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前言: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分裂時期,鄭、齊、晉、楚、吳、越、魏、田齊、趙、秦等諸侯先後成為霸主,風雲一時,旋即衰落,

反而是文化最落後的秦國後來居上,統一全國。

霸業興衰是多方面因素原因造成,比如客觀環境、地理位置、外交策略、君主執政能力、改革力度以及運氣因素,秦統一是上述因素集合的產物。

文化最落後的秦國卻規避了舊體制的侷限性,透過激進的改革實現了富國強兵,透過暴力統一全國。

高度的集權、文教的劣勢導致秦王朝正統性得不到六國居民的認同,雲集起義,秦帝國曇花一現,興於集權與文教落後,毀於集權與文教落後。

一、春秋首霸:鄭國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以周天子為核心的分封體系旋即崩潰,諸侯國崛起,天子喪失權威,不再是天下共主,打破王權的國家是鄭國。

鄭國是周宣王時期分封的諸侯國,資歷較淺,但與王室血緣最近。

首任君主鄭桓公是宣王幼弟、幽王之叔,兼任王室司徒,與幽王一起遇害;其子鄭武公率軍擊退犬戎,後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邑,鄭武公相繼消滅東虢、鄶、胡等小國,鄭國擴張成為中原大國。

第三位君主鄭莊公藐視王權,逼迫周平王互換太子為人質,“周鄭交質”使天子權威掃地殆盡;繻葛之戰中,莊公擊敗了周天子的軍隊,開創了諸侯國擊敗天子的先河。

諸侯混戰中,鄭莊公分別擊潰周、虢、衛、蔡、陳聯軍及宋、陳、蔡、衛、魯聯軍,戰無不勝,成為春秋初年的霸主,“天下諸侯,莫非鄭黨”。

莊公死後,諸子爭位,霸業終結。

鄭國崛起是王室權力下放的產物,鄭國三代君主擔任卿士,身兼是王室重臣與地方諸侯雙重身份。

武公、莊公對周平王政權的建立與鞏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功高震主,周王室依賴鄭國而生存,鄭國因而稱霸中原。

鄭國的霸業與周天子地位密不可分,鄭憑藉擁立之功欺凌天子、震懾諸侯,展現霸權,卻又不得不維護天子權威以此鞏固本國地位,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頗似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鄭國在擊潰天子權威的同時,也降低了本國的影響力,天子淪為了名義上的共主,得不到諸侯的尊重,鄭國的地位自然下降。

天子威命不行、王綱解紐,天下格局由以天子為核心的分封等級體系解散為彼此獨立的國際社會,霸權以實力為基礎,鄭國地理位置不佳,位於中原地區,北臨晉,南靠楚,西有周王室,東部區域被衛、曹、蔡、宋、陳、齊、魯等國佔據,四戰之地,版圖難以拓展,旋即衰落。

一以貫之,鄭國憑藉打破天子權威而威震華夏,卻難以在相對公平的競爭秩序提升綜合國力,喪失霸權。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鄭莊公掘地見母

二、春秋五霸之首:齊國

鄭國衰落後,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維護周天子的權威與華夏諸侯的團結,成為新的霸主。孔子稱“齊桓公正而不譎”,桓公正直而不狡詐。

齊國是武王時期分封的諸侯,首任君主的姜子牙,成王時期齊國被授予征伐特權,在諸侯各國中地位崇高。

在鄭國獨霸中原之際,齊國悄然崛起,僖公調節宋、衛、鄭三國紛爭,討伐宋、魯、郕、許,襄公吞併紀,降服郕,成為中國東部的頭號大國。

桓公重用管仲,開創霸業,管仲提富國強兵與尊王攘夷。管仲認為通貨積財是加強齊國圖霸的根本,把經濟政策放在首位。設鹽官煮鹽,設鐵官制農具,實行鹽鐵專營;“相地而衰徵”根據土地質量差額徵稅;糧食“準平”,平衡糧價,間接上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

