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定窯從邢窯而來,由於歷史的變遷,定窯隨著地域變化,新瓷土料的運用和制瓷工藝的進步。卞向和認為:定窯最大的貢獻就是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上閃爍過光芒,在中國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發展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根據考古發現,定窯創燒於唐代。從西安、杭州出土的定窯瓷器來看,至少在晚唐,定窯就燒製出了胎質白皙、釉色硬亮、薄如脫胎的上等素白瓷。並且出現了刻有“官”字款的貢瓷;五代時期,有別於唐代的“官”字款,使用“新官”款;北宋以後,恢復使用“官”字款,作為貢瓷的標識。

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定窯弦紋三足爐

定窯始燒於唐,它燒白瓷是受臨近的刑窯影響,當時刑窯盛名滿天下,定窯及其他瓷窯相繼仿燒是很自然的事。但後來定盛而刑衰,至宋時人們吸知有定而不知有刑了。而定窯系諸窯也確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工藝與制瓷風格,工整雅素的印花定窯呂器確是陶瓷藝術中的珍品。

北宋定窯以白瓷為主,裝飾技法豐富多彩,有堆塑、刻花、劃花、剔花、印花等,其剔花、刻花、印花技法對同時期其他窯場產生了重要影響。北宋定窯燒製的龍首大淨瓶、孩兒枕舉世聞名,藝術成就無可匹敵。北宋中期以後,定窯工匠發明了覆燒法,大幅度節省了窯爐空間,提高了生產效率,為中國陶瓷批次生產,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

定窯始於唐代,盛於宋金,終於元代

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北宋 定窯黑釉鷓鴣斑葵式盤

河北定窯起源於唐代,是中國北方早期燒製白釉的窯址之一。但是在唐代,由於邢窯鞏縣窯極其強大,定窯尚處於初創階段,生產的瓷器不如邢窯的。五代開始,定窯逐漸發展起來,並最終取代了邢窯的地位而成為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白釉瓷產地。

到北宋時期,中國白釉器迎來了第一個高峰。那個時候,北方的白釉產區大大擴充套件,已經從河北內丘、鞏縣發展到遍佈整個中原,包括山西的霍窯、介休窯,河南的當陽峪窯、定窯等,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定窯。當時定窯一度壟斷了整個中國北方的白釉瓷器市場,同時也成為最早進入北宋宮廷的御用瓷之一。特別是北宋的中晚期,定窯的瓷器在宮廷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現在我們在很多定窯瓷器的底部都發現有款,比如“尚食局”,說明這是屬於朝廷“六尚局”的宮廷用瓷,另外還有帶“官”、“新官”款的。宋徽宗就很喜歡單色釉的瓷器,,他有一個很寵愛的妃子“喬妃”,古籍中記載,喬妃宮殿中使用的都是定窯瓷器。但之前一直沒找到證據,後來我浙江一位朋友找到了一件“喬位”款的標本,確定就是喬妃宮殿中使用的定窯白瓷。這正好說明了北宋皇室對定窯的喜愛。

釉的特徵

釉薄但瑩潤,內見線痕升流淚;色白卻不純,乳黃青灰皆融洽。 宋代詩人蘇東坡在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來讚美定窯。

劃花

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定窯劃花花卉紋葵口大盤

宋代定窯瓷器的主要裝飾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狀工具劃出簡單花紋,線條剛勁流暢、富於動感。蓮瓣紋是定窯器上最常見的劃花紋飾。有一花獨放、雙花並開、蓮花荷葉交錯而出、有的還配有鴨紋,紋飾簡潔富於變化。立件器物的紋飾大都採用劃花裝飾,刻花的比較少見。早期定窯器物中,有的劃花紋飾在蓮瓣紋外又加上纏枝菊紋,總體佈局顯得不很協調,這是當時尚處於初級階段的一種新裝飾手法,也給定窯器斷代提供了一個依據。

刻花

刻花在盤、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纏枝花卉輪廓線,然後在花葉輪廓線內以單齒、雙齒、梳篦狀工具劃刻複線紋。紋飾中較常見的有雙花圖案,生動自然,有較強的立體感,通常是對稱的。定窯刻花器還常常在花果、蓮、鴨、雲龍等紋飾輪廓線一側劃以細線相襯,以增強紋飾的立體感。

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北宋 定窯刻花牡丹紋長頸瓶

定窯瓷器的胎骨較薄而且精細,顏色潔淨,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為白色,釉質堅密光潤。定窯瓷器的白釉多閃黃,故有“粉定”之稱,釉面偶爾還有垂釉的現象,由此又有了“淚釉”的別稱。宋代定窯瓷器常見的器型以碗、盤、瓶、碟、盒和枕為多,罐、爐等器形則比較少。定窯瓷器的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北宋早期的定窯刻花,構圖、紋樣都比較簡單,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具有淺浮雕的美感。北宋中晚期,定窯的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

