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推兵農合一制度,惡名昭彰而亂夏,天帝為何還要送給他兩條龍?

自古以來,有些皇帝能夠聞名於世,不是他雄才大略,也不是他功勳卓著,而是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原因,幹一些不是皇帝本分的事情,其中有好的一面被稱讚,也有壞的一面被後世唾罵。比如以瘦金體書法聞名天下的宋徽宗趙佶、以哀怨詩詞流傳千年的南唐後主李煜,以及本文要說的這位治國無方卻喜歡養龍的夏朝第十四任皇帝孔甲。

孔甲的繼位,有點曲折。他的父親姒不降,在位五十九年,將後位禪讓給弟弟姒扃。姒扃在位十八年後,沒有將後位還給大哥的兒子,而是傳給自己的親兒子姒廑。姒廑是孔甲的堂兄,在位八年後去世,孔甲才坐上了後位。

首推兵農合一制度,惡名昭彰而亂夏,天帝為何還要送給他兩條龍?

按年代算,孔甲即位時年紀應該不小了。《竹書紀年》記載:孔甲在位九年去世,葬地待考,其子姒皋繼位。臨老才管理國家的孔甲,自然會惹出一些是非來。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將都城從老丘遷到了西河。

據史書記載,孔甲自小便性情乖僻,長大後又無事可做,便成天搞些歪門邪道的事情,沉湎於歌舞美酒之中,喜好信奉鬼神,仗著自己的身份,到處欺行霸市,胡作非為。即位後,這些毛病一點也沒改,依然我行我素,在歷史上惡名遠播。關於孔甲養龍的故事,很多人都聽過,而且傳說他養的龍,還是天帝送給他的。

首推兵農合一制度,惡名昭彰而亂夏,天帝為何還要送給他兩條龍?

在上古時期,龍是神一般的存在,雖然現實中可能找不到這種生物,但也決不許普通人拿龍來開玩笑。因此,孔甲的龍來自何處很重要,一定要與更高級別的神仙掛鉤,因此才有天帝送龍給他的說法。

但是,孔甲明明是一個無道君王,天帝為什麼還送幾條龍給他呢?於是,又有了新的說法。傳說孔甲一直喜歡信奉鬼神,這一點雖不受百姓喜愛,但掌管天上地下一切包括鬼神在內的天帝,卻很受用,覺得孔甲是一個虔誠的人。

孔甲閒暇無事的時候,經常上天去拜訪天帝,時間久了,天帝也覺得厭煩。為了讓他有些事情做,免得滋擾自己,便將自己乘坐的兩條龍送給他養。孔甲從未見過龍,也不知道如何飼養龍。於是便在天下尋找養龍的專家。

首推兵農合一制度,惡名昭彰而亂夏,天帝為何還要送給他兩條龍?

據記載,上古時期的豢龍氏董父善於養龍,可惜找了半天也沒找到董父的後人。後來又聽說堯帝部落的陶唐氏後人中,有一個叫劉累的人,曾經跟著豢龍氏學過養龍,於是便把他找來,給自己養龍。

其實,劉累根本不會養龍,沒多久那條雌龍就死了。他怕孔甲責怪,乾脆將死掉的龍煮熟,送給孔甲食用。孔甲不知道是龍肉,吃完後還大加讚賞。後來一看,龍只剩一條了,便生氣了,要處死劉累,嚇得劉累連夜逃跑了。再後來,孔甲又找到一個養龍高手師門,將剩下的那條龍養得精神抖擻,神采煥發,孔甲十分高興。

首推兵農合一制度,惡名昭彰而亂夏,天帝為何還要送給他兩條龍?

不過,師門是個直性子的人,經常批評主人孔甲不懂裝懂,搞得孔甲惱羞成怒,找了個機會,將師門殺了。剩下的那條龍,自然也活不了多久。

孔甲養龍雖然是傳說,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他幾十年裡無緣做皇帝,為了樹立權威,便藉助神話來表示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孔甲在位時間很短,只有幾年,而且自身又毛病多,治理國家是不合格的。他唯一的政績,就是首次推行兵農合一制度。

在夏朝時期,由於沒有固定的軍隊,一旦有戰事發生,夏後就得在諸侯、貴族和奴隸主那裡徵集人馬糧草。時間一久,難免有怨言,而且耗時誤事。於是,他發明了一種制度,將士兵與農民結合起來,平時大家都下地幹活,有戰爭時都拿起武器上陣殺敵。

首推兵農合一制度,惡名昭彰而亂夏,天帝為何還要送給他兩條龍?

傳說孔甲養的兩條龍死後,天降大雨,又颳起大風,雨一停,王都西河城外的山林又突發山火,燒了幾天幾夜。孔甲本來就迷信,認為天帝生了氣,連忙趕到郊外去祈禱,在回城的半路上突然暴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