同時,把全國分為二十一個鄉,其中工商六鄉,士十五鄉。工商專心本業,免服兵役。

士鄉即農鄉,平時農夫耕田,戰時當兵,兵農合一的體制降低了軍事費用。對外“尊王攘夷”,維護周天子的權威。團結華夏諸侯,存邢救衛,遏制勢力膨脹的楚國。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周王賜給他“彤弓矢、大路”,使他獲得了“專征伐”的權利,開始了“禮樂徵代自諸侯出”的局面,霸業達到頂峰。

桓公晚年昏聵,五子爭位,霸業僅僅維持了一世。

齊國的霸業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版圖廣闊,僖襄時期,齊國透過兼併擴張,成為頭號大國,實力超群。

第二,地理位置優越,齊國位於東部沿海,交戰時不易受到多面夾擊,內部環境相對安定。

第三,商業基礎良好,齊國商業尤其發達,經濟繁榮,是管仲進行經濟改革的基礎。

第四,管仲改革符合國情與國際形勢,周王權威雖然淪喪,“尊王攘夷”有利於團結華夏諸侯;齊國經濟基礎良好,“富國強兵”在短期內能夠實現,提高了綜合國力。

齊國的霸業僅僅延續了一世,直接原因是諸子爭位,根本原因是國力不足,與“尊王攘夷”的口號的束縛密不可分。

齊雖然是霸主,國土面積卻沒有急速擴張,齊兼併了三十多個小國,多為東夷部落,周天子分封體制下的諸侯魯、宋、莒、燕、衛國等國實力遠遜於齊,卻沒有被兼併。

桓公的霸業以維護周王統治、鞏固華夏族的團結為重,力圖避免華夏族諸侯的內鬥,齊國絕對實力沒有劇烈增長。

“尊王攘夷”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也在道義上予以約束。

桓公之後,齊國維持了經濟強國的地位,政治、軍事大國的地位被晉、楚取代。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三、兩極格局下頭號霸主:晉國

齊之後,晉楚兩國在近百年的時間裡爭奪霸權,最終形成平分霸權、晉國佔據優勢的局面。晉國實力超群,最終君主權力被公卿架空,三家分晉。

晉是周武王子,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國。

周幽王死後,晉文侯殺死周攜王,與鄭、虢助周平王在洛邑建國。晉文侯之子昭侯將曲沃分封給文侯弟成師,曲沃與晉國進行了長達67年的內鬥,曲沃取代晉成為正統,小宗篡奪大宗,以下克上,成為禮樂崩壞的標誌。

晉武公先攻滅了荀、董、賈、楊等國,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晉國超越齊國成為超級大國。

獻公對宗族篡權頗為忌憚,殺光公族,驅逐諸公子,公族勢力日益衰微,卿族勢力日漸顯貴。

晉文公開創霸業,一是勤王,二是爭霸戰爭。文公先是幫助王室平定了王子帶之亂,隨後在城濮之戰中打敗楚國,奠定了霸主地位,次年諸侯會盟於河陽,作為天子的周襄王被迫參加。

孔子稱“晉文公譎而不正”,認為晉文公譎詐而不正直,用尊王之名為自己謀取私利,晉國尊王為假,爭霸為實。

作為第三代霸主,晉國具有絕對的實力震懾諸侯,與楚、秦、齊三大國交戰中勝多負少;霸業持續時間超過百年;文教發達,人才濟濟。

晉國因公卿奪權而分裂,與周王室衰微異曲同工。晉獻公摧殘同族,文公培植異姓公卿,靈公年幼,趙盾執政,代替君主主持會盟,開啟了公卿專政的序幕。

晉國推行分封制,把土地分給卿大夫,晉國勢越是強盛,卿大夫實力越是強勁,權勢壓過君主。

君主只能利用公卿之間的矛盾誅殺異己,卻難以奪權。

文公時期有十餘家公卿執政,彼此相互制衡,隨著卿大夫之間的內鬥與相互蠶食,卿大夫勢力坐大,頃公時期,六卿強而公室弱。出公時期,韓趙魏三家攻滅智,瓜分了智家的土地,趕走出公,晉國名存實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了趙、魏、韓的諸侯地位,晉國在形式上堅持了幾十年後滅亡。

