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志|“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蛋殼黑陶杯

黃河一直都被奉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距今四千多年前,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時期,最質樸的材質邂逅了最巔峰的工藝,出土量極少的薄壁黑色陶杯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千古絕唱。

龍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4600年—4000年左右,考古學上一般把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稱為“典型龍山文化”或“山東龍山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揭開了山東古代歷史的新篇章。

龍山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便是黑陶,以城子崖遺址為代表的龍山文化遺存,在被發現之初,還曾以“黑陶文化”來命名。

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這樣評價龍山文化的黑陶:“這個文化最顯著的器物是陶器,擁有這個文化的人民是極精巧的陶工。他們所制的陶器可與中國製陶技術最好的產品相抗衡,而形式的輕巧、精雅、清純之處,也只有宋代最優良的瓷器可以與它媲美。”

文物志|“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蛋殼黑陶杯

龍山黑陶以黑、亮、薄著稱,器型器類也複雜多變,尤以“蛋殼陶”最為珍貴。“蛋殼陶”通常是指一種陶胎極薄的特製黑陶高柄杯,這是僅見於山東龍山文化的一種薄胎陶器精品。

蛋殼陶因其陶胎薄如蛋殼而得名,陶胎之薄,無與倫比,最薄部位多在盤口部位,一般厚度在0。2毫米—0。3毫米,其餘最厚的地方也不足0。5毫米,重則不超過70克。陶質極純,皆為精加淘洗的細泥質黑陶,不含任何雜質,也沒有任何摻料。

龍山文化發現的蛋殼黑陶杯以“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而聞名於世,世界考古學界稱其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

文物志|“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蛋殼黑陶杯

山東博物館所藏的蛋殼黑陶杯,是龍山文化蛋殼黑陶器的典型代表,代表了當時製陶工藝的最高水平,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1960年出土於濰坊姚官莊遺址,現在是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其薄如蛋殼,表面烏黑光亮,由兩部分套合而成,拿在手上根本感覺不到重量。口徑12釐米,內徑4。9釐米,通高16。9釐米,柄高13。2釐米。杯如草帽,寬沿、深腹,下部為圓筒狀且上下兩端外侈的杯柄,杯套入柄內。採用快輪製作,器形更加規整和勻稱,製作難度極高,如此輕薄,能夠完整儲存下來更是不易。

蛋殼陶的製作工藝極為講究,盤口、杯部及底座部分都有細密的同心圓輪紋,極致的工藝使黑陶杯獨步天下。

製作蛋殼陶的陶土非常細密,必須把要採用的陶土放在水中反覆淘洗,去掉雜質,去粗取精,然後用快輪拉坯成型,再放入高溫陶窯中燒製。

蛋殼陶通體漆黑油亮,光可鑑人,且表裡一致,幾乎沒有滲水性,足見當時燒窯的滲碳技術已掌握得十分純熟,對火候的控制技術出神入化。在燒製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向窯內注水,產生大量的濃煙,煙中的碳粒附著在陶器表面,滲透到胚體的空隙中,從而形成內外漆黑的黑陶。這點連後世陶器生產也很難做到。目前發現的蛋殼黑陶杯均出自龍山文化時期的大、中型墓葬中,往往被身份高貴或富有者所佔有,單獨擺放在墓中顯要的位置,不與其他隨葬品混在一起,應是供社會上層專用的一種禮器。

據研究,在龍山文化的大型墓葬當中存在一套相對固定的禮器組合,它們以蛋殼黑陶杯為中心和主要代表,另外還有鼎、鬹、罐、盆、甗等,而且這些陶器大多數以單數的形式有序擺放在墓葬中,已經具有了商周時期用不同數量的青銅鼎和青銅簋來隨葬以顯示其身份和地位的禮儀制度的雛形。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張依盟通訊員楊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