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四鎮將軍,為漢魏年間始置,位份低於三公,常亞於四徵將軍,但也是軍中高階將領。如東漢末年,曹操擔任過鎮東將軍,劉表也擔任過鎮南將軍。由此可見,四鎮將軍往往在戰爭時期出現,併發揮過重要作用。蜀國秉承漢制,自然也有四鎮將軍。而歷任四鎮將軍均戰績不俗,一度撐起蜀國半壁江山。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1、鎮東將軍

蜀漢的鎮東將軍,只有一位,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常山趙雲趙子龍。蜀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劉禪初登大統,遂敕封趙雲為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在此之前,趙雲作為蜀漢集團中元老人物,竟只是個雜號將軍,也不曾封侯,難免讓後人為之詬病。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但事實上,以軍功而論,趙雲的確不如黃忠、魏延等人。趙雲封侯拜將,或許是劉禪感念趙雲對先主劉備的不離不棄。後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趙雲也因此獲罪,被貶為鎮軍將軍。直到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趙雲去世,劉禪這才記起他對自己的救命之恩,遂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2、鎮西將軍

蜀國的鎮西將軍,一共有兩位。《三國志姜維傳》記載,延熙六年(243年),姜維出任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開始逐漸掌控軍中大權。作為諸葛亮在軍隊方面的接班人,姜維始終貫徹著他的北伐理念。但此舉何嘗不是窮兵黷武,姜維一意孤行北伐,致使蜀國國力逐漸衰退,最終引起劉禪不滿。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為了制衡姜維,劉禪開始在軍中培養自己的親信。比如出身荊州系的胡濟,便在延熙後期被朝廷提拔,先後做到前將軍、鎮西將軍等職。不過,姜維當時已經是蜀國大將軍,掌握軍隊大權,胡濟雖然為鎮西將軍,亦無力改變什麼。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3、鎮南將軍

鎮南將軍,多是蜀國派去前往鎮守南中地區之人。深受劉備賞識的馬忠,便是蜀國第一任鎮南將軍。當時南蠻部落因不滿庲降都督張翼執法嚴苛,遂多次起兵作亂,所以馬忠臨危受命,接替前者職務奉命戍邊。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馬忠到任之後,採取恩威並重的策略,徹底平復了西南地區的叛亂。並且在馬忠的治理之下,越巂郡等地的秩序逐漸恢復,且重現昔日繁榮景象。延熙五年(242年),馬忠受大將軍蔣琬賞識,被提拔為鎮南大將軍。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而同樣有過戍邊經歷的張翼,則在延熙十八年(255年)被姜維提拔為鎮南大將軍。張翼一心為國,且為人耿直,當姜維執意北伐之時,只有他站出來與之當庭爭辯。後來姜維北伐,特此晉升張翼為鎮南大將軍,令其與自己一同出征。可惜的是,這樣一位忠誠將領,最終在亡國之時,慘死於亂軍之中,實在叫人頗為惋惜。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蜀國還有一位鎮南將軍,名叫輔匡。從有限記載來看,輔匡曾是襄陽郡人氏,自然屬於荊州集團。劉備平定益州後,輔匡被任命為巴郡太守。以劉備眼光來看,輔匡應該頗有才幹。後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輔匡也隨軍同行。在蜀建興年間,輔匡憑藉資歷升任為鎮南將軍,受封中鄉侯,後來又遷為右將軍。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4、鎮北將軍

鎮北將軍也有兩位,他們分別是魏延和黃權。先說魏延,他是劉備部曲出身,相當於劉備的私兵。正因如此,魏延才頗受劉備信任。再加上魏延作戰勇猛敢於衝殺,逐漸從軍中脫穎而出。漢中之戰過後,劉備出人意料地任命魏延擔任漢中太守。而從結果上看,魏延坐鎮漢中十多年,利用有利地形,多次將北方的曹魏軍隊打敗。可見魏延鎮北將軍的名號,的確名不虛傳。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再來看黃權,此人原本是劉璋麾下。劉備入蜀後,黃權才跟隨舊主投降劉備。因其為人正直、善於納諫,劉備對黃權頗為重用,並讓他擔任益州治中從事。劉備稱帝后,為了將荊州重新奪回,遂親率五萬大軍伐吳。黃權曾苦苦勸諫,可惜劉備不聽。

蜀漢的四鎮將軍,皆為聲名顯赫之將,一度撐起半壁江山

在劉備的戰術安排中,黃權出任鎮北將軍,與龐林(龐統之弟)帶著蜀漢的精銳水軍在江北一帶駐紮,一來防止曹軍進攻,二來呼應劉備的水陸並進之策。可惜夷陵一戰,劉備慘敗於陸遜之手。而倒黴的黃權則被截斷了後路,無法跟隨劉備撤退。無奈之下,黃權只好投奔魏國。後受曹丕賞識,黃權反而被拜為鎮南將軍,算是結局美好。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