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山河月明》第39集,可以說是該劇最精彩的劇集之一,該集比較鮮明生動地展現了靖難之變中的兩大戰役:濟南保衛戰和東昌之戰,指揮這兩場戰役的一文一武兩大將領,鐵鉉和盛庸,可謂一戰成名。但他們的結局卻大不相同,歷史給他們的評價也截然相反,詳情如何,請聽露珠慢慢道來。

一 濟南保衛戰

朱棣自從打出“奉天靖難”的旗號謀反以來,可以說幾乎未遇到敵手,但他沒想到,在小小的濟南城卻栽了個大跟頭,甚至差點命喪於此。

歷史中,朱棣攻濟南城連攻三個月而不得,便陰謀掘開黃河大堤,引黃河水灌城。為了濟南百姓的安危,鐵鉉決定採取詐降之計,誘殺朱棣。

而在劇中,鐵鉉也用了詐降之計,但沒有說朱棣要淹濟南城。只因為朱棣知道鐵鉉是一個正人君子,而且剛直不阿,過去他又幫助過鐵鉉,所以,他相信鐵鉉的投誠一定是真的。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因為《山河月明》是為朱棣立傳,所以該劇著力把朱棣塑造成一個正面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美化朱棣的問題。

鐵鉉和盛庸在城頭暗設千斤閘,盛庸和弓箭手藏身在城牆下,城門裡邊也早已暗伏兩百精兵,只有鐵鉉站在城頭,好讓朱棣相信他的誠意。

這時的鐵鉉,心思和盛庸是不一樣的。盛庸是希望能砸死朱棣一了百了,而鐵鉉這時是想生擒朱棣的。因為虛偽的建文帝,下旨說,不要使他背上殺叔之名。從鐵鉉對朱棣的個人感情來說,他也不希望朱棣就此慘死,而是希望能活捉朱棣,就此迫使燕軍罷兵,達到天下太平,百姓免遭塗炭的理想局面。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所以,鐵鉉囑咐控制閘門計程車兵們,一定要等燕王完全進了城門再放下閘,活捉燕王。當時盛庸聽了鐵鉉的話,眼珠動了幾動,他心裡暗想的肯定是,我才不會聽你的呢,等會就囑咐士兵早點放閘,一定要砸死這個燕庶人!

但因為控制閘門計程車兵過於緊張了,導致功虧一簣。眼看朱棣的馬頭已經進入閘門底下時,有個老兵的手略微鬆動了一下,導致閘門輕微往下落了一點,引起了朱棣和張輔的警覺,張輔喊了一聲“殿下”,朱棣聞聲勒馬,盛庸命士兵趕緊放閘,朱棣的馬被砸中馬頭,朱棣也摔在馬下,幸被小將張輔拼死救回。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這一段拍得極好,氣氛緊張,讓看劇的觀眾也捏了一把汗。或許真是天命不該絕,千鈞一髮之際,朱棣又逃得一命。

朱棣死裡逃生,痛恨鐵鉉,命令手下立即開炮攻城,要把濟南城頭變成焦土。鐵鉉眼見士兵死傷無數,百姓遭殃,只好用了一個損招:把朱元璋的靈牌擺滿城頭,讓朱棣和士兵們不敢開炮。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這時的鐵鉉和朱棣,彼此都恨極了對方,因此,在後面的東昌之戰中,鐵鉉對手下的將士們下令,燕王喜歡身先士卒,習慣帶著精騎衝陣,所以,一定要讓他們有進無退,即使射殺了朱棣,罪過也由我鐵某一人承擔!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因為建文帝的一句“

勿使朕擔上殺叔之名

”,使得明朝將士都不敢對朱棣放箭,生怕不小心射死了燕王,到時候皇帝找他們算賬償命。他們哪裡知道建文帝心裡的彎彎繞呢,建文帝是想著讓天下人知道自己的寬宏大量,想著收買人心,殊不知正是他這一句虛偽的話,才致使將士們不敢對朱棣痛下殺手。朱棣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每有激戰,他都親自帶人殿後,雖只帶數十騎人馬,但每次卻都能從容撤退,只因沒人敢殺他這位皇叔。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劇中將這段歷史細節進行了改編,東昌之戰中,因為鐵鉉的命令,將士們真的對朱棣痛下殺手了,若不是張玉拼死相救,朱棣可能就死在東昌之戰中了。

我覺得這樣改編好,兩軍對陣,各憑本事廝殺,讓我們觀眾看起來痛快不憋屈。

二 東昌之戰和夾河之戰

東昌之戰,是盛庸的傑作,盛庸瞭解朱棣作戰喜歡用騎兵衝鋒,並且每次都喜歡衝在前面的特點,所以他開陣將朱棣誘入其中,之後將朱棣與他的手下重重包圍。張玉、朱能分別引兵來救,朱能負責殺入重圍援救朱棣,張玉則負責吸引分散明軍,最後朱能成功救得朱棣逃離,而張玉則陷入重圍,力戰而死。