晉國的崛起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版圖擴張,奠定了稱霸資本,在齊桓公尊王攘夷維護道義時,作為姬姓諸侯的晉國不參加會盟,忙於擴張,無論是同宗的華夏諸國還是邊境異族,一律兼併,不講道義。

二是地理位置極佳,晉東扼太行山,西控宕崤山,南鄰河內,周王室與秦、楚、齊三大國均受到晉的遏制,晉是春秋戰國諸強中地緣優勢最鮮明的國家。

三是人才濟濟,文公重用的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先軫、欒枝、荀林父都是傑出的人才,其後裔賢者居多,執政的十一個家族人才輩出,無可匹敵。

晉國卻因公卿奪取而滅亡,毀於制度,是周朝分封體制的犧牲品。曲沃代翼是小宗取代大宗,曲沃一族成為晉國國君本身就不具備合法性,獻公驅逐眾公子後,君主的兒子不在國內成為制度,公族勢力極其薄弱。

晉的霸業仰仗於卿大夫,卿大夫越賢能,封賞更優厚,權勢越大,君主奪權難度增加。卿族眾多時,君主尚且能夠左右平衡維持地位,當卿士權力壟斷,君主連名義上的共主也做不成了。

晉國分裂之後,齊國卿大夫田氏篡權,魯、宋、鄭、衛、楚等國公族執政,分封體制出現危機。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三家分晉

四、兩級格局下的挑戰者:楚國

晉國成為霸主的同時,南方的楚國成為晉國的唯一競爭者,楚國政治、經濟、文化全面遜色於晉國,在爭霸中處於下風。

楚國位於中原華夏諸侯封國的南面,長期被視為南蠻,周昭王曾三度南征荊楚,最後一次全軍覆滅,此後楚國迅速壯大。

西周崩潰後,周室東遷,熊通自稱為武王,僭越王權,歷代楚王不斷蠶食中原諸國,根據記載,先後有四十五個諸侯國被楚國吞併,楚國成為方圓五千裡的大國,與晉國並駕齊驅,爭奪霸權。

楚莊王在邲大破晉,中原各國除晉、齊、魯之外,盡尊楚莊王為霸主,楚國的霸業達到頂峰。

在晉國因卿大夫爭權衰落後,楚國也日益沒落,每當楚國吞併華夏諸國,總是設定為縣,(和郡縣制無關),縣公由當地的望族和公族擔任,久而久之,楚國的實權被公族控制,公族各自為政,偌大的楚國變成了鬆散的邦聯,楚王成為名義上的共主,難以調動地方勢力。

楚昭王時,吳國軍隊輕易的攻克郢都,與各縣公不出兵救援有直接關係,楚王也無可奈何,只能透過公族制衡公族。

與晉國、齊國相比,楚國的公族勢力犬牙交錯,並未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楚王因此保住了王位,但是國家一盤散沙,政令難以執行,在戰國時期淪為最保守的國家,被秦國蠶食消滅。

楚國長期不被中原王朝所認同,屢次受到攻擊,其崛起是實力長期積累的結果。外部環境方面,周王室屢次南征,軍事力量始終難以征服楚國,周室東遷中原混戰為為楚國崛起的提供了良機,齊桓公組織聯軍並未對楚國構成實質性打擊。

地理位置上,楚國位於長江南岸,有長江天險作為依託,易守難攻,楚人能集中力量逐步蠶食沿岸諸侯,周王室的軍事行動始終對楚國難以構成有效的打擊,這和西周都城位於中國西北,相距過遠有關。

楚人憑藉不斷的積累與蠶食成為大國,其衰落與分封體制密不可分。晉、楚都因體制而走向衰落,是周王室衰落的不同版本,晉權力下放給卿大夫,楚的權力被公族掌握,都毀於體制的弊端。

