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迷你黑洞,還是巨型中子星?

新發現!迷你黑洞,還是巨型中子星?

週一 · 知古通今

|

週二 · 牧夫專欄

週三 · 太空探索

|

週四 · 觀測指南

週五 · 深空探測

|

週六 · 茶餘星話

|

週日 · 影片天象

原作者:Brian Koberlein

翻譯:張宇辰

審閱:牧夫校對組

後臺:庫特莉亞夫卡 李子琦

黑洞是引力坍縮的極限。如果把足夠大的質量壓縮到足夠小的體積,那麼它自身的重量就會把質量擠壓到湮沒這個地步。剩下的只是一個扭曲的空間,它可以捕獲任何離它太近的東西,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

理論上來說,不存在所謂的“需要的最小質量”。如果你能把一大塊物質擠壓得足夠小,它最終會達到坍縮點。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簡單。當你擠壓物質時,物質會往回推。物質的推動和重力的拉動之間形成平衡,使行星和較小的恆星處於流體靜力平衡狀態。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太小了,不能變成黑洞,它最終會變成白矮星。

新發現!迷你黑洞,還是巨型中子星?

兩顆中子星碰撞的藝術概念圖

Credit:Robin Dienel/The 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

然而,流體靜力平衡也有它的極限。總有那麼一個臨界點,物質再也抵抗不住重力,這個極限值大約比2倍太陽質量還要大一點。恆星核心物質的核聚變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阻止較大的恆星坍縮,但當聚變停止時,一場物質和引力之間的流體靜力戰就打響了。任何小於1。4倍太陽質量的恆星都會坍縮成白矮星,任何大一些的恆星都會坍縮成中子星,其上界是中子星的托爾曼-奧本海默-沃爾科夫(TOV)極限。如果超過這個值,恆星就會坍縮成黑洞。

最精確的TOV極限計算表明,中子星的最大質量約為2。16倍太陽質量。目前已知的質量最大的中子星有2。14倍太陽質量。2017年,LIGO觀測到了兩顆中子星的合併,天文學家據此確定的極限約為2。2倍太陽質量。另一方面,被觀測到的最小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3。7倍,儘管有人估計它的質量接近5倍。在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天文學家所說的質量間隙。在這個間隙的某個地方就是中子星和黑洞之間的臨界邊緣。

新發現!迷你黑洞,還是巨型中子星?

在2019年與黑洞合併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中子星還是黑洞?

Credit:LIGO/Caltech/MIT/R。 Hurt (IPAC)

現在,LIGO發現了一個恰好處於這個邊緣值的天體。2019年8月,他們觀察到了一個23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與一個2。6倍太陽質量的天體合併時產生的引力波。這樣的質量,它要麼是被發現的最小的黑洞,要麼是最大的中子星。如果它是一顆中子星,那麼我們關於中子星的傳統模型肯定存在某些錯誤。它可能是一種叫做“夸克星”的更奇特的天體。(夸克星是由奇夸克物質組成,是一種假設的星體。)

不幸的是,雖然我們很好地估測了這個天體的質量,但是卻沒有辦法知道它的性質。理論上,黑洞與中子星或夸克星的合併除了產生引力波外,還會產生X射線爆發。但是這次合併太遙遠了,很難探測到光訊號,我們也並沒有收到相應的光訊號。

不過,我們現在知道有些物體非常接近黑洞極限。隨著更多的觀測,我們很快就會了解這個極限到底是多少。

參考文獻: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46683/astronomers-just-detected-either-the-least-massive-black-hole-or-a-strange-and-massive-neutron-star/

Cho, Adrian。 “A weight limit emerges for neutron stars。” Science (2018): 724-725。

Abbott, R。, et al。 “GW190814: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the Coalescence of a 23 Solar Mass Black Hole with a 2。6 Solar Mass Compact Objec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896。2 (2020): L44。

————— END —————

版面編排:琇 茹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專欄打賞

科普不易,各位老爺賞點飯錢吧~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新發現!迷你黑洞,還是巨型中子星?

望遠鏡九宮格

謝謝閱讀

新發現!迷你黑洞,還是巨型中子星?

新發現!迷你黑洞,還是巨型中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