劇中是寫張玉為救朱棣,被鐵鉉和盛庸包圍,盛庸勸降,但張玉誓死效忠燕王,寧死不降,鐵鉉為全其忠義,求盛庸下令射殺了張玉。張玉一直都是朱棣最愛的謀臣良將,朱棣非常倚重和信賴張玉,張玉之死令朱棣非常傷心,多年隱痛遺憾,朱棣即位後,追封張玉為河間王,配享太廟。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此戰讓朱棣的精銳騎兵幾乎損失殆盡,元氣大傷,也讓朝廷士氣大振。

建文三年三月,盛庸又在夾河(今河北武邑境)地區,與朱棣展開了遭遇戰。一開始,雙方勝負相當,朱棣方折損了大將譚淵,盛庸方也戰死了部將莊得和楚智。

三月二十三日,兩軍再次展開拼殺,戰鬥一直持續到午後,雙方各有勝負,遂罷戰各自休息。

就在這時,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東北風大作,塵沙漫天,咫尺之間不分你我。因為這時燕軍恰好在東北方,而盛庸兵卻在西南方。所以,風助燕軍,順著風趁勢猛烈衝殺,而盛庸方逆風作戰,眼睛被風沙所迷,一下子就處於了劣勢,被燕軍大敗。

夾河之戰後,盛庸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打過勝仗。

因為之前建文帝的軍隊,已經被李景隆折損了數十萬,再加上盛庸等部後來的失敗,建文帝再也無力抗衡朱棣了。

三 朱棣稱帝,鐵鉉和盛庸的不同人生選擇

朱棣稱帝以後,盛庸率所部投降,奉命駐守淮安。後被人彈劾他圖謀不軌,盛庸被迫自殺。

反觀鐵鉉,一直死守濟南,朱棣進攻山東,不得不繞道濟南而行。直至建文帝失蹤,朱棣登基以後,才敢回過頭來進攻濟南。鐵鉉仍是死守不肯投降,最後終因寡不敵眾,被朱棣生擒。

但鐵鉉見了朱棣,仍是誓死不降,立而不跪,並且對朱棣罵不絕口。憤怒的朱棣命令對鐵鉉處以磔刑(即凌遲處死),處死以後還用油鍋把他炸了,可以說是殘忍至極!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我們都知道明成祖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在歷史上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也因此,對於朱棣謀反,奪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可能後世的我們並沒有那麼反感。

尤其看了該劇《山河月明》,裡邊把朱棣描述得這麼好,而把建文帝寫成一個陰狠虛偽的小人,我們可能就更加支援朱棣,而討厭有點神經質的建文帝了。

但是仔細看看歷史上,朱棣對待不肯投降的建文舊臣及其家族的誅殺,其行為簡直令人髮指。

比如,方孝孺被誅十族,被殺者多達

873

人,齊泰、黃子澄都被誅九族,刺殺朱棣不成的大臣景清,被誅九族,後來連其家鄉人都被牽連攀扯,整個家鄉的人都被朱棣屠盡,史稱“瓜蔓抄”。其餘建文舊臣,以及宮女太監等等,被殺者更是數不勝數。

這還只是朱棣誅殺的人數,在朱棣和建文帝長達四年的奪位之戰中,雙方交戰,所死傷的將士更是多達五十多萬人。還有那些因戰爭而無辜被殺,或是餓死病死的平民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建文帝削藩,最多害的是他老朱家的親人,而對於臣子和百姓,建文帝在位的四年,一直都是實行比較寬仁的政策的。若是朱棣不謀反,建文帝雖只能做一個平庸的皇帝,但至少,天下不用死那麼多人。

所以說,雖然朱棣上位後,用實際作為來證明了他可以做一個好皇帝,可以開創一個盛世,但是在肯定他的歷史成就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他篡位謀反給百姓帶來的巨大傷害,不能抹掉他屠殺建文舊臣的罪惡。

鐵鉉和盛庸,這兩個合力擊敗過朱棣的將領,一為文臣,一為武將,最後的人生選擇卻大不相同。

鐵鉉寧死不屈,而盛庸選擇了忍辱偷生。

死守濟南,東昌之戰,朱棣差點命喪這二人之手,但他們結局大不同

盛庸一開始拼死抵抗燕軍,不過是出於遵從朝廷的號令,朱棣當了皇帝他自然投降。而鐵鉉之所以誓死抵抗朱棣,直到朱棣做了皇帝,他還在繼續死守濟南,是因為他剛直不阿的品格,一以貫之的思想,捨生取義的精神。

這時的鐵鉉,所忠於的並不是已經失蹤的建文帝,而是他內心的為臣之道、做人原則,大義凜然的志節,取義成仁的儒家精神。

今人看鐵鉉,或許覺得他固執,一根筋,不懂得變通,不識時務,然而對比李景隆和盛庸之流,鐵鉉這樣的人,在外族入侵的時候,才是民族的脊樑。

鐵鉉,字鼎石,他無愧於這個名字。鐵鼎石,鐵骨錚錚,忠義之臣,千載之下,猶為人敬!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