晉的生產力更強,卿大夫相互兼併最終三家分晉,君主權力高度集中,他們再也沒有大規模的分封導致權力下移,改革阻力降低,三晉中魏國、趙國都曾輝煌一時。

楚國生產力低下,楚王、公族勢力相互制衡,吳起的變法因舊貴族的反撲而失敗,楚國也喪失了扭轉國家命運的最後機會,在戰國時期受人欺凌。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五、春秋晚期的小霸主:吳國

根據《史記》記載,吳國建國是吳太伯,吳太伯是周文王父親季歷的哥哥,吳與周出身同宗。

春秋末年,晉楚衰落,晉在外交上拉攏吳抑制楚,吳國的政治影響力陡然提高,吳楚關係日益惡化。

吳王闔廬重用孫武、伍子胥等人,軍事實力日益強大。吳軍一度攻克楚國都城郢,威震華夏,隨後隨闔閭入侵越國,兵敗身亡。

即位的夫差復仇,大破勾踐,越淪為吳的附屬。此後,夫差專注於爭霸中原,擊敗魯和齊。

前482年,夫差北上參加黃池之會與晉爭奪霸主。國力復甦的越國乘虛而入,攻下吳都姑蘇,結束了雙方附屬關係。

公元前478年,越再度攻吳,吳滅亡。

吳國的崛起是時代產物,當晉楚同時陷入體制內衰退時,吳國憑藉軍事力量的飆升而瞬間崛起,闔閭重用孫武、伍子胥,短期內成為區域性的軍事強國。

吳國短暫滅亡的根本是窮兵黷武。

晉、楚、齊、秦同時疲敝,吳得以風雲一時,綜合實力上不過是個二等國家,吳國在攻克郢都後野心膨脹,侵越,擊敗強大的楚國與齊國,與晉國爭奪霸權。

長期的征戰導致吳國國困民乏,精銳死亡殆盡,盛極而衰。

吳國的滅亡,是君主高估了自己的國力,透支國力。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伍子胥

六、春秋末代霸主:越國

根據《史記》記載,越國是夏王少康庶子所建立的國家,與吳同時崛起。

晉拉攏吳制衡楚,楚利用越牽制吳,因此吳越關係不和,屢次交戰。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吳王闔閭攻打越,兵敗身死。次年,復仇的夫差大破越國,勾踐投降。

勾踐臥薪嚐膽,重用文種、范蠡,恢復國家的生產,國力逐漸復甦,等待良機滅吳。

吳王會諸侯於黃池,越乘虛而入,攻克姑蘇,吳越講和。

公元前478年,越攻打吳,吳王夫差請求投降,勾踐不準,吳亡。

勾踐仿效夫差,會齊魯諸侯于徐州,向周王室進貢,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肉,承認越是華夏諸侯的霸主,宋、衛也把越當做霸主。

此時,越國領土已過淮水以北,與魯國接壤,西達鄱陽湖,南至今紹興、溫州一帶,取代秦國成為四強之一。

勾踐在成為霸主後志得意滿,范蠡隱退,文種被賜死,越國的輝煌沒有被延續下去。戰國中後期,越國被楚國消滅。

吳越爭霸本是時代的產物,晉楚因內亂無暇擴張,吳、越藉此崛起。

和吳國的窮兵黷武相比,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積聚國力,最後消滅吳國,成為區域性的大國。

越衰落的根本是自身落後性,春秋時期吳越尚未開發,經濟、文化遜色,憑藉軍事力量烜赫一時,最終衰落,戰國時被楚國滅亡。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越王勾踐臥薪嚐膽

七、戰國首霸:魏國

戰國初期,從晉國分裂出的魏國稱霸中原百餘年,魏國率先對傳統的體制進行了徹底的改革。

經濟上,任用李悝變法,“盡地力之教”,使土地發揮最高限度的效率,還提出“平糴法”,國家根據年成好壞收購、出售糧食。法制上,李悝撰次《法經》,提倡國家要用法律約束。

文化上,拜子夏為師,提升儒學地位,提出了“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軍事上,啟用吳起,採取武卒制,精選士兵進行訓練。

文侯時期,魏國人才薈萃,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受到重用,法儒並舉,富國強兵,消滅中山,抑制趙國,連敗秦、齊、楚三大強國,雄霸華夏。

