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嗎?

導言

門閥政治的基礎是士族集團的形成,而士族集團形成於東漢,並且於東漢後期作為第三種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三國時曹操一生致力於對士族豪強實行抑制和打擊,但迫於漢末以來士族力量崛起的客觀形勢,又不得不同時進行拉攏。而正是曹魏對士族集團的拉攏與妥協,九品中正製得以創立,為士族門閥制度的確立鋪平了道路。

一、士族集團是怎麼來的?

說起士族階層的形成,就不得不提及兩漢時人才選拔制度——察舉徵辟制。

漢時,中央和地方官僚根據考察,將品行高尚、人才出眾的人推薦給朝廷授予官職,或直接徵辟為自己的僚屬。有權力的官員可以藉此培養自己的勢力,推薦人與被薦人之間在政治上就形成了主從關係,在情感上猶如父子關係,後者對前者存在著明顯的依附關係。久而久之,官員們透過不斷地推薦士人,就形成了許許多多的以推薦人為核心的集團。

到了東漢時,察舉制的基礎——鄉閭評議逐漸被地方上的一些名門大族所操縱,選什麼樣的人為官也被他們所控制。以這些大族為核心所組成政治集團,逐步演變為以領導這一家族為中心計程車族集團,這也就為士族階層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嗎?

我們知道,東漢的鬥爭主線,一直活躍著兩大政治集團,一個是代表上層豪強勢力的外戚集團,另外一個是下層豪強勢力的宦官集團。兩大集團相互鬥爭,輪流執政,維繫著東漢帝國內部的政治均衡。

到了東漢後期,這種均衡被打破了,士族勢力發展了起來,長期以來逐漸形成的一些衣冠望族,尤其是那些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名門世家,也不甘寂寞走上了政治舞臺,成為了東漢的第三種政治勢力。

一開始,士族集團依附於外戚集團生存,但當外戚梁冀在與宦官集團鬥爭失敗後,士族集團便作為一種主要的政治力量,取代走向衰落的外戚集團。黨錮之禍,就是士族集團與宦官集團的一次慘烈的交鋒。

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名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後漢書·黨錮列傳》

東漢在宦官集團殺掉最後一個外戚代表大將軍何進後,自身也被當時的頭等士族袁紹趁亂帶兵入京,徹底而剷除之。自此,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同歸於盡,東漢也隨之覆滅。取而代之的是一袁紹、司馬氏等為代表的計程車族集團與曹氏為代表的庶族集團之間的鬥爭。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嗎?

二、九品中正制的創設是曹魏統治集團向士族勢力妥協的結果

出身於宦官家庭的曹操,是庶族階層的代表,與士族集團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利害衝突,所以,他終其一生都在對士族集團採取抑制和打擊的政策。比如,孔子二十世孫孔融、南陽名士許攸、關係大族四世三公家庭出身的楊修,都死於他手中。

建安十年,在消滅士族勢力的代表袁紹集團後,曹操頒佈了《破朋黨令》,旨在杜絕士人結交之風,鉗制士人輿論,以動搖士族的社會基礎。垂暮之年時,又連下三令,明確提出選拔人才,要唯才是舉,徹底否定了漢時選官必須遵循的兩條原則,即儒家的道德規範和傳統門第觀念。

然而 ,東漢以來形成計程車族集團,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和深厚的社會基礎,儘管曹操盡一生之力對其進行抑制與打擊,但想要徹底剷除是完全不可能的。想法,迫於形勢,為鞏固自己的地位,擴大自己的勢力,曹操還不得不在打擊一部分士族的同時,拉攏與任用另一部分暫時願意與自己合作計程車族。實際上,在曹操身邊,就聚集著一個以荀彧為首的勢力龐大計程車族集團。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嗎?

正是由於士族力量的強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漢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對士族妥協,作出讓步。延康元年(220),曹丕終於接受陳群的建議,同意實行九品中正制,意在給士族以政治上的特權,來換取士族對自己登上皇帝寶座的同意和支援。

三、九品中正製為士族門閥制度的確立鋪平了道路

九品中正制又被稱作九品官人法,其主要內容是:

有朝廷任命的大、小中正官到所負責的地區去主持人物評定,並按一定標準將人物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品級,上報禮部,然後由吏部依照人物品級授予相應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的品級並不是固定的,可視其表現進行調整:

其有言行修著,則升進之,或以五升四,以六升五。倘或道義虧缺,則降下之,則自方退六,自六退七矣!

可見九品中正制不僅僅是一種官員選拔制度,還是一種官員考核制度。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嗎?

實質上,九品中正制仍是東漢時期察舉制的延續和發展,士族集團透過九品中正制的實行,重新控制了官員的選舉權,並將其進一步擴大化、官方化。從而保證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特權,為士族門閥制度的確立鋪平了道路。

1、首先負責品第的大小中正由士族出身的人充任。

魏氏革命,州郡縣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處人,仁諸府公卿及臺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為之,區別所管人物,定為九等。

————《通典·選舉二》

中正有大小之分,郡中正為小中正,州中正為大中正,大中正亦稱州都。中正的任務是品第人物,為朝廷的授官提供根據。而且,除皇帝特批的之外,所有官職的授予,皆必須透過中正的品定,其職責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嗎?

從上面所記載的中正人選所具備的三個條件來看,皆符合士族的狀況,實際情況也是這樣。

“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權歸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為之,以定門胄,品藻人物。”

————《新唐書·柳衝傳》

2、在品第人物中,人物的出身家世被作為主要的,後來發展為唯一的定品標準,導致了“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的狀況。

中正在品第人物之後,需將其品第結果上報朝廷,這種報告通常包括三方面內容,即薄伐、狀、品。

陳群為吏部尚書,制九格登用,皆由於中正。考之薄世,然後授任。

————《太平御覽》卷二一四引《晉陽秋》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嗎?

所謂“薄世”就是這個人家世的紀錄,可以理解為家譜之類的東西。由此可見,九品中正制問世伊始,家世門第便成為考察、品第人物的主要標準之一,發展到後來,沒成為品第人物的唯一標準。豪門士族嫡子所關心的並非自己的德才,而是自己的血統。為防止有人假造譜牒,混淆士庶,在但是譜牒之學竟然成為了一時流行行當。

“狀”即位中正所寫的評語,是其對所評人物給出的一個整體評估,通常包括德才兩個方面。“品”則是中正綜合了“薄世”和“狀”之後,給所品第者定的一種等級。這種等級雖然分為九等,但實際上最高者為二品,即通常所說的上品,三品以下即位卑品。

結語

總之,一方面負責品第的大小中正由士族出身的人充任,另一方面被品第的人的j家世作為主要的或唯一的定品標準,九品中正制因而成為士族壟斷官員選舉與考核的政治工具,導致滿朝文武,“

非其子孫,則其曾玄。

”從而控制了軍政大權,保證了經濟特徵,為士族門閥制度的確立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