定窯在中國古陶瓷歷史上是承上啟下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首先,定窯原先只是民窯,生產的是民間大量使用的日用瓷,後來宮廷插手,部分生產御用瓷,這是“民轉官”一個歷史性的轉折。

我們知道民窯的東西很活潑,定窯一開始的裝飾手段只有刻花,非常靈動流暢,題材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因為大量生產,工匠越來越熟練,出現了一批優秀的作品。後來因為市場需求量大,大批次生產沒法逐個刻花了,於是出現了“陶範”,也就是模子,產生了印花。定窯的偉大之處還在於對窯具進行設計變革,為提高產量,節約燃料,發明了“覆燒”的方法節約了窯位,也讓標準化批次生產得以實現。不僅如此,定窯御用訂製品還改革了陶瓷的工藝,瓷土開始精細選料淘洗,出現了二元配方,胎體越來越薄,這種工藝上的改革也為之後汝窯的出現奠定了工藝基礎。

印花

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宋 定窯印花雙魚花卉大盤

定窯紋飾中最富表現力的是印花紋飾。這一工藝始於北宋中期,成熟於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窯器物紋飾在盤、碗等器物中心,這類器型內外都有紋飾的較少。定窯器物紋飾的特點是層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間,常用回紋把圖案隔開。紋飾總體佈局線條清晰,形態經巧妙變形,繁而不亂,佈局嚴謹,講究對稱,層次分明,線條清晰,工整素雅,藝術水平很高。定窯印花大多印在碗盤的內部,裡外都有紋飾的器物極為少見。

定窯印花題材以花卉紋最為常見,主要有蓮、菊、萱草、牡丹、梅等,花卉紋佈局多采用纏枝、折枝等方法,講求對稱。有的碗、盤口沿作花瓣式,碗內印一盛開的花朵,同時在外壁刻上花蒂與花瓣輪廓線。這種把印、刻手法並用於一件器物,裡外裝飾統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紋裝飾渾如一體,十分精美。其次,定窯還有大量的動物紋飾,主要有牛、鹿、鴛鴦、麒麟、龍鳳、獅子和飛龍等。

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定窯刻龍紋大盤

定窯飛龍紋一般裝飾在盤、碟、碗等臥件的器物中心,祥雲圍繞,獨龍為多,尚未見有對稱的雙龍紋飾。飛龍身形矯健,昂首騰飛於祥雲之間,龍尾與後腿纏繞,龍嘴露齒,欲吞火球,背有鰭,身刻魚鱗紋,龍鬚飄動,龍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窯立件上只裝飾有變形龍紋,其裝飾水平與盤、碟上的龍紋相去甚遠。禽鳥紋飾中主要有鳳凰、孔雀、鷺鷥、鴛鴦、雁、鴨等,做工精美的飛鳳比較少見。

定窯瓷器最精美的紋飾大都集中在盤、碟上,紋飾多者可達四層。每層紋飾富於變化,外圈紋飾多為幾何紋或變形蓮瓣紋,中心為動物、花卉結合紋飾,充滿浮雕感,藝術氣息濃郁。而宋代定窯孩兒枕更是該窯名品,其造型神態及紋飾的裝飾工藝等皆為上乘之作。

定窯瓷器除黑釉器外多數都有花紋裝飾。裝飾手法從北宋早期到晚期先後有劃花、刻花和印花等多種。早期劃花系用竹籤類工具在瓷胎上劃成。 定窯在唐代時就已是著名瓷場,專燒白釉、黃釉瓷,到宋代發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燒製白瓷,其次有黑釉、醬釉、綠釉、白地褐花等品種。白瓷胎土細膩,胎質薄而有光,釉色純白滋潤,上有淚痕,釉為白玻璃質釉,略帶粉質,因此稱為粉定,亦稱白定。其它瓷器胎質粗而釉色偏黃俗稱土定;紫色者為紫定;黑色如漆的為黑定,傳世極少。

定窯以往歷史成交額:

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北宋 定窯白釉七級浮屠塔,2010年拍賣成交820萬元

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北宋 定窯“尚藥局”款暗刻龍紋圓蓋盒2017年拍賣成交632萬元

北宋定窯—低調冷豔,美輪美奐

北宋 定窯劃花八稜大盌,2017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成交1。4684億港元

根據福羲市場調研部分析:不同造型的定窯瓷器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是不同的。像孩兒枕、淨水瓶、做法事用的海螺等帶雕塑類的器物,數量比較少,價格比較高。盤碗類的日用瓷數量比較多,價格相對較低。

所以在拍賣市場上,盤碗類的定窯瓷器價格會比雕塑類的略低。因為雕塑類的瓷器不好燒製,容易崩磕,存世量很少。

宋瓷定窯現在的市場價格,跟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的排序是差不多的。全世界對中國陶瓷的評價標準都是一樣的,價值最高的是汝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