文侯改革,標誌著世族政治開始被官僚政治所代替,卿大夫階層開始瓦解。

武侯時期,魏趙關係緊張,三晉聯盟瓦解,中山復國,吳起受到猜忌,逃亡楚國。魏惠王即位後,率諸侯朝見天子,史稱逢澤之會,魏國霸業達到頂峰,惠王后期遭遇馬陵之戰慘敗,霸業結束。

魏國的強盛得益於體制改革,政治、經濟、法律、軍事方面的改革導致魏擺脫了分封體制,君主集權,文化繁榮,生產力提升,成為戰國初年的頭號強國,反觀其他國家沿用舊制,與魏國相比嚴重落後。

但是,當各國分別改革時,魏國體制優勢不復存在,孫臏、商鞅、範睢、張儀、尉繚甚至吳起在遭遇猜忌或是難以施展才華時,投靠他國,成為其他列強的功臣。

商鞅等人的離開並不意味魏國無人可用,而是能人太多,部分有才華的人受到壓制,出國謀求出路。

同時,地理位置的劣勢加劇了魏國霸權的衰落,魏處於四戰之地,霸權建立在與趙國的聯盟之上,魏趙皆從晉國分裂,長期結盟,魏獨霸中原之際,趙國卻得不到實惠,最終聯盟瓦解,魏四面受敵,受到列強圍剿,霸權衰落。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李悝(lǐ kuī),中國戰國時期的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八、二強並立:田齊

三家分晉後,齊國政權被卿大夫田氏篡奪,齊國也被稱為田齊。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任用田忌、孫臏為將,齊國日益強盛,在馬陵之戰後結束了魏霸主的地位,魏惠王與齊威王“會徐州相王”,齊國成為新的霸主,此時秦國也開始崛起壯大,形成了秦、齊兩強並立的局面,齊綜合實力位列七國之首。

宣王在外交策略屢屢失誤,客觀上放縱了秦國的崛起。

一是不支援合縱攻秦,六國聯合攻秦,宣王因為各國沒有推舉自己為合縱長而拒絕出兵,攻秦失敗。

二是齊楚聯盟的破裂,楚懷王因貪圖小利而與齊斷交,結果與秦國交戰損失慘重,楚國想重建聯盟,宣王拒絕。

湣王時期,齊在軍事上瘋狂擴張,引起諸侯恐慌,遭遇五國合縱攻秦。

齊聯合韓、魏大破楚,率軍攻入函谷關,迫使秦國求和歸還韓、魏土地。隨後,秦昭王自稱西帝,奉齊王為東帝,齊王去帝號,聯合五國攻秦,秦王被迫放棄帝號。

齊湣王消滅宋國,擊敗楚與三晉,意欲吞併周王室,成為天子。燕國以樂毅為將,五國攻齊,殺死湣王,攻克齊國70餘城。

雖然田單用火牛陣擊敗燕光復齊國,但是國力銳減一蹶不振。

齊國崛起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齊國也改變體制,國力增強。

第二,齊國處於中國最東部,不會腹背受敵。

第三,魏趙聯盟瓦解、秦齊同時崛起,導致了魏國霸業迅速衰落,齊國因此取而代之。

齊國霸業的崩潰是外交策略的失誤。

齊秦並立時,秦國是齊國的主要敵人,引領諸國削弱秦國有利於確定齊國的獨尊地位。

宣王因以一己私利拒絕攻秦,沒有直接削弱最大的競爭者秦國;拒絕重啟齊楚聯盟,主動喪失盟友。

齊湣王的外交策略是正確的,遏制秦國,擴充土地。隨著軍事上勝利,齊王利慾薰心,野心膨脹,有意取代天子,引起各國的恐慌,五國聯合攻打齊,齊國衰落。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田單

九、戰國末年抗秦主力:趙國

趙國是晉國分裂出去的國家,在齊國崩潰秦國獨霸天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躍居六國之首,成為抗秦主力。

趙實行“胡服騎射”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以能任官,明確了遊牧文化的主導地位,大批出身低賤和有戎狄背景的人得到重用,主動打破華夏貴、戎狄卑的傳統。

