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對話古遺址·長江行⑦|在安徽博物院,與5000年前的玉龍、玉鷹、玉豬相遇

三星堆對話古遺址·長江行⑦|在安徽博物院,與5000年前的玉龍、玉鷹、玉豬相遇

川觀新聞記者 成博 吳夢琳 攝影 吳楓 發自合肥

中國是玉的國度。玉器往往被視作代表質地的“天公之美”與代表工藝的“人工之美”的結合,因而廣受中國古人,尤其是文人的喜愛。

三星堆對話古遺址·長江行⑦|在安徽博物院,與5000年前的玉龍、玉鷹、玉豬相遇

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掘的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凌家灘遺址,普遍被認為是一處約5000多年前的大型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石器、陶器,使我們隔著數千年的時光,看見先民們高超的工藝與瑰麗的想象力。

三星堆對話古遺址·長江行⑦|在安徽博物院,與5000年前的玉龍、玉鷹、玉豬相遇

目前,大量凌家灘遺址出土的文物由安徽博物院保護和展出。在安徽博物院的展廳中,璧、璜、鉞、錛、環、鐲、玦、管珠等精美的玉器展陳,讓我們看到5000多年前的凌家灘人,已經具備了成套玉禮器規模。安徽博物院展陳設計部工作人員管丹平告訴記者,“凌家灘出土文物所涵蓋的文化符號,範圍之廣、淵源之深都是世所罕見的,代表了人類史前文化的一個高峰。”

三星堆對話古遺址·長江行⑦|在安徽博物院,與5000年前的玉龍、玉鷹、玉豬相遇

在中華文明的諸多早期聚落遺址中,均有龍的形象的發現,這種對於想象中的“龍”的形象的共同崇拜,似乎傳遞著史前中華大地上諸多文明之間有著超越我們想象的聯絡。在凌家灘遺址,同樣出土了一枚呈咬尾狀的龍形玉佩。管丹平告訴記者,這基本上是目前中國考古出土的年代最久遠的龍形象玉器。

在凌家灘出土玉器中,一件玉鷹的造型尤為特別。這枚玉鷹的玉質呈灰白色、寬扁形。記者看到,被雕刻出的鷹做展翅飛翔狀,頭和嘴經過琢磨而成,鷹的眼睛則用一對鑽的圓孔表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隻鷹的兩翅各雕一頭豬來表現展翅飛翔,而鷹的腹部規整刻畫一圓圈,圓圈內刻八角星紋,八角星紋內又刻一圓圈。管丹平告訴記者,專家們普遍認為玉鷹腹部的圓圈與八角星紋象徵的是太陽,而鷹的兩翅上的兩頭豬,很有可能是用來向太陽獻祭的。

三星堆對話古遺址·長江行⑦|在安徽博物院,與5000年前的玉龍、玉鷹、玉豬相遇

玉鷹

“這種以飛鳥來馱太陽的造型,在三星堆的青銅神樹、金沙的太陽神鳥中也都有體現,或許代表著先民們在想象太陽時一些相通的默契。”管丹平表示。

除了玉鷹,凌家灘還出土了6個小玉人,分別出土於兩座墓中。所有玉人都伸開五指,放在胸前,似乎在表達著什麼。而令記者眼前一亮的,是這些5000多年前的玉人,在人物形象,尤其是頭部形象的刻畫上,也和三星堆的人像造型存在頗多相似之處,比如他們的臉型、冠型等等。

而在凌家灘玉器文化中發現的最大隨葬品,是一頭長75釐米、寬38釐米、高22釐米,重170斤的玉豬。該“玉豬”由較為粗糙的玉石雕刻而成,整體形象樸拙渾圓,體現了先民們高超的雕刻技藝。

三星堆對話古遺址·長江行⑦|在安徽博物院,與5000年前的玉龍、玉鷹、玉豬相遇

玉豬

管丹平告訴記者,考古發現,凌家灘的衰落可能和史前時期的一場大洪水有關。洪水淹沒了凌家灘,凌家灘人則沿著長江向上遊或下游遷移,這種遷移的過程中,把凌家灘的玉文化與雕琢工藝傳播到了更廣的範圍。

三星堆對話古遺址·長江行⑦|在安徽博物院,與5000年前的玉龍、玉鷹、玉豬相遇

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