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為什麼趙國必敗?

長平之戰,為什麼趙國必敗?

春秋戰國時期,一場戰爭有百萬人參與的只有長平之戰,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這是秦國和趙國之間生死存亡的一場決戰,雙方均傾盡國力、耗時三年時間,最終秦國戰勝,坑殺40萬趙軍,從此秦國橫掃天下,再過30年,秦始皇短短几年時間就統一了中國,所以這場戰役是戰國時期的分水嶺,為我們留下了紙上談兵、人屠白起等諸多故事。即使在今天看來,那場血雨腥風的戰鬥仍然令人唏噓不已。

教科書上談到趙國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趙國替換廉頗,讓沒有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領兵,才導致最後的失敗,其實難免有些偏頗。畢竟,這是生死之戰,趙國全軍覆沒,怎會因為一個人經驗上的不足而一概而論呢?

首先,起因上,趙國惹火燒身。

秦國東出,先攻打弱國韓國,這個時候秦國已經採用了範睢的“遠交近攻”策略,這是在張儀連橫基礎上的一個改進版,其目的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蠶食周邊小國,這個策略能實實在在的擴張秦國領土。實施這個策略後,很輕鬆的就拿下了韓國中部的幾塊土地,把韓國從中分成南北兩塊。韓國割地求和,希望把北邊的上黨郡17座城池讓給秦國。結果呢,這個上黨郡郡守馮亭把土地獻給趙國,他這麼做的目的,當然是想用上黨郡這塊肥肉,挑起當時天下最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作為夾在中間的小國韓國,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趙國國君在平原君等勸說下,竟然接受了這塊土地,所以跟秦國決裂,才有後來的故事。

趙國敢拿土地,說明至少在戰鬥力上跟秦國還是差別不太大,否則即使有那個賊心也沒那賊膽。拿了土地,當然秦國是不幹的,秦國出人出力打韓國,憑什麼你趙國坐收其成?要是你,你也不會幹。所以,秦、趙之間就發生了上黨郡之戰,這是長平之戰的前哨,雙方熱熱身,結果英勇善戰的秦軍戰勝了韓國守軍,秦國緊追不捨,來到了長平這個地方。

而且,當時秦國打韓國時,周邊的趙國、魏國、楚國等其他國家是做了壁上觀。

長平之戰,為什麼趙國必敗?

其次,國力上,趙國實際上是處於弱勢。

打仗打的是錢和糧,既考驗人力,更考驗國力。當時秦國佔有陝西、甘肅、四處、重慶、湖北湖南等約1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軍隊100萬。趙國地處河北、山西部分、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約100多萬人口,兵力50萬。

雙方耗時3年時間,前方聚集了100萬人口,需要後方糧草支援,趙國雖然在這之前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當時也有廉頗、藺相如、趙奢等戰國名將,但也只從軍隊戰鬥力上得以提升,其在兵源、糧草方面沒法與地處西南的秦國相比。秦國地緣遼闊,人口眾多,特別是糧食資源上,巴蜀地區自古是天府之國,李冰治水,讓四川成為秦國的大後方,雖然當時蜀道難難以上青天,但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人定能勝天,有後方巴蜀源源不斷的糧食供給,前方戰士才能吃得飽飯,而趙國,強撐三年後,所有國力耗盡,又遇到自然災害,打到最後,為了支援前線,就連君王都帶頭喝粥。其慘狀可想而知。

再次,軍事實力,秦軍佔據上風。

長平之戰史書上講的大概經過是,趙國主將廉頗力主防守,據長平關隘天險,在長平成功防守秦軍三年時間。後來秦軍使用反間計,說秦國不怕廉頗,怕趙奢,趙國換下廉頗,派上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才最終被白起打敗。

其實,長平之戰剛開始時,趙國軍隊處於優勢,派了25萬軍隊,對陣18萬原來的秦軍,從數量上來說趙國處於優勢,但廉頗採取防守策略,後來雙方增派兵馬,秦軍50多萬,趙軍40多萬,雙方傾盡所有力量在全國招兵,據史書記載,各國甚至都把國內12歲以上的男子都拉到戰場上。

趙國如果在軍事實力上能戰勝秦國,或者即使能打平的把握,我想趙國以逸待勞,在糧食用盡之前也會考慮到跟秦國打一張的,為何要拖到最後,跟大國秦國去拼國力呢?這說明,當時在軍事實力上,趙國雖然有廉頗這樣的老將,也有藺相如、平原君、虞卿這樣的良臣,但軍隊整體實力還是抵不過虎狼之師的秦國。

秦國自建國以來,就為周王室戍守邊關,年年跟西邊的西戎打仗,為周王室所依仗,而且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軍隊實力可以說是整個諸侯國中排名第一,再後來滅了義渠後,更是相容了少數民族的優點。

所以,長平之戰趙國徹敗並不是什麼紙上談兵的趙括一人之過,而是國力使然,是偶然中的必然。

除非,合縱能夠成功。

但是趙國取上黨郡,以及在合縱方面,其他諸侯國,包括趙國自己都左右搖擺,加上秦國的強大,其他國家在長平之戰時,最終選擇了作壁上觀。所以最後就剩下兩國之間的國力之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