墓雖規模不小,亦出土了200多件器物,但墓內沒有壁畫,裝飾飾簡單,十分樸實。

隨葬的兵器、石枕等,有文字證明是曹操平時常用之物,與他的喪葬觀念一致。

一代梟雄曹操死後究竟葬於何處?一塊墓誌引軒然大波

雖然種種跡象都表明,考古學家們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現的高陵極有可能為曹操真墓,但是要真正下定結論,還需要更加確鑿的證據。於是,考古學家們又對高陵進行了進一步考察,並且從墓葬中發現了更有說服力的確切證據。這些證據是8件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銘文的隨葬物品。曹操生前先受封為“魏公”,後晉爵為“魏王”,死後諡號為“武王”,這些石牌、石枕所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的稱謂,是確定墓主人身份最重要、最直接的歷史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