趙率先組建騎兵部隊,西破林胡、樓煩、北滅中山,拓地千餘里,是秦統一六國最大的障礙。閼與之戰,趙奢、廉頗大破秦軍。

前260年,長平交戰中秦軍坑殺趙軍四十多萬人,奠定了統一天下的格局,隨後秦在邯鄲保衛戰中被救援的魏、楚聯軍擊退。

秦王嬴時期,李牧屢次擊敗秦軍,趙王中反間計誅殺李牧,秦隨即攻克邯鄲,公子嘉逃亡代,公元前221年被擒,趙國滅亡。

趙國的崛起是也是變更體制,且主動打破華裔界限,軍事力量迅速崛起,成為六國抗秦的主力。

地理位置上,趙位於晉國最北部,分晉的韓魏兩國位於中原,成為秦齊擴張的緩衝地帶。人才方面,趙國不拘一格用人,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良相名將輩出。

趙國由盛轉衰的拐點是長平之戰,幾代積攢下的軍事力量消耗殆盡。通常人們把長平之戰的失敗歸結於趙王昏聵,為了區區小利引火上身;任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坑害全軍。

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趙王、廉頗甚至趙括都沒有出現決策失誤,中國西高東底,上黨高原與平原的緩衝地帶,秦人一旦佔據上黨,頃刻之間就能吞併韓國、兼併魏、趙的只是時間問題。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趙王佔據上黨是必要的,能夠遏制秦國的攻勢。在有利的地形下,廉頗堅守不出,秦國無計可施,秦趙陷入消耗戰中。

趙國國土狹小,資源有限,秦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與秦國進行消耗戰,趙國面臨經濟崩潰,主動出擊是下策也是不得已的策略選擇。

趙括面對白起,只有失敗的命運。長平之戰,趙國的策略選擇上沒有嚴重失誤,只是敵人太強大。

秦人在此戰中也損失慘重,延緩了吞併六國的步伐。一以貫之,趙國的衰落主要原因是實力不足,難以同秦國相抗衡。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李牧擊秦

十、一統天下:秦國

秦國在西周東遷後才被周平王承認為諸侯國,此前只是周王朝的附庸。周室東遷後,秦人逐漸佔據了西周故地岐山、鎬京一帶地區,建立國家。

秦穆公時期,“益國十二,闢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國成為大國,東進入的步伐受到晉國阻攔。戰國初年,魏國強盛,侵佔秦河西地區,攻入關中,惠公曾集中50萬軍隊被魏國擊敗。

秦獻公仿效魏國變法,廢止人殉、遷都、擴大商業活動、編制戶籍和推廣縣制,軍事上擊敗魏,扭轉頹勢。

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極為激進。

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推行嚴刑峻法。增加連坐法,輕罪用重刑;普遍推行縣制;廢除舊世卿世祿制。

經濟上,重農抑商,獎勵耕織,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廢井田,開阡陌,國家承認土地私有;統一度量衡。

軍事上,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宗法關係上,強制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編訂戶口,規定居民要登記各人戶籍,按戶按人口徵收軍賦。

文化上,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宦之民。商鞅激進的變法導致秦國成為戰爭機器,推行軍國主義。

經濟上重農抑商,為戰爭提供資源;軍事上頒佈二十等爵制度,刺激了軍隊戰鬥力;重法、愚民、削弱宗族勢力增強中央集權。

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迅速強盛。

秦孝公屢次擊敗魏國,奪回河西失地。秦惠文王吞併了魏國在黃河西部的所有領土;擊敗了五國聯軍,瓦解了楚、齊聯盟,消滅蜀、苴和巴,佔領楚國漢中,版圖增長了一倍。

昭襄王時期,蠶食韓魏,攻克楚國郢都,長平之戰消滅趙國主力,確立獨霸地位,秦始皇掃六合在情理之中。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秦穆公

