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著名山水畫《匡廬圖》,一望遊千里

五代時期著名山水畫《匡廬圖》,一望遊千里

太行山洪谷

著名景區太行山洪谷,奇峰永珍、峽谷清幽、飛瀑密佈,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賞景遊覽的勝地。公元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位唐末五代時期的著名畫家隱居於此,走遍山川峽谷,山的起伏、水的百態,使他感受到“山水之象,氣勢相生”,地域的廣闊,使他用筆下的北方山水“開圖千里”,震撼壯美。

荊浩(約850-911年),字浩然,五代時期的著名畫家,出生於士大夫家庭。據歷史記載,他早年“業儒,博通經史,善屬文,學識淵博。”

五代時期著名山水畫《匡廬圖》,一望遊千里

唐乾符元(874)年,荊浩離開家鄉到開封發展,但不被看重,官運也不暢,只謀得一個小官。後來唐末動亂,荊浩避禍隱居於山西太行山洪谷,躬耕自給,參禪作畫,自號“洪穀子”,很少與外界交往。他常年生活在山勢雄偉、峽谷幽深的環境中,從不同視角觀察山峰、峽谷、飛瀑、村舍和山路,並把它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筆下的《匡廬圖》,“大山大水、開圖千里”,是中國五代後唐山水畫的不朽之作。

山水畫講究可賞可遊,《匡廬圖》為全景式山水,氣勢磅礴。整幅畫面由近及遠,由下而上,從三個層次層層推進,把觀者從“有人之境”帶入“無人之境”。

五代時期著名山水畫《匡廬圖》,一望遊千里

《匡廬圖》五代時期,荊浩,絹本水墨,縱185。8釐米,橫106。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第一層為近景。畫面下端,一泓澗水,一葉扁舟,船伕撐篙正欲靠岸,似乎將觀賞者帶入畫境。由石坡而上,山麓畫有屋宇院落,竹籬樹木環繞,屋後有石徑抱危崖逶迤而上。崖下煙水蒼茫,有長堤板橋,一人騎馬觀景,悠然自得。

第二層為中景。兩崖間瀑布噴瀉而下,擊石分澗,似聞其聲。攀援而上,一橋橫架於溪澗之巔,兩邊危壁,松柏參差,矗立入雲。橋左方又一座林蔭庭院,窗明几淨,漸入佳境。

第三層是遠景,分外醒目。主峰兀立,兩側煙嵐飄渺,諸峰如屏,相互映照;又一飛瀑直下,落入虛空,使人聯想起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這一層次是畫中的最佳勝境。

恍然間,觀者彷彿入畫,一步一景,畫中細節極耐人細細品味;一望千里,萬水千山,視覺強烈震撼。

五代時期著名山水畫《匡廬圖》,一望遊千里

《匡廬圖》區域性近景

五代時期著名山水畫《匡廬圖》,一望遊千里

《匡廬圖》區域性遠景

明代畫家董其昌曾有中國山水南北宗派的理論學說。南方雨水充沛,山水清幽秀麗;北方雨水少,山石裸露多於樹木,聳立而滄桑。古代動盪年代,當文人仕途不順、內心孤獨,就會把山水的品格看作他們的理想追求,荊浩也是他們中的一位。他的山水畫技法得益於張璪、王維,屬於典型的文人畫,作畫“有筆有墨,水暈墨章”,開啟了他之後大山大水的全景式山水佈局。

荊浩的老師張璪,盛唐時期著名的山水畫家,原本在官場上有一番作為,但卻不幸被貶,心灰意冷,只好寄情于山水樹石。他的山水被譽為“滿是生氣,滿是詩意”;繪畫上以水墨山水為主,尤精鬆石,荊浩在他的山水畫理論《筆法記》中評價:張藻員外樹石,氣韻俱盛,筆墨積微,真思卓然,不貴五彩,曠古絕今,未之有也。

荊浩最推崇的畫家王維是水墨山水畫的開山始祖,人生大起大落,晚年生無所求,隱居山水。他的山水,詩與畫結合,追求空靈、寧靜、悠遠,流傳至今的作品有《王維雪溪圖》《江山雪霽圖》等。

五代時期著名山水畫《匡廬圖》,一望遊千里

唐 王維《江山雪霽圖》區域性

荊浩的水墨山水飽含詩意、訴說心境。在隱居太行山期間,當時山上的青蓮寺住持大愚和尚,曾求畫於荊浩,還寄詩一首:“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筆蹤。不求千澗水,止要兩株松。樹下留盤石,天邊縱遠峰。近巖幽溼處,惟藉墨煙濃。”荊浩按大愚的詩意要求,很快就畫出一幅《松石圖》:以屹立於懸崖上的雙松為主體,近處是水墨渲染的雲煙,遠處則群峰起伏。畫完後贈與大愚,並答詩一首:“恣意縱橫掃,峰巒次第成。筆尖寒樹瘦,墨淡野雲輕。岩石噴泉窄,山根到水平。禪房時一展,兼稱苦空情。”苦空為佛家語,認為世間一切皆苦皆空,這也是荊浩對人生苦難的感嘆。

在《匡廬圖》中,荊浩採用的勾皴筆法展現北方山水雄峻嶙峋挺峭,是他對山水畫技法發展的一個重要貢獻,非常值得仔細品味。他的這種全景式山水畫,奠定了之後的由關仝、李成、范寬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畫的格局,對北宋前期山水畫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北宋沈括《圖畫歌》寫有,畫中最妙言山水,摩詰峰巒兩面起。李成筆奪造化工,荊浩開圖論千里。范寬石瀾煙林深,枯木關同極難比……

荊浩的山水畫流傳甚少,僅有《匡廬圖》《雪景山水圖》等幾幅畫作和其所著的《筆法記》,是中國山水畫理論的經典論著。歷代評論家對他都極為推崇,尤其是元代湯垕在《畫鑑》稱其為“唐末之冠”。

五代時期著名山水畫《匡廬圖》,一望遊千里

荊浩《雪景山水圖》

(編輯: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