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河姆渡人遇見半坡人 他們會聊些什麼?

當河姆渡人遇見半坡人 他們會聊些什麼?

河姆渡人模擬形象。記者 楊輝 攝

當河姆渡人遇見半坡人 他們會聊些什麼?

半坡人生活場景還原。資料圖

當河姆渡人遇見半坡人 他們會聊些什麼?

河姆渡的“雙鳥朝陽”。記者 楊輝 攝

當河姆渡人遇見半坡人 他們會聊些什麼?

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

資料圖

西安的半坡,寧波的河姆渡,兩大著名文化遺址在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比肩而立,前者代表黃河流域的聚落形態,後者代表長江中下游流域的農耕文明,它們素未“謀面”,但在時空中遙遙相望,享有同一片星空。

如果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有機會相遇,他們會聊些什麼?

嘿!老兄,你在吃啥呢?

半坡遺址,位於西安東郊滻河東岸半坡村北,前臨滻河,背依白鹿原,這裡田疇縱橫、阡陌相連,是西安城郊富庶的地區之一。

河姆渡人,生活在距離半坡1500公里外的寧紹平原,周邊有低矮起伏的丘陵,交織周密的河網。村落位於姚江北岸,擁有一片相對平緩的谷地。

六七千年前,兩地各自依山傍水,享有完美的自然環境。母親河帶來溫潤的詩意,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青草香。

“歡迎來我家做客!”半坡人從地窩子裡抬起頭,露出他們潔白的牙齒。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他們先從地表向下挖出一個方形或圓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設立柱,沿坑壁用樹枝捆綁成圍牆,內外抹上草泥,然後架設屋頂。屋內的地面修整得十分平整,中間有一個灶坑,用來燒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睡覺的地方略高於地面,冬暖夏涼。

河姆渡人看到這一切覺得很新奇:“這房子跟我們家的不一樣!半坡人是地裡打洞,我們是在空中疊屋架床。”河姆渡人的經典建築叫幹欄式,跟今天熱帶雨林裡的房子一樣,屋面高出地面,隔絕了潮氣。

身在關中盆地的半坡人一下子很難理解“潮溼”是什麼樣的感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從灶坑上取過吃食,招呼起客人來。

河姆渡人攪拌了一下手中的米糊,很快發現了其中的不同。半坡人食“粟”,河姆渡人吃“稻”。在中國北方,粟俗稱穀子,脫殼加工後稱小米;而水稻,所結成的種子叫稻穀,去殼後稱大米。外形上,稻米比粟米要細長一些,口感也略微不同。

粟米的食用方法主要是直接燜飯、煮粥,還會加工成各種乾糧。除了種粟,半坡人也種白菜、芥菜等農作物,嘗試飼養豬、狗等家畜,還經常打獵、捕魚。這些生活的樣態跟河姆渡人差不多。

捧著手裡的米糊糊,河姆渡人吃得很香。

仰韶彩陶VS雙鳥朝陽

比起食物,河姆渡人對半坡人的鍋碗瓢盆發生了更大的興趣。這也太好看了!

河姆渡人自家燒的是黑陶,雖然也會在上面劃拉一些花紋作為裝飾,但比不上人家啊,人家用的可是彩陶!

半坡遺址屬於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皿就是彩陶。這種陶器的底色一般為紅色,上面多用赭色、黑色等顏料繪出人啊、魚啊、動物啊之類的幾何紋。而且好多花紋並不是平鋪直敘,他們不知怎麼學會了畢加索式的變形,讓你一下子看不出什麼來,稍一解釋又會明白,有一種猜謎的樂趣。

看著河姆渡人顛過來、倒過去地瞅個不停,半坡人心中得意起來,呼朋喚友,拿出了更多器型,有碗、盆、盂、盤、杯、罐,還有缽、缸、甑、釜……

河姆渡人在上面發現了張著大口的魚、奔跑著的鹿,還有山峰、水波、樹木、漁網,繩紋、線紋、編織紋就不說了。一些陶缽的口沿還刻有各種符號,足有二三十種之多。有人說,這些符號可能是中國文字早期的起源。來自江南的河姆渡人完全沉浸在一個嶄新的藝術空間裡,他們決定,自己回家也要試試。

當然,河姆渡人也會刻劃,他們做出過具有標誌性的圖騰“雙鳥朝陽”——兩隻巨鳥,拖著長長的尾巴,昂首相望,振翅欲飛。它們抬頭向天,尖凸的鳥喙直衝天際,好像下一秒就要發出銳厲的嘶鳴。在兩隻鳥兒中間,緩緩升起一輪紅日,周身環繞一圈火焰紋。

半坡人被河姆渡人講得心動,說有機會我們也要去你們家鄉,聽林中的鳥鳴,看紅日騰躍,霞光對映大地。

遇上野獸,你會怎麼辦?

這是一場生產工具的交流大會。原始社會,工具就是生產力。

半坡人的生產工具以石質和骨質為主,分為農業工具和漁獵工具。石器有斧、錛、鑿、刀、鏟、砍伐器、磨棒、磨盤、箭頭和紡綸,其中磨臼和磨石,一部分是用來研磨顏料的工具;骨器有刀、錐、鏟、鑿、針、箭頭魚鉤和魚叉等。他們還有打水器、運水器和儲水器,有小口尖底瓶、長頸壺、葫蘆瓶、帶流缸。尖底瓶方便汲水,甑用以蒸食物,後面這兩件是同為農耕文明出身的河姆渡人沒見過的。

河姆渡人另一個感興趣的話題是:碰到野獸怎麼辦?從河姆渡遺址發掘情況看,出土的動物遺骸,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堪稱我國新石器考古之最。從亞洲象、蘇門犀、爪哇犀這種典型的熱帶動物,到虎、豹、熊等食肉類動物,包括猴、野豬、鹿類等食草或雜食類東西,都是河姆渡人朝夕相處的夥伴。

半坡人聽完他們的話,把河姆渡人帶往村落的周邊。看到面前的景象,河姆渡人震驚了!圍繞整個半坡村落,有一條大圍溝。這個大圍溝寬7-8米,深5-6米,底徑1-3米,全長300多米。溝的內沿高出外沿1米多,靠居住區的溝壁坡度很大,外壁則接近陡直。

這顯然是挖溝時有意為之的。夏天雨季,村落積水可以疏導到大圍溝中去;而遇到有野獸襲擊或外族侵襲時,大圍溝便成了第一道防護的屏障,堪稱後世城壕的先驅!

對此,今人至今無法解釋的是,如此浩大的工程,在沒有運輸工具、只有簡單石制和骨制挖掘工具的半坡,是如何完成的?有現代人計算了一下,整個大圍溝的廢土量,放到今天,用能拉3立方米土的卡車去運輸,也需要來回3600多趟。

面對這樣的工程,河姆渡人怔怔地說不出話來。“乾杯!祝福我們的生活。”

記者 顧嘉懿

本文來源:寧波日報