秦國的統一包含各種因素,幾乎外部環境都有利於秦國。

外部環境上,秦國從未遭遇亡國風險,實力強大的晉國內部分裂,魏國因三晉聯盟瓦解而衰落(魏國的主要競爭者是齊),齊國被五國聯軍擊垮,國際形勢始終有利於秦。

政策的延續性,從孝公起歷代秦王施政具有延續性,反觀幾個主要競爭對手,魏武侯、楚懷王、齊宣王均出現決策失誤,助長了秦國的優勢。落後的政治經濟體制有利商君變法,整合資源。

秦在戰國七雄中體制最落後,國內既沒有掌握實權的卿大夫和公族,也未出現掌握大片土地的地主階層(如戰國四君子),百姓文教水平低下,因此商鞅變法只能在秦國取得成功。

人盡其才,決不依賴。

秦國是君主獨裁下的客卿執政體系,商鞅、張儀、司馬錯、范雎、呂不韋、尉潦、李斯、韓非、白起、王翦等文臣武將大多來自他國,秦王重用客卿,但不依賴,名臣武將能夠世襲土地者寥寥無幾,商鞅、張儀、范雎、白起都未得善終,公卿集團沒有對王權產生威脅,客觀上推進了秦國的統一步伐。

地理位置,秦國地處中國西部,地勢居高臨下,晉國分裂後,秦在七國中地勢最佳。

秦帝國僅僅統治了十五年滅亡,學界有多種觀點。

筆者僅從商鞅變法闡述其崩潰之緣由。

第一,過度的集權意味著王室的孤立。商鞅變法瓦解了秦國宗族勢力,地方上缺乏凝聚力;官僚機構分田而不世襲,官員利益難以受到保證;吞併六國後,秦國的軍事賞罰機制難以執行,軍事力量下降。秦王抑制官僚、地方勢力確立獨尊地位,也把自己陷入孤立,無人效忠。因此西漢以後,皇帝允許土地私有,皇權與掌握土地的地主階層利益高度一致,鞏固統治。

第二,商鞅“燔詩書而明法令”,忽視文教,秦是軍事強國,在文化上遜色於六國,當落後文明徵服先進文明地區時,只有認同當地文化合,凡能鞏固統治;始皇時期焚書坑儒,文化專制,只能迎來更加激烈的反抗。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秦始皇

十一、總結:十國成敗得失之比較

上述各國,其崛起原因歸結於時代背景、地理位置、君主能力、人才儲備、機制創新、軍事能力、政策延續等方面,一一歸類。

1、時代背景:10國,鄭、齊、晉、楚、吳、越、魏、田齊、秦、趙。時勢造英雄,任何國家的崛起都伴隨著時代背景,這是個共性問題。

2、地理位置:6國,齊、晉、楚、田齊、秦、趙。6國憑藉地緣優勢成為強國,齊、楚、晉、秦是版圖最大的國家,地緣因素對霸權意義重大。

3、君主能力:10國,所有國家都曾擁有英明之君主,共性。

4、人才儲備:9國,鄭國沒有特別著名的大臣,霸權之爭實際是人才的競爭,共性。

5、軍事力量:10國,共性。

6、政策延續:4國,晉、楚、魏、秦霸權超過百年,政策延續。

7、機制創新:7國,齊、晉、楚、魏、田齊、秦、趙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制度創新,走在了歷史的前列。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圖)秦滅六國

各國失敗也原因各異,大體分為綜合國力有限、地理位置不佳、政策失誤、體制缺陷四個方面。

1。綜合國力有限:鄭、齊、吳、越、趙。上述五過的絕對實力有限,在特定環境下成為霸主,即便是山東大國齊,和晉楚相比也是相對落後的。

2。地理位置不佳:鄭、魏,四戰之地,眾矢之的。

3。政策失誤:吳、田齊,盲目的窮兵黷武。

4。體制因素:晉、楚、魏、秦,六國變法後,魏的體制優勢蕩然無存,也算是一種倒退,秦王朝是因為體制而崩潰。

因此,在上述十國中,秦國具備了全部成功因素,決策極少失誤,僅因無可避免的體制性缺陷而崩潰,統一非秦莫屬。秦之前,晉國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也因體